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多载变迁,现今有多少寒门能出高考状元?难道这就是双减的原因

90年代的广东高考,虽然广州教育强市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枝独秀,但各地各校仍算均衡。如1996年广东高考的文(含外语类)理科前20名,合计40个名额里面,广州占了18个名额,其余22个名额,分布在12个城市,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在学校分布上,除了华师附中表现强劲,执信、六中、二中、广雅、深中、肇庆中学、韶关北江中学、新会一中等传统强校也表现不俗,广州一中,十六中,广州石化中学,深圳红岭、东莞中学、汕头一中,罗定中学、高州中学、珠海一中、湛江一中、梅州东山中学、普宁二中、澄海中学、惠来一中、兴宁一中等,都分得了一杯庚,可谓平分秋色。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学校,都是公立学校。

二十多年过去,榜单上的学校,部分仍然强势,但部分已经失色。

我们看看2018-2022年高考屏蔽生的地区分布 。广州不再遥遥领先,广州教育强市的地位已经被深圳撼动,甚至表现出被超越之势了。其他的东莞、汕头、佛山、湛江等地也表现了强劲的追赶之势。

屏蔽生的学校分布,华师附中原来遥遥领先的神学院地位已经不保,异军突起的潮阳实验学校、东莞东华高级中学,珠海一中,深圳中学等等,已经完全跟华师附中平分秋色了。

2022年广东清北录取人数的分布,深圳已经完全超越广州,深圳中学更是吊打华师附中了。


本来,各地教育全面提升是好事,但再看高分考生和清北人数占比大的那些地区,就感觉高兴不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出来的数据,让人感觉的是,高分与名校,与寒门子弟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2018-2022五年时间,贡献屏蔽生最多的前六名,民校占了三个。2022年贡献清北人数最多的前十所高中,民校占了四个。哪怕其余的是公校,要想入读这些公校,不参加校外培训能考入这些重点高中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而能考入榜单中民校的学生,除了民校高昂的学费,一样少不了校外培训的功劳。二十多年前清一色公办强校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有些学校甚至已经不入流了。据说有几个地区,已经连续几年没贡献清北生源了。

近几年,要想在高考中技高一筹,主要就是两个门路,第一个门路,在珠三角地区,要考入公办重点高中。而要考入重点高中,小升初时就要规划好。因为那些重点高中、重点初中的掐尖行为,近十年小升初择校热度高涨。要想被掐尖,基本上都离不开校外培训机构。所以珠三角地区的培训机构生意特别红火。

另一个门路,就是考入民办重点高中。这个在珠三角没那么突出,主要是珠三角地区的公办优质高中较多。但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因为没那么多的公办优质高中,也没那么多的培训机构,考入民办重点高中,几乎就是当地考生想入读名牌大学的唯一出路。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高分考生,清北生源,要么就是来自珠三角地区家庭条件比较好,能支付培训费用的家庭,要么就是来自其他地区家境殷实,能入读民校的豪门子弟。

二十多年前,寒门子弟只需凭借个人努力,就能在高考考场上与人一较高下。如今,除了拼考生本人,父母的实力也得拼上,才能实现鱼跃龙门的高考之梦。不改变这种现状,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所以,国家近几年要实行双减政策,打掉培训机构,民校转公。只有这样,才有机会降低家长的教育成本。考生才有可能脱离地区和父母的优劣势,凭自身能力,在考场上相对公平地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寒门   民校   门路   东莞   广东   附中   校外   广州   深圳   名额   现今   考生   重点高中   高考状元   原因   中学   地区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