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又火了,“屎尿诗”再次引发争议,文化圈有多乱?央媒发声

文 | 读书君

#贾浅浅#

中国人向来注重礼仪,吃喝拉撒、屎尿这种不太文雅的东西,意会一下就好了,万不可一言道破,尤其是将其搬到台面上讲。若非得要提,拉屎拉尿还得改成“如厕”、“方便”比较妥当。

不过,凡事总是有例外。

最近西北女作家、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名作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就被推上了热搜,只因为“屎尿诗”。

01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有一天诗歌竟然也能登上热搜,成为了大众的舆论焦点。

这对于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读书君来说,也颇有几分的吃惊和好奇。

本着吃瓜的态度,读书君阅览了一下热点信息,发现这个热点有点“冷饭热炒”的意思。

原来,2022年8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公示了2022年会员发展名单,其中去年引发巨大舆论争议的贾浅浅也名列其中。

为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

原因并不复杂。

2021年,唐小林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首次将贾浅浅推上了风口浪尖,使其成为热议的对象。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辛辣地批判了贾浅浅的诗歌是“回车键分行写作”,、“肮脏恶心的垃圾文字”。并毫不客气地指出,贾浅浅的诗歌所获得的荣誉,和其自身的水平并不相符,其获得的名利,完全是受其父亲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的光。

文章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爆红,背后是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

同时表达了对出版商们,为何要将这种“垃圾文字”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包装出版的质疑态度。

在中国这种习惯于说好话、“沉默不出风头”的人际社会关系里,唐小林的如此一番言论,可谓是十足的大胆激进。

若不是因为这篇文章引发热议,很多人并不认识贾浅浅,更不知道诗歌可以写成这番重口味模样,甚至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被文学名家和诗人们争相追捧。

写成啥样子呢?我们不妨来看几首争议较大的诗文:

比如这首:《真香啊》

好一个“真香啊”,把“鼻屎”写得如此清新脱俗,“境泽”小哥恐怕也必须得竖拇指,给你开道让路:你不做第一,谁做第一!

又比如这首:《雪天》

全文加起来一共不过20个字,却被回车键分行成了一首被称为诗的诗。看看文字内容,诗歌教授看完,恐怕也得要吃“速效救心丸”才能活过来。这首诗,你敢写下你的诗歌鉴赏评语吗?

再比如这一首:《朗朗》

同样是一首有味道的诗歌,手捏一块屎的朗朗,从床上下来,像不像“一个归来的王”呢?这问题问得,大家恐怕唯有笑而不语,《皇帝的新装》也不敢这样写。

话说写出这样的作品,若是普通人,大家也就一笑而过了。然而,贾浅浅不是一般人。

02

她是什么身份?何许人呢?

贾浅浅,1979年出生,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和第一任妻子所生之女,现任职位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同时还是位在读博士。此外,此前还获过不少的文学奖项。

看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众对其有诸多的的争议。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文学人士,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且还能刊登发表,这确实有些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有人说:贾浅浅能加入全国作协,那真是“文学不死,大盗不止!”

有人说:贾浅浅的“屎尿诗”低俗,拉低了文化圈的水平。

不过,有反对就有支持声音。

也有人说:她天生是“诗人”。

更有某诗歌研究专家称:她够资格,和其父贾平凹无关,普通读者无法鉴赏。

看到这里,网友的质疑情绪更加高涨。

不过,都说万事不可以以偏概全,如果说贾浅浅这几首诗写得比较差,不代表其水准。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作品能够说明其文学造诣水平呢?

查阅了贾浅浅写的一些比较常规化的诗歌,大家还是很难理解,专家对贾浅浅评价所言的,她的诗歌水平,比一般的作协人员文学造诣高这样的话语。

此外,大众对贾浅浅的诸多作品也产生质疑。

纵看贾浅浅的作品,人们发现其大多以研究其父亲贾平凹的著作为主。

贾浅浅近三年来的部分学术研究成果

看到这里,不少人再次调侃了起来,父亲写重口味的小说,女儿写屎尿诗作品,以研究父亲的著作作为学术研究,这可谓是“家风弘扬”。且还能靠着父亲的光环,给自己加点“余光”,的确有两下子。

有人扒出,当年贾浅浅获得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其主办单位为《延河》杂志社和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而有意思的是,其父贾平凹,当时正是《延河》杂志的主编。

当然,巧合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贾浅浅也正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的副主席,此外贾浅浅毕业于西北大学,他的父亲也是同一所大学毕业……

天底下有巧合之事,虽奇却不怪,但是如此多的巧合之事,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就多少有些不太容易解释。

为此,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众对贾浅浅申请入作协的一事,为何遭受到了那么多的批判和质疑。

对此,连央媒也发声称:文学不该世袭!

霎时,读书君想起了“笔杆战士”鲁迅先生,在遗嘱中留下的那句忠告:“如果没有什么才能,不要去当空头文学家”!

这放在当下,是多么讽刺的一段话!

03

都说“新娘嫁人要嫁衣”,文人作家、诗人要发表作品,要拿荣誉奖项,获得职称,也得委予“牵线搭桥”者,否则光有一腔热血也很难实现梦想。

而唯人脉资源论、权利、财力论,给了许多追名逐利的投机者钻空的机会。

不管男人们、女人们,有才的没才的,都想发表几篇文章,顺带喊来朋友们捧场打气,让其多说几句赞美夸耀的文字,交予杂志报社刊登。若资源强大,再搞搞作品研讨会、粉丝签名会,以及布满各种铺天盖地的电视、广播等进行广告宣传。

最终前者赚足了名利,中间人既顺了人情,又收了好处,后者也得了人气和场面,彼此互赢共存,美不乐哉?

然而,良莠不分,出版商一炒作,泡沫的东西就多了。

都说文学艺术是崇高的事业,作家、艺术家被尊称为“人类灵魂的的工程师”。可是,在如今这个年代,人人都能喊“老师”“艺术家”“诗人”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对称谓、文化、敬仰随意轻视时代,还有多少纯粹的东西尚存!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营利之风日趋严重,“向钱看”,唯利是图成为了主流旋律,将金钱、名利凌驾于艺术文学之上。还有多少人记得艺术为人民服务?

鲁迅曾说“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说得的确如此!如今,看看当下一些人的作品,一些派别、帮派的言论,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延河   陕西省   文化圈   作协   热点   大众   名利   巧合   诗人   诗歌   父亲   水平   文字   青年   作品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