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地位堪忧?中芯国际或将取代台积电“代工一哥”地位

随着老美对国际芯片规则的修改,不仅给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让很多相关企业承受了巨大的风险,如各大芯片代工厂如我国的台积电、中芯国际、荷兰的ASML等企业,都被迫面临这巨大的巨大的挑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作为全球芯片代工一哥的台积电选择了美国的高端市场,而技术相对落后的中芯国际则选择了有巨大市场和提升空间的中国市场。

经分析台积电选择美国市场的利弊有以下几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看法)

有利的一面:

首先,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领域的代工一哥,其先进的代工工艺首选的供应方就是美国企业,如其九月份量产的3nm芯片,将会被苹果公司拿下,由此可见台积电对美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其次,台积电在美国修改相应芯片规则之后,由于其技术核心受美国限制,也不得不押注美国市场作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

最后,就目前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发表讲话中透露数据显示大陆市场仅占其业务的10%左右。远不及美国市场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正所谓有利有弊,以下是作者所看到的弊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首先,当一个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进入到瓶颈期,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例如:说芯片的研发从早期的28nm,到14nm,再到5nm和3nm已经无限接近摩尔定律的前提下,其提升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

其次,美国在其芯片宪法落地之后,以补贴的名义要求其到美建厂,但是在花费了120亿美元的投资之后,所拿到的补贴与美国本土企业相比零头都不够,有要求台积电交出客户数据的前车之鉴,那么难道不会出现在美建厂后被逐步蚕食的局面么?由此来看,不难想象等待台积电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最后,台积电认为其在大陆市场的业务只有10%,但是这是错误的,因为就逻辑来看,美国的芯片主要出口到中国大陆,而美国的主要代工企业就是台积电,如此直接来看到的,其实美只是一个中间商的作用,所以所谓的10%只是表面数据罢了,是不具有参考价值的。注:以上是在不考虑在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成品的运输、人力、物力等)

而相对的,中芯国际站队中国市场,无疑是一个长期战略的选择,有可能会是其超越台积电的一个重要拐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中芯国际选择国内市场的主要原因是看好大陆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芯片自给率是30%,而目前我国所给出的目标是未来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从数据上不难看出我国芯片未来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其次,我国的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在我国的物力、人力等在各方面相较美国来说可以节省一笔相当可观的成本支出,这从直接上提升了中芯国际的利润率和营收比。

最后,随着我国芯片自给率的提升,对芯片进口的需求也会逐步降低。就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进口芯片量减少近300亿片来说,也是相当可观一个数据了,对应带来的则是美国对我国出口芯片的减少,那么试问最后美国在台积电的订单和业务还会是现在的量么?

总结,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不难看出,台积电相对于中芯国际站队美国市场的选择是有点鼠目寸光的感觉,所以说中芯国际后来居上,赶超台积电也不是不可能的,从长期来看,中芯国际未来可期,具体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读者朋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代工   苹果公司   中国市场   物力   美国   芯片   地位   未来   我国   业务   作者   数据   全球   市场   企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