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住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下)技术增长与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或在重构产业链——从智能汽车到大飞机

汽车产业: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汽车制造业有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和带动就业人口多的特点,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都曾经或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战结束后,福特汽车开创流水线式生产,加速制造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直接带来了美国19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1950-1960年,“汽车城”底特律人口接近190万,制造业岗位22万个,成为美国第四大都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石油危机后,日本凭借低油耗的创新,迅速占领美国市场。1980年代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占据美国汽车进口的80%。此后汽车产业一直作为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占日本工业总产值的40%,在日本国内提供了约530万个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口的8.3%。

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并于90年代迅速崛起。与日本高度依赖出口不同的是,我国拥有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基础。2009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汽车制造涉及的产业链广泛,是房地产之外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带动作用的行业。用完全消耗系数衡量汽车工业每产出1万元最终产品,需要直接或间接对其他各行业带来的消耗。我们测算,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横向对基本金属、化工材料、矿业采选、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基础化工、电气机械等多个行业有较高需求,纵向又对金融服务、批发零售、运输服务进行延伸。

同时,汽车制造也是典型的全球性产业分工行业。以美国车企为代表形成的跨国混合分工模式,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外,对国家之间在汽车产业内的相互直接投资可以形成明显拉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泰证券研究所

20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从简单仿制,向技术引进、自主研发逐渐转变。我国运输设备制造在全球价值链的总参与度不断提升,国内增加值在汽车出口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数据来源:UIBE GVC,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报告,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PHV)总销量达近66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近330万辆,以一国之力超过了2020年全球约300万辆的总销量。同期欧洲销量约为230万辆,美国约为63万辆。我国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大部分也被国产品牌占据,比亚迪、上汽、吉利合计占我国新能源车销量的52%。

产销优势之外,我国也是新能源车技术最领先的市场之一。2014年,我国押注纯电动技术研发,在与欧洲的清洁柴油和日本的混合动力路线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核心领域电池、电机、电控环节,我国都具有一定技术实力。

展望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仍需迎接挑战。一方面,“核心技术”的内涵在不断变化。2010年,整车开发是国内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整车开发技术突破后,芯片、核心零部件、新材料又相继成为“卡脖子”的难题。汽车制造自主可控和成本下降有赖于整体工业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美国占据了智能汽车领域的主要技术优势,我国起跑较晚,总体处于追赶阶段,在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上仍需补足短板。

大飞机制造:是否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大飞机一般定义为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民用大型运输机和150座及以上的干线飞机。中国商飞公司于2008年成立,标志着中国大型客机研制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8月9日,C919专用条件和豁免反馈意见已经展开为期15天的征集,有望取得国内适航证。

大飞机属于民用和军工并重的战略性产业,由于投资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目前仍被波音和空客垄断。国内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取得产业链突破。

1960年代以来,航空产品取代汽车、钢铁、家电,成为美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和支柱产业。据资料显示,2016年美国航空产业链相关商品和服务经济活动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创造了1090万个就业岗位。而我国航空航天产业产值仅占GDP的0.35%,占出口总额的0.1%。

数据来源:AIA,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年鉴,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C919研发以安全、舒适、环保为主要特点,在波音安全事故频发和全球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国航空航天相关上市公司相较美国ROE普遍较低,盈利提升空间较大。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大飞机制造也有明显的全行业带动特征。相比于汽车产业,大飞机对化工材料、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的需求度更大,对以碳纤维为代表的上游高科新材有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些领域中,国内增加值占全球产业链比重仍较低,大飞机产业链的发展将带动我国整体工业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泰证券研究所

当然,目前我国的大飞机如C919的国产化率约为60%,但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还不高,正如当年我国80年代引进德国大众汽车厂商发展汽车制造业一样,国产化率会随着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UIBE GVC,中泰证券研究所

当然,我国制造业中发展前景好、能够形成较长产业链的不只是智能汽车和大飞机这两个行业。而且制造业中处在发展快车道中的子行业则更多。如从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情况看,其成长属性较强,整体来看近年来龙头集中趋势尚不明显,但头部公司ROE水平与美国相近。

由于我国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半导体、光伏、锂电等新型行业保持高度景气,故机械行业中的高端机床、激光设备、工业机器人等设备的需求也处于快速增长期。

综上所述,我国的制造业能够在不长50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堪称奇迹,其背后既有国家战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长期支持,又有全球最大规模、勤劳聪明的劳动力做支撑,加上拥有全球消费者数量最多的广阔市场。

但随着海外经济走弱及房地产长周期的下行,今后我国制造业从整体看,可能面临内需和外需都不足的双重压力,这也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核心问题“需求收缩”。为此,坚持扩内需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最好举措,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是做强制造业的立身之本,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转型加速的当下,制造业面临着整合和产业链的重构,部分传统行业的衰落必然伴随着部分新兴行业的崛起,在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挺进是必然的,发展空间巨大,但遇到的挑战也将前所未有。

(李迅雷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产业链   日本   美国   新能源   中国   大国   汽车产业   制造业   地位   中国制造业   年代   来源   我国   证券研究所   数据   全球   行业   汽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