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贵跟随华国锋40年,为完成华老遗愿奔波,向中央提出“四不”

引言:

2008年8月20日,中新社发布了一则消息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华国锋于当天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7岁。

对于中国人而言,“华国锋”这个名字的分量是十分之重的,他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在建国以后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

作为老一辈革命者,他的去世于国于民,都是一个重大损失,消息一出,举国悲痛。

1、华国锋秘书曹万贵:相伴四十年

华国锋的去世,最为悲伤的莫过于他的秘书,时任解放军少将的曹万贵。

华国锋晚年身体并不好,一直以来都是秘书曹万贵负责他的日常起居和工作,曹万贵大概是华国锋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了,甚至不亚于他的亲人。

当得知华国锋逝世以后,曹万贵悲痛万分,痛哭流涕,从他第一次与华老打交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年,于他而言华老不单单是领导,更是战友和老师。

1968年,曹万贵与华国锋产生了第一次交集,这一年华国锋调任湖南省的副省长,为了能够帮助他尽快了解当地情况,因此组织上准备为他挑选一位秘书。

而经过反复挑选,这个人选最终落在了曹万贵身上,曹万贵彼时只有二十八岁,是湖南省郴州人。

当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曹万贵的心里颇为紧张,在此之前,他只在报纸上看见过华国锋的名字,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够与其一起工作。

这一年的华国锋四十七岁,年龄上比曹万贵大了19岁,而且无论是在军队中,还是地方上,甚至包括中央部委都待过多年,可谓是经验丰富,这也使得曹万贵心里颇为忐忑,担心自己跟不上华老的工作节奏。

可出乎曹万贵意料的是,第一次与华国锋见面时,对方身上竟没有丝毫的架子,而是礼貌地和自己握手交流。

这一个举动打消了曹万贵所有的担忧,从这天起,曹万贵便开始陪伴在华老的身边,竭尽全力为其分忧排难。

华国锋对于身边的小同志总是十分照顾,无论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生活里,每当遇到问题,他总会主动与曹万贵商量,询问他的看法。

就这样,在华老的手把手带领之下,曹万贵逐渐适应了这份新的工作,两人之间的配合也愈发的默契起来。

在曹万贵之前,华国锋还有过许多任秘书,但是在所有的这些秘书当中曹万贵是最能领会华国锋意图的。

在之后的四十年时间当中,华国锋无论调任哪里都会带上曹万贵。

与其说曹万贵是秘书,倒不如说他是华国锋的战友。这种彼此信任、彼此依赖的感情,或许只能以缘分来形容。

在当时,他还被称之为华国锋的“大管家”。

华国锋除了在办公室内处理政务以外,他的另一大工作场地就是各地的工厂之中,而曹万贵也会坚定地跟在华国锋的身后。

1977年,华国锋与曹万贵一起访问大庆油田。

彼时正值东北地区最为寒冷的季节,当地的干部没有准备,便在厂区内安排了参观。

4月19日晚上,华国锋亲切接见了负责同志以及单位的代表等,共450人。当视察到大庆采油4部女子采油队时,女采油工把精心绣制的针线包送给了华国锋。

参观结束后,华国锋提出要去油井之上看望工人,其余领导正要劝阻,却看见曹万贵二话没说,接过军大衣便起身随华国锋一起出发。

曹万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太了解华老了,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那就一定要做到,不用劝,也根本劝不住,而这便是两人多年来形成的默契。

2、华国锋晚年心愿:看一看北京奥运会

晚年华国锋一直住在北京市西皇城根9号院之中,此时的曹万贵依然陪伴在华国锋身边。

以曹万贵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事实上在中央部委找一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但他并没有接受中央的任命,而是毅然选择了陪伴华老。

对此他只有这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放心把华老交给别人”,这些年的陪伴下来,曹万贵大概是最懂华国锋的一个人。平时吃什么药,饮食有什么忌口,全都一清二楚。

华国锋子女都有着各自的工作,所以能够陪伴老人的时间并不多。华老虽然嘴上不说,但生活上肯定有着诸多不便。

在曹万贵心中认为,自己尚且年轻,为了个人前途放弃这位多年来的老战友,这样的事做不来。

在往后的日子里,曹万贵依然追随着华老一起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天气好的时候,两人会一起坐在院子当中读书或下棋,他们还会一起照料菜地,也会自己动手打理家务。

华国锋尤其喜欢种植葡萄,为此他还跑过好几个葡萄园进行学习研究,但是自己种出来的葡萄,他却从来不吃。

外孙女王苏佳回忆:“葡萄还没长出来,姥爷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在这期间里,华国锋依旧密切地关心着国家大事,有时候还会让曹万贵念报纸给自己听,其中最为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奥运会了。

2001年7月13日,大概是华老最为开心的一天,这一天,中国成功申奥,地点就在北京。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时年80岁的华老兴奋得如同一个少年般,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几年里,他反复催促曹万贵去打听奥运会的情况,问一问场地准备得怎么样了,问一问运动员情况。

每每被告知距离奥运会的日子还早着的时候,华国锋总是意犹未尽,对于他而言,他此生最后也是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亲自前往奥运会的现场,看一看祖国发展的成果。

曹万贵回忆:他(华国锋)曾对我说“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我们还是去看看奥运会吧”。中央办公厅知道华国锋有这样的想法后,也曾允诺到时会送上开幕式的门票。

然而这个愿望虽美好,华国锋的身体却一天天糟糕了下去。

此时的华老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身体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能够尽量保持健康,他的饮食也受到了严苛控制。

根据医生的规定,华老每天的主食摄入必须在2两8钱之内。

具体到一日三餐就是:早上5钱,中午1两3钱,晚上1两,他所吃的蔬菜也是以圆白菜为主,或者炒洋葱。

有一次中午吃饺子,华老一口气吃了十多个,可是却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吃,经夫人韩芝俊的批准,最终才又给了两个。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定于2008年8月8日,然而此时的华国锋身体已经极度糟糕了,总是在医院和家中两头奔波。

为了能够完成华老的心愿,在8月2号奥运彩排之时,曹万贵提出要带华老去现场看一看,然而一直心心念念的华老这个时候却摆了摆手:“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

这一次,华国锋再也没能离开北京医院421病房。

8月20日,华老的病情突然恶化,12时50分,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3、华国锋葬礼,曹万贵的最后一班岗

对于华老的逝世,曹万贵悲痛万分,然而就在这时,华国锋的妻子韩芝俊找上了他,希望他能够完成华老的遗愿。

华老生前曾经提出:“我回卦山吧,那儿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

山西省交城县,是华国锋一生难以舍弃的家乡。

得知此事后,曹万贵当场表示,华老的遗愿,自己一定会尽力。

与华老的妻子告别后,曹万贵便开始奋笔疾书,写下了一封长达数页的信件递交中央,信件当中曹万贵诉说了华老的心愿,提出希望能够在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文物、不破坏环境、不与民争地这“四不”的前提之下,将华老的骨灰迁至交城县。

当天,这份申请便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2008年8月31日,华国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在这场仪式之上,数名解放军官兵抬着华国锋的灵柩缓步走出告别大厅,时任国家领导人亲自前往,为华老送别。

中央政府为华国锋举行了最高规格的遗体告别仪式,华国锋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秘书曹万贵则在一众中央领导人之后,默默地注视着华老的灵柩。

截止华老去世之时,秘书曹万贵已经68岁了,但是在这六十八年的岁月当中,曹万贵陪伴在华老身边的日子却足足有40年。

在华国锋的悼词之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可以说是概括了他的一生:“华国锋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当天遗体告别仪式结束以后,华国锋进行了火葬,随后,他的骨灰便由家人和曹万贵一起送回了自己的家乡山西省交城县进行了安葬。

经过多番考察之后,华国锋的墓地最终被选定在了城郊西北处的卦山南麓之上,这里距离华国锋生前的家乡较近,且风景秀丽、人烟罕至,附近都是荒山,可以说很好的符合了华老的愿望。

华国锋的墓地十分简朴,在墓地正前方有一座纪念碑:“无尽的思念”,而这幅字的作者便是曹万贵。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于这个一生服务的老上级,他只说了一句话:“他胸怀很宽广。”

曹万贵一生陪伴在了华老身边,此番华老墓地落成,曹万贵可以说是站好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在华国锋去世的十一年后,2019年6月10日,华老生前的秘书曹万贵也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岁,告别仪式在解放军301医院告别厅举行。

华国锋同志的夫人韩芝俊特地前往曹万贵追悼会,并向这位陪伴自己丈夫一生的战友表达敬意,敬献花圈。

参考资料:

1. 《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陪伴华国锋四十年,授少将军衔》

2. 《华国锋遗体在北京火化》中国新闻网

3. 《华国锋晚年最后的遗憾:没看上北京奥运会》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交城县   山西省   中央   遗愿   遗体   墓地   晚年   生前   北京   奥运会   秘书   身体   同志   身边   情况   工作   华国锋   曹万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