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脱口秀

生娃有奖?你没看错,真的!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出20项具体措施、从不同角度落实生育支持政策,进一步释放生育政策红利。

任你政策千万条,我自巍然不动。这是中国生育政策碰到的尴尬,尽管从鼓励“二孩”到允许“三孩”,近年来国家层面频频发声,但是出生率依然是“步步惊心”。

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已经发生“五连降”。2017年为1723万,2021年出生人口下降到只有1062万。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口专家预计我国2022年人口出生人数或将再度下滑,极有可能跌破1000万。

生娃不积极,不是思想有问题,而是“不敢生”催生出的“不愿生”。高昂的抚养、教育支出,生育后的托幼服务、入学后的子女接送等负担,使得很多年轻人直接放弃。

所以,这次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而各地的配套措施也已经出现。例如,生娃直接发钱。浙江省温州龙湾区就宣布,酝酿给“二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给“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长沙也印发文件,表示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此外,四川攀枝花市、甘肃省临泽县、黑龙江七台河市都已出台政策直接补贴产妇家庭。

发钱还不刺激,那就帮你买房?不少地方将激励剩余多孩与“买房子”挂钩。部分城市上调了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对多孩家庭给予购房优惠政策,此外银行放款的速度也会加快。例如,嘉兴市就给出了“实打实”的购房补贴。新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本市户籍二孩、三孩居民家庭,分别给予每平方米300元、每平方米500元的购房补贴。

此外,这次意见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简而言之,只要获得单位许可,你可以为了接送小孩,正大光明地“迟到”或“早退”,甚至是在家不去单位了。

这样的话,你还生不生呢?

视频加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攀枝花市   脱口秀   惊心   嘉兴市   甘肃省   临泽县   托幼   子女   职工   人口   措施   意见   单位   政策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