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发现了心肌肥厚,问医生,我这是到了心脏病的哪一期?

上午门诊,快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位43岁的男患者。

患者显得有点儿紧张。一进来就说,前不久体检心脏超声发现问题了。当时医生围上来看,还问我有没有高血压?

那有没有高血压呢?

有吧!他说。去年体检时测血压就高,150/90+mmHg。后来自己也测过,血压多数在130-140/90mmHg左右,最高到过150/90+mmHg,因为没有不舒服,就没有治疗。

患者说着递过手机,打开体检报告。心电图报告,左心室肥厚(可惜没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室间隔14mm,左心室后壁11.3mm,不过报告左心房前后径29mm,显得正常偏小些,与患者左心室肥厚不太符合。另外,还有血尿酸高,587μmol/L;血脂高,总胆固醇5.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8mmol/L。

测血压150/94mmHg,确实高了。

综合之前的病史,患者高血压的诊断应该没有问题,还可能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按现在的说法是高血压患者出现了“结构性心脏病”,还有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

因为心脏超声是体检的结果,患者不放心,还要再复查一下。

下午,患者复查的超声结果出来了,心室间隔12mm,左心室后壁11mm,左心房前后径39mm。确实有左心室的心肌肥厚,另外,左心房也开始扩大了,这就和左心室肥厚一致了。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有自己的诊断标准。超声诊断的标准之一是测量计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115g/m2、女性≥95g/m2就算肥厚了。可是临床这样测量的比较少,常常是测定心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厚度,我国目前的标准是≥12mm

患者问,医生,我的心脏病到了哪一期?

高血压患者出现了左心室肥厚,就是心脏的结构出了问题。按照以前的说法,那是有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有了“结构性心脏病”。

心脏的结构出了问题,就像一座房子,墙壁、门窗坏了,变形了,当然就不结实了。而且还会连带着影响房子里的“水路”——血管、“电路”——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何况心脏还要不停地收缩舒张的。心室壁、室间隔、也就是心脏这座房子的墙壁,肥厚了、变形了,外观看是墙壁变形了;内里看,砌墙的“砖头”、“水泥”,也就是心肌细胞和细胞之间的间质也有了“质量问题”。

患者问,那是说地震来了房子容易塌吗?

不用地震。房子平时就要遮风挡雨的,心脏这个房子还要收缩、舒张工作的。现在心肌肥厚就像墙壁出了问题,不结实了,收缩、舒张的力也变化了,平时的风吹雨打就受不了

可不要小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出现的“结构性心脏病”,这是一个转折点,从有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阶段进入到了有心脏病的阶段,进入到心力衰竭前期了。这就预示着患者将来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大家多少听说过或者见过,有说法是心力衰竭后的5年生存率堪比恶性肿瘤,确实是这样。

按照医学上心力衰竭的分期,高血压患者出现心室肥厚、心脏扩大这样的结构性心脏病,就是到了心力衰竭的前期阶段。这个阶段要是再不注意防护,就有可能进入到心力衰竭的阶段。

心力衰竭,心脏的功能要是衰竭了,轻者是活动能力减弱,不能做体力活动,还会有脏器的淤血、水肿;重者就是活动能力丧失了,甚至休息状态下心脏也不能负担,就到了很难治、很危险、患者很痛苦的终末阶段。

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就是为了阻止高血压对心脏、肾脏、血管的损害,保护脏器功能到了左心室肥厚这个阶段,虽然晚了点,但心肌的病变还属于可控甚至可逆的。这个阶段,做好降压治疗、控制左心室肥厚就更是重要。首先是降压要降到标准,最好在130/80mmHg以下;在选择降压药时,还可以选用对逆转心室肥厚比较好的“沙坦”类药物(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就是到了心脏病的转折点)。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了不起的中国医师#@头条健康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肥厚   心肌   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   心室   心力衰竭   心电图   高血压   结构性   超声   墙壁   患者   心脏   房子   阶段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