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振兴

要谈东北振兴,必谈东北兴衰的起因。曾几何时,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黑龙江省是中国著名的粮油产地;吉林省是中国三大天然药材宝库;辽宁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可是如今,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倒数。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东北三省的GDP排名一直处于前列,但从1980年开始东北三省的GDP开始被其他省份赶超,并且越拉越大,直到2021年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辽宁GDP总量为27584.1亿元排17名、黑龙江GDP总量14879.2亿元排25名、吉林GDP总量13235.52亿元排26名。

东北三省的GDP其实也是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过缓,纠集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落后、思维滞后。

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举足轻重——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重工业盛行一时的东北,为何经济却不能继续盛行?

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东北的很多工业企业也经过了改制,不再是铁饭碗、大锅饭,销量也不再是国家分配。有一些过时落后的产品被抛弃、有一些产能低下的企业被淘汰、有一些不思进取的人们被下岗。这是时代所需,要想有发展,就要舍去落后,追赶先进。但东北总体来说思想转变的速度慢了,没有南方一些省份的那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没有对以前的辉煌和改革的急需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步慢、步步慢,落后的观念和滞后的思维,是制约东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二、竞争激烈、优势不在。

以前东北优势明显:农业优势,东北耕地广大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优势:东北拥有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树种丰富;工业优势,有石油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航空产品等重点行业;区域优势,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当年的“闯关东”,也足以看出东北的好。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东北之前得天独厚的工业优势、区域优势等渐渐消失,落后的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被逐步地淘汰。

三、人才流失、恶性循环。

当前很多人都说,东北人才都到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去创业,安家落户。这是事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过好的生活,谁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些在落后的地方很难实现。

东北的人才流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资待遇。但一个经济落后的地方,工资待遇又怎么能和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呢?现在各地都推出人才政策,拼命地争夺人才,人之常情,自然是谁给的待遇好,人才就去哪里。东北在这样的竞争中不占优势,只能是人才慢慢流失、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说完东北落后的原因,那我也想谈谈东北振兴的未来。

一、发挥当地优势,不要一味盲从。

东北的优势并没有完全丧失,重工业集团的底子还在,土地依旧肥沃。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发展模式和优势,不要照猫画虎,学成一个“四不像”。东北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何不利用这些优势振兴东北呢?

(一)依托土地优势,发展高标准农业。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大力发展农业,将农业做到现代化、科学化、市场化,让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业,让农业可以多元化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农产品高标准化,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包装品牌化,让东北的农产品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二)依托工业优势,发展基础工业。

东北地区是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有着高质量的工人团队,可以依托原有的工业优势发展代加工工业。当然,像汽车制造等重工业也要有所创新发展。而且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再出现第二个“鹤岗”。

(三)依托区域优势,发展多元贸易。

东北与俄罗斯、韩国、朝鲜等距离近,而且拥有渤海湾重要的港口、有发达的铁路网络。何不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结合,引进我们需要的,出口我们生产的。而起可以成立贸易发展中心,建立一个大的国内国际贸易平台。拥有了这个平台,更有利于引进一些外资、外企、技术、设备等,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的需求,更精准的生产产品。

(四)依托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东北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可能底蕴不够深,但是够多。哈尔滨的冰雪、吉林的长白山、沈阳的故宫和大帅府、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等数不清的旅游境地;东北的红色革命历史、农村的土炕、上山下乡的知青农场等丰富的特色资源。东北可以依托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找准旅游特色,发展不一样的旅游业。

二、注重人才培养,提供发展平台。

东北的高校特别多,哈工大、吉大、辽大、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数不胜数。东北现在不是不能培养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

(一)提供发展平台,留住高新技术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聪明才智。东北应该在几个比较大的城市成立科研发展中心,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不要只看眼前的投入,更要放眼未来的回报。

(二)提供就业岗位,留住专业技术人才。

工人是我们发展的主要力量。当一些产品被研发出来,就需要工人把他制造出来。东北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工厂的身影,只有小作坊。东北可以整合资源,建立工业园区,分类工业生产类型,让专业技术人才有着发挥的平台。并且整合资源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等。

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投资金。

我们要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屏障,我们要让人们看到东北人的豪爽与勤劳,我们更要让人们看到一个有着优秀营商环境的东北。

(一)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

一个地区办事方不方便,企业和群众的感受最直接,同时也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最为直观的标准。办事方便,就是让群众、企业办事感到便捷、高效、痛快,不用求人就能办成事。政府可以依靠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和手续,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坚定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让服务型政府落到实处。

(二)加强监管力量,打击非法,保护守法。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制的监管。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保障、严明执法纪律,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守法利益,让东北的营商环境优美、晴朗、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东北地区   重工业   共和国   肥沃   工资待遇   落后   群众   优势   环境   地方   农业   工业   人才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