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七秩筑梦苍穹,牧星南航保卫长空|南航“问天七秩”团队寻访

2022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周年。诞生于1952年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航,七十载栉风沐雨,以“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博大校训,“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祖国输送了一批批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70年来,一代代南航人九天揽月傲苍穹、剑指蓝天卫长空,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航空报国的崇高情怀、刻苦攻关的担当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创新奋斗赞歌。

为响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团委开展的“南航故事寻访”庆祝建校70周年专项实践活动。南航自动化学院成立了“问天七秩·功在南航”实践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7月7日至8月21日间采访了十位自动化学院的教师与校友,追寻七十年来他们与南航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南航的科研经历与成就,感悟传承七十年的南航精神。他们中有磨砥刻厉、为国效力的飞机总师,也有半生扎根讲台、哺育莘莘学子的老教授,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绘制美好蓝图,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杨一栋老教授是研究生教学评估专家,从事并主持“无人机飞控”、“潜艇水下控制”、“舰载飞机自动着舰导引”、“光传飞行控制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自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后,他直面学校的落后,为开创建设新学科付出巨大努力,他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国防人才,他以桃李天下醉育人,舰载七秩谱华章。

图为杨一栋夫妇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黄一敏老师带队研发出我国第一架倾转旋翼无人机,于1993年进入南航学习并工作至今。二十年来, 他带领团队艰苦奋斗,在无人机以及高超飞行器等领域,打造了国内知名的南航品牌,分别建立了航天十一院的彩虹系列无人机研发基地、中航602所的U8系列无人直升机研发基地,和航天一院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基地,他满鬓银丝育桃李,一片丹心为国防。

赵敏老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损检测、图像处理、计算机测控等方面研究。他曾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十余项,主持与参加科研项目五十余项。赵老师已在科研路上砥砺前行四十余年,即便已经获得不小的成就,仍然在不断突破创新,寻求新的研究点,他奋进笃行勇突破,不忘初心梦巡天。

图为赵敏老师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宋晓峰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系统生物学,近几年主持参与过国家级或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SCI检索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篇,EI、ISTP收录论文30多篇。他在招生指标和学科建设经费并不充沛的艰难前提下,依然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有经天纬地科研梦,诲人不倦孔子心。

钱志余老师现任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光子学实验室(江苏省数字化医疗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一部分)的负责人,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研究,曾主持863目标导向课题等重点重大项目,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发展及其科学研究中有着巨大贡献,他求真知锲而不舍,遇困难不惧艰辛。

图为钱志余老师与部分团队成员交谈

许明轩老师于南航毕业后进入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工作,研究所研制的AS、AG等系列通用航空产品,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他现任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书记,同时也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航空工业特飞所党委书记。许老师在中国特种飞行器的领域孜孜求索、攻坚克难,他用学无止境助发展,排除万难促航空。

蒋金哲老师是南航2000级校友,现在首都502所任空间站系统GNC主任设计师。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指挥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他直面研究瓶颈,进行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双向创新,他以知行合一创新范,有山高水长大师风。

姚元鑫老师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运行及其控制系统。他面对科研难题肯下决心不断去优化迭代,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向前看,终于克服难关,他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晋晓飞学长首创微波消融术中实时2D疗效评估和无损碳化调控技术,在2021年荣获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攀登”系列寻访活动“U35探索”人选称号。他对科研工作有着不服输的血性、不放弃的韧劲以及不言败的自信,坚持“逐梦远航,创新赋能”,为我国医疗仪器研究领域添砖加瓦。他孜孜求索肯钻研,以赫赫战功燃青春。

在采访老师与校友们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他们为出身南航、为在南航工作科研而由衷的骄傲之情,正是他们与他们的故事,组成了南航栉风沐雨的七十年。当谈到对于南航七十周年的校庆的寄语时,老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南航美好的祝愿,赵敏老师更是给南航70周年校庆留下一首小诗作为寄语:

七十华诞正当年,

长空巡天舞翩跹。

争创一流多壮志,

感知南航好明天。

一代代南航人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一个个未知的领域勇敢开拓,攻克一道道难题阻碍,面对根基较薄弱的航天领域,他们求知务实,他们严谨求学,他们勇担中国航天事业的重任。悠悠七十载,多少南航人的砥砺前行、共克难关,为祖国航空航天工程事业奠定了敦厚的基础。一项项核心技术的攻克,令国人明白了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对于现代发展的意义,一架架大飞机的横空出世,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航空航天梦。比如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比如直10、直19总师吴希明,比如“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总师黄领才,比如北斗三星卫星总师陈忠贵……南航校友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无数南航学子心中的榜样与明灯。正是这样一代代的南航人秉持着南航精神奋勇向前,带领南航一步步走在时代前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南航力量。

南航人在“思考”中使狠劲,直面瓶颈、接受挑战,在现有的研究点之外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找到科研开发中那座既有理论上升空间、又具备相应实验条件的“金矿”。南航精神是坚守锚定目标的钉子精神、穷源溯流的探究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

南航人在“科研”上下功夫,他们在科研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孜孜求索,他们初心如磐,为实现梦想勇克难关、披荆斩棘。南航精神是崇尚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

南航人在“实践”中见真章,他们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下定决心从头学起,潜心钻研、勤奋务实,从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稳步向前。南航精神是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

南航人在“领悟”中出风采,他们锻造自身“狼性”,“在自然界当中找到自己生存的方法”。遇事全力以赴,同时更是带动有共同目标的伙伴一起组成“群狼”,以团队力量冲破一切障碍。南航精神是勠力同心的团队精神、放眼格局的高远精神、乘风破浪的革命精神。

吾辈肩挑重任铭记使命,更要传承发扬南航精神,奋勇挺身出行;纵使前路阻碍重重,也要无畏困难勇攀高峰。我们的璀璨前程是远方,是星辰大海,我们殷切期望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华光,我们要始终坚持“心有所系,方能行远”,与祖国同频共振,永怀家国情怀和南航本色;坚信“心有所向,方能行深”,永远思考如何做人,将南航镌刻的红色基因与蓝色梦想融入血液;坚定“心有所为,方能行稳”,持续传承文化与创造智慧。吾辈上九天揽月傲视苍穹,剑指蓝天保卫长空!

图为刻有南航校训的石碑



本文作者: 张施旖 高颖 李瑞轩 韩潇雨 王远航 郑国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三星   长空   栉风沐雨   团队   克难   初心   无人机   飞行器   苍穹   校友   科研   航空   领域   老师   精神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