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青|


王小青,笔名紫菁、清莲,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拱墅基层委党员。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各类刊物与有声平台。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独家烟村,一路芬芳

提诗侧畔音乐:刘珂矣 - 提诗侧畔


应邀参加了杭州德申国际读书俱乐部,杭州市临平区作协,乌托邦文学社联袂举办的吴银江老师《独家烟村》诗集赏析会。



吴银江老师可以说是乡土文学诗人。他的诗有着大地的朴实和泥土的芳香,有着江南水乡的故事与沿岸的稻田桑麻,有着童年与亲人们深入骨髓的记忆。吴老师的职业与诗歌相去甚远,但华夏这块土地,就是这么神奇,让他指间妙笔生花,在烟火气里俯拾一个个故事,提炼成珠,尤其在写他父亲的语言上不事雕琢,长于以情以事而动人。



本书收录了246首诗歌,他笔下的临平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积淀,有自己的风貌和风情,风俗和风物,有一份特有的矜持和自豪。以临平周围的实景为底色,用现代诗歌的形式极具画面感地呈现。他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写实,这本书的核心正如扉页上所写“隐忍,且一路芬芳”。




欣赏着仿启功先生的笔墨技法与素雅的封面设计及干干净净的诗歌结构体系, 真是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让我感受到了文字与意境的深远与优美,如细嗅时光里的花香,岂一个美字了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限的,唯有文字是无限的,言有尽,意无穷,诗有尽,韵不止。与诗词歌赋相伴的日子,该是多么曼妙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今如此喧嚣浮躁的社会,吴老师能平心静气,克服人性的懈怠、拖延,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跨越文字的壁垒与千山万水,意义非凡!更是在诗歌里见识到他广阔的天地与金句,敬佩不已!分享他的诗歌:



《门口站了一会儿》


如果冬天不说点冷的事

会落入背时

甚至还不如我家院子里

那棵樱花树

也懂得收起张扬……

叫恬的囡快要周岁了

她以最快的速度

学会了摸爬滚打的整套动作

今冬的初雪,将为她

铺展仪仗般的脚印……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像一桢市井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吴老师敢于突破自己的诗路,将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相融合,呈现出与年纪相异的笔风,年轻而前卫。这首诗带着很强的江南气息,略有婉约的风格,充满了生活的情调。



《对水的宽容》


你要怎样

上天入地都行

变成云风雾露

喜欢翻山越岭

情愿平泽低洼

行,没关系

想怎样就怎样

想去多久就多久

想走多远就多远

我,终将等你回来

我是你的大海



这首诗采用了双韵脚,使行文变得富有节奏和音乐之美,将韵脚这一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把随处可见的水作为了客体,诗名《对水的宽容》,让人一下子就融入到水的意境之中,联想到宽阔、平缓、静水流深的画面。倒数那三句把水引申到哲理的层面,回应了开头“你要怎么样”的提问,结尾的“我,终将等你回来,我是你的大海”,把水拟人化,颇有一种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





《舔碗》


小时候的早餐,只是粥

稀稀地喝完

学着大人的样子舔碗

把碗折展来,把头埋进去

用舌头在碗的内壁舔一圈

小时候,最频繁的折磨

是饥饿

浪费甚于不孝

田里拾穗去,体验自食其力

捡食桌子上的饭粒

现在,还用舔碗吗

如此残酷的烙印

在胃的记忆中,已模糊不清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写实色彩,可以联想到在过去那种物质匮乏的年代,老百姓忍饥挨饿。这首诗建立了对现在的链接,让人依稀有一种代入感。整首诗读下来没有华丽的词藻,句子非常朴实,最后一句“现在,还用舔碗吗?如此残酷的烙印,在胃的记忆中,已模糊不清”有种忆苦思甜的感觉。





《我是诗人的儿子》


父亲,就是田里的作物

每每想起父亲

挑担的样子

掘地的样子

拔络麻的样子

种田的样子

去三号桥窑厂卖柴的样子

这些都是

汗泪腌渍的,苦涩的诗行

是他一生反复锤炼的作品

都发表在我记忆的田里

父亲劳作的一生

足以令人顿悟

我,原是诗人的儿子



吴老师的诗句里常常出现像“三号桥窑厂”这样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他的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临平诗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浓浓的怀念,同时代的人大都会感同身受。



《过人民路隧道》


回家,第一次穿过隧道时

感觉好流畅

孙女说,一根好漂亮的吸管

佩服她的想象

车进入矢量的状态

感觉引力来自隧道的前方

一根扭折舒长的吸管

一端插在城市的杯口



这首诗记录描述的是一件稀疏平常的生活小事,开车过隧道回家,在成年人的视角里过隧道堵车,让人烦躁,而小孩子会静下心去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童真的视角,把隧道比作一根漂亮的吸管,仿佛现实世界在她的眼中就像童话故事一样。读完这首诗,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一幅爷孙开车回家的温馨画面映入眼帘。



《彼岸》


寺院里的僧

庵里的师姑

太阳和月亮

它们的关系

和谐,又微妙

再宽的水

香客也能过

心终能抵达彼岸

临平山下

早就没有了

安隐寺前的渡,和

净心庵东的小石桥



诗里的僧人对应师姑,太阳对应月亮,“净心庵东的小石桥”,人的一生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上一段是写实,下一段较为抒情,很多小时候的东西现在都已物是人非了,读出了岁月的沧桑。



《酒红月白》


太阳走了一整天

累趴在皋亭山

摛云生霞

炊烟如霭

入生在意须独酌

等竹影长,篱墙矮

我举杯向晚

酒红月白



本诗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末段借景抒情,颇有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势,抒发了自己的豪迈之情。



《梅花很不开心》


超山的梅,一向是清高的

开花,是一种文化

十里梅花香雪海梅花少一味雪,就少了一缕魂

那些,所谓懂梅的人

集体地爽约了….

超山的梅花

铺展了十里的排场

却输给了十里以外的一棵桃




他的诗具备了境新、意雅、情感、语新、凝炼、乐感。可以看出他文学底蕴极其深厚,诗的意境与语言中自有形象,他借助形象传达自己的情志,而“韵”与“味”在欣赏者的咀嚼过程中均能感觉得到,读他的诗很有画面感。他诗歌最经典的往往是最后两三句,是他的点睛之笔,既富哲理、韵味、又有意境,结尾把整首诗的意境提升了一个档次。



此次分享的诗歌内容丰富,纯粹而随意,大家在文字里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与朗诵的声线之美,若能有励志与现实意义的诗歌就更完美了。这次活动互动自然,诗韵高雅,是一次思想者的聚会。用思考去穿透自身的生命,穿透生存的社会,穿透赖以存在的宇宙,那么我们就会透彻地看待我们自己所写的诗歌。



我们纷纷感叹,这得对诗歌有多大的热爱,才会在如此炎热的盛夏聚集于临平,品读赏析这样一场分享会!正是因为时间流逝,一切都会衰老、凋敝,这样曾经的美好才值得用文字记取。期待吴老师佳作频出,树立起他自己又一个人生的里程碑。


2022年8月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韵脚   月白   田里   吸管   意境   梅花   隧道   彼岸   诗歌   画面   样子   父亲   文字   感觉   老师   王小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