辽宁农民救下一只猪仔,竟然活了18年长到1800斤,死后成镇馆之宝

一位辽宁大连老农,无意中遇到一头濒死的小猪仔,那一眼他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相依为伴18年。

在老农的悉心照料之下,小猪仔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整个过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初遇阿缘它濒临垂死,那一眼结下18年缘分

1999年2月19日,正值大年初四。住在大连市瓦房店松树镇的农户徐长金,当天起得特别早。

他找来了两个干净的蛇皮袋,将年前收藏在地窖里越冬的红薯、大蒜和南瓜,麻利地装进了袋子里。

今天是新年里的第一次赶集,徐长金想去得早一点,争取在新的一年里,获得一个好兆头。

天刚蒙蒙亮,徐长金匆匆扒拉了几口早饭,就挑着货物出门了,得赶在别人前面挑个好点的摊位。

集市离家大概有三里路,走在坑坑洼洼的羊肠小路上,徐长金时不时地就摸摸口袋,因为里面装着不少的现金。

到了集市上,来的人已经不少了,人声鼎沸之中,充斥着中新年的喜庆和欢乐。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大家见面都会说上一句“新年好!”

找了一个摊位坐下,徐长金把货物倒了出来,就用袋子当成了垫子,旁边还放着一杆小称。

半个小时不到,徐长金带来的货物,已经卖了有十几斤了。他心里大喜,暗暗想到:“今年真不错,莫不是有啥好事要发生?”

上午9点钟左右,最后一个南瓜也卖了出去,不算成本的话,到手也有七八十块钱了,徐长金心里十分开心。

拾掇拾掇了一下摊位,徐长金把蛇皮袋一卷,用扁担的一头挑着,打算去猪市看一看。

和大多数农户一样,徐长金家每年都会养上一头大肥猪,年底的时候再宰杀做腊肉。

而每年的赶集,正是买猪仔的好时候。所以对于买猪这件事,徐长金向来都很重视。

猪市上有一个徐长金熟悉的猪倌,几十年都一直在他那里买猪仔,所以徐长金径直走向了他的猪摊。

到了一看,徐长金傻眼了,他自认为的活泼好动、肚圆腰粗的好猪,都被别人给挑走了,剩下的猪仔无精打采,看上去就不是太好。

“得了,明天再来看看吧!”徐长金懊恼地想到,直怪自己没想到,就应该先来买猪再摆摊的。

“老徐,新年好,来买小猪仔啊!”卖猪的摊主热情地和徐长金打了个招呼。

徐长金回过神来,连忙应到:“可不是嘛,今天来晚了,明天我再过来,你给我留一头好的。”

摊主点点头,嘱咐徐长金第二天要早点来。

就在这时,关着猪仔的小铁笼里,突然传出了一只小猪仔的哀鸣声,摊主立即上去检查,发现一只小猪倒在笼子里。

徐长金有些疑惑,于是开口问道:“这只小猪怎么了?”

“哎,这只猪仔生病了,眼看是活不成了,我打算一会儿就把它给埋了。”摊主接过话茬回答道。

“可怜呐,这也是一条生命!”徐长金暗暗想到。

本来这样的猪仔,是没有人愿意购买的,但是下一秒徐长金做了一个决定,开口问道:“你把这个小猪仔卖给我,我试试能不能救活它。”

摊主一听,连忙说道:“老徐,咱们两个人打交道几十年了,你也知道这猪,肯定活不成了。”

“得嘞,你说多少钱,我领回去试试。”徐长金还不想放弃。

最后摊主也没收钱,直接就把猪仔送给了徐长金。

其实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这只猪仔放在这里,不仅影响生意,等下处理起来也耗时耗力。

就这样,徐长金把猪仔装进了蛇皮袋里,背着它就往家里走去。

回家以后,老伴看他拖回来一只病猪十分的生气。但是徐长金却很乐呵,并且翻箱倒柜地找到了几粒感冒药,硬是塞进了猪仔的嘴里。

然后,徐长金又找来了几块石头,围成了一个小窝,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将小猪仔放进了窝里,盖上了破衣服保暖。

说来也奇怪,之前还奄奄一息的小猪仔,第二天早上就自己爬了起来。

徐长金心中大喜,赶紧又给它喂了两粒感冒药,灌上了一大碗的稀米粥。

在徐长金三天的悉心照料之下,小猪仔的状态和前几天是天差地别,它开始满院子地蹦哒,充满了活力。

徐长金觉得这是一段奇妙的缘分,也寓意着这一年将会风调雨顺、心想事成。于是他给小猪仔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阿缘。

相依为伴18年,阿缘成了“猪王”

阿缘似乎也特别喜欢徐家,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哼哼唧唧地在院子里拱门,徐长金听到声响立即起床,他知道这是阿缘肚子饿了。

起床以后,徐长金就会立即生火做饭,给阿缘熬上一锅黄澄澄的南瓜粥或者是红薯粥。

阿缘吃饱了以后,会趴在门口的土坡子上晒太阳,十分的安静。见到徐长金走过来,还会特地翻个身,把肚皮翻过来,让徐长金给它抓抓痒。

徐长金会拿个小棍子给它挠一挠,阿缘会舒服地哼哼几声。有时候阿缘还会拱拱徐长金的裤腿,似乎在表示感谢。

阿缘的这种表现,让徐长金十分的吃惊,因为养了一辈子的猪了,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灵性的猪。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三个多月,徐长金却发愁了,因为阿缘就不像是普通的猪,它的饭量和体重开始蹭蹭地往上涨,已经到了100多斤了。

虽然阿缘吃掉了家里不少口粮,但是徐长金却很舍得,一辈子无儿无女,和老伴相依为命的他,已经把阿缘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大半年过去了,阿缘长到了300多斤,徐长金暗暗心惊:“这哪里是一头猪啊,简直就像是一只大怪兽啊!”

阿缘的饭量更大了,家里面大部分的口粮,几乎都流入了阿缘的肚子。

无奈之下,徐长金只能把家里的几亩田地,全部种上了产量高的红薯和白菜等农作物。

除此之外,他开始给阿缘的食物里面加入了米糠、麦麸这些粗粮,而且每天傍晚,徐长金还会去菜市场捡菜叶子,给阿缘改善一下伙食。

刚开始的时候,阿缘吃习惯了粥食,加入粗粮以后还有点不习惯。看着阿缘饭量变小,徐长金心里不是个滋味。

“阿缘呀阿缘,不是我不给你粥吃,是你越长越大了,咱们家没得那么多吃的了!”徐长金摸着阿缘的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但是阿缘似乎听懂了人话,下一秒就埋头大吃,这让徐长金十分的意外,心里面更加地喜爱阿缘了。

2003年,是阿缘到徐长金家的第四年,它已经长到了700斤,成了村里面名副其实的“猪王”,不少村民常常去徐长金家观看。

随着阿缘“声名远扬”,有不少猪户跑来,有的想高价购买,有的想牵回去配种,全部被徐长金给拒绝了。

在徐长金的心里,他和阿缘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本就不放心让其他人照料它,更舍不得卖掉它了。

2012年,是阿缘来徐长金家的第十三个念头,它的体重已经长到了1400斤,整个形体看上去就是一头健壮的水牛,小小的院子被阿缘占据了一小半了。

这时,十里八乡都知道徐长金养了一头“巨猪”,大家没事就跑来看热闹。对于门庭若市的景象,徐长金也不觉烦躁,就是希望大家来的时候,能给阿缘带上一两斤的口粮。

之后,阿缘的口粮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徐长金的压力也轻了不少。

平时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照料阿缘,天热就给它洗澡,天冷还给它造草窝。从来都不会让阿缘脏兮兮的。

阿缘这么大的体型,洗一次澡需要花费徐长金半天的时间,造一个窝更是要两三天。

但是徐长金从来都是无怨无悔,反而觉得这样的生活特别的“充实”,每天围着阿缘转,让他无比的快乐。

这样的日子,却在2017年戛然而止了。一般家猪的寿命能够达到20年左右,而2017年,是阿缘来到徐长金家的第18个年头。

庞然大物一般的阿缘,最终迎来了死亡

11月25日的下午,徐长金像往常一样,熬煮了一大锅的米粥,里面加上了南瓜、玉米和白菜。

傍晚时分,徐长金挑着两个大桶,足足有上百斤的食物,走向了阿缘的家——一个建造在屋子旁边的巨型猪圈。

到达猪圈以后,徐长金喊道:“阿缘、阿缘……”

平时阿缘听到声音,都会哼哼几句,或者直接跑过来找徐长金。但是这一次,久久都没有得到阿缘的回应。

徐长金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向猪圈,桶里面的食物都洒出来了一些。

入眼所见,让徐长金不敢置信,只见阿缘躺在猪圈的稻草上面,眼睛闭得紧紧的一动不动。

徐长金慌了,他一把丢下了两只水桶,无心去看淌了一地的粥食。连忙冲进了猪圈,拍着阿缘的身体,大声呼唤阿缘的名字。

只是这一次,和他相依为伴18年的阿缘,却是永远地离开了。徐长金心中十分悲痛,两行浑浊的泪水流淌了下来。

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阿缘都是徐长金一手照顾长大的,从它幼小之时生病濒死,再到长大成材,徐长金早已将阿缘当成了亲人。

不管是什么动物,亦或者是人,寿命都是有限的,阿缘终究还是迎来了自己的大限,和其他猪略有不同的是,它可以称得上是“寿终正寝”。

徐长金哭了很久很久,最后抹了一把眼泪,缓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他决定了要给阿缘,办一场轰轰烈烈的葬礼。

截至阿缘死时,它的体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800斤,身长2.96米、高约1.3米,胸围更是达到了2.78米。

阿缘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村落,大量村民赶了过来,纷纷安慰徐长金节哀。

并且大家也为阿缘的死感到难过,毕竟这么多年以来,阿缘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之后,徐长金找到了村里的两个木匠,请求他们一起合作,为阿缘制造了一个超大型的棺材。

所幸此时是寒冬腊月,大连的温度又很低,所以阿缘的尸体没有一丁点儿腐烂。

12月5日,也就是在距离阿缘去世的第10天,村民们怀着对“猪王”的敬意,参加了阿缘的葬礼。

葬礼现场,16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阿缘的尸体装进了棺材,当棺材盖被扣上以后,一切尘埃落定。

此时的徐长金,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十分的正式,他站在猪棺面前,足足默哀了十几分钟。

故事到这里本该就结束了,但是徐长金和阿缘的缘分,却如同藕断丝连,一直维持至今。

阿缘成了博物馆重宝,留下一个传说

2019年元旦这天,距离阿缘去世已经有26天了。

这一天,徐长金的家里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得出来是城里来得。

这几个人开门见山地告诉徐长金:“徐大爷,我们是市博物馆的,听说了您和阿缘的故事深受感动,希望您能把它送到博物馆做成标本,让大家都能看到‘中华猪王’。”

本来徐长金还有一些不愿意,但是一想到入春入夏以后温度升高,阿缘的尸体肯定会腐烂。虽然想将它“入土为安”,心里却又想时时地看见它。

最终,徐长金同意了博物馆人员的请求,将阿缘交到了他们的手上,并且拒绝了博物馆给予的金钱补贴,只提出自己以后想常常去看看阿缘。

就这样,阿缘被起重机抬了起来,放进了一辆大卡车,运往了大连市博物馆。

在专家的努力之下,阿缘的身体被制成了标本,从1800斤的体重,缩减到了300斤。

如今,在大连历史上记载以来最终的猪,被制成标本以后,珍藏在辽宁省农业博物馆里,作为镇馆之宝,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

站在展览台上的“阿缘”,全身都覆盖着长毛,大耳朵遮住了眼睛,两颗长獠牙外漏,显得霸气十足。

而在来来往往的游客之中,常常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只是远远地站在博物馆的窗户外面,看着里面的“阿缘”发呆,这个人正是徐长金。

他的思绪飘回了那个大年初四,在集市上第一眼看到阿缘的时候,它还是一只生病的小猪仔。

在长达18年不离不弃的生活中,阿缘渐渐长大,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这样的日子如今却一去不复返了。

不同人的看法,在下不敢苟同

对于徐长金和阿缘的故事,也有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徐长金“傻”,虽然养大了阿缘,但是却让猪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虽然收获了一些快乐,却也令生活大受影响,不仅吃喝方面变得拮据了,同时也让自己受苦受累。

对于这些的看法,我是不敢苟同的。

农村有一句古话叫“人畜一半”,还有一句名言叫“万物皆有灵”。

在徐长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动物的友爱,在阿缘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头猪的善良。

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够善待身边的小动物,因为它们也是我们地球的一部分,也有生存和获得自然贿赠的权利。

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我们只有学会爱护和保护其他动物,我们的自然才能越来越和谐,相信地球也会越来越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猪仔   老农   装进   大连市   都会   口粮   摊主   饭量   辽宁   猪圈   红薯   摊位   棺材   南瓜   博物馆   家里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