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成少将,率军攻克车臣,地位仅次于绍伊古,兵味已达头发根部

2020年2月,在俄土两国军方就叙利亚局势的会谈上,面对土耳其军方的威胁,一位俄罗斯高层在会谈上咧嘴大笑,表现出了一副轻松畅快的态度。

这位俄罗斯军方高层由于这个笑容被广大网友熟知,而在这种两国军事会谈的严肃场合还能开怀大笑,也是因为这名军官觉得土耳其自不量力。

定格下来的这一幕,被媒体称作”格拉西莫夫的笑”。

看不起土耳其,对俄罗斯实力很有信心的,正是俄罗斯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

格拉西莫夫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总参谋长,肯定有着两把刷子,不是空有其名。

细数起这位高层的生平经历,格拉西莫夫可谓是毫无污点,身经百战。

这位敢在俄土军事会谈上开怀大笑的参谋长,他身上又有着哪些故事呢?

鞑靼斯坦

1955年9月8日,格拉西莫夫出生在喀山,这个地方可不简单,是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的首府。

鞑靼斯坦在历史上和俄罗斯的关系分分合合,从沙皇时期开始,俄罗斯人鞑靼人采取了分化和同化政策。

1920年5月27日,鞑靼斯坦并入了苏联。这种政策也被苏联时期的俄罗斯人采用。

但是到了苏联解体前夕,这种联盟关系就愈发不稳定,鞑靼斯坦也就有了脱离苏联的打算。

1990年8月30日,鞑靼斯坦不顾苏联的反对,发表了独立的主权宣言。

鞑靼斯坦共和国希望脱离苏联和俄罗斯,除了国防之外,其他权利属于全体人民共有。

当时苏联正处在内忧外患的重要当口,面对曾经追随自己小弟的背叛,苏联自然是不肯。

这种企图分裂整个联盟的行为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鞑靼斯坦想要借着苏联势力衰微的契机,来达到民族独立的目的。

这也给其他蠢蠢欲动的势力带了一个不好的头,苏联自然要极力打压,把分裂势力扼杀在摇篮里。

苏联的担心也是完全正确的,原来是俄罗斯治下的一个地区——车臣也开始有了分裂苏联的动作。

当时的俄罗斯总统为叶利钦,当时俄罗斯已经和车臣开战,叶利钦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车臣战争上。

所以,他在1994年2月不得不选择和鞑靼斯坦签署了和平协议。

但随着这个条约的生效,叶利钦也变相承认了鞑靼斯坦和俄罗斯共同属于主权国家。

鞑靼斯坦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也就从苏联时期的隶属关系发展成为了并列关系。

时至今日,这个条约依然有效,叶利钦就把靼斯坦作为国家与俄罗斯联邦联合。

鞑靼斯坦名义上归属于俄罗斯联邦,但是却可以单独参加国际关系和对外经济关系。

而且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地区,鞑靼斯坦在税收、财政等方面享有特权。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许多特权的国家,在其独立之初,人们也习惯性将鞑靼斯坦的最高领导人称作“总统”。

这个称呼就和俄罗斯联邦的最高领导人“总统”相同了,所以当时俄罗斯联邦下令,让其属下的联邦称呼其领导人为“行政长官”。

这样的命令下达之后,其余的联邦都莫敢不从,遵循了这个命令。

但是鞑靼斯坦的行政长官——明尼哈诺夫,却拒绝履行这个命令。

鞑靼斯坦总统的称呼就被保留,2005年8月30日,普京还出席了喀山建市一千周年庆。

格拉西莫夫也就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但是相比起自己的祖国鞑靼斯坦一些谋求独立的行径,格拉西莫夫可谓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好青年。

不一样的职业生涯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格拉西莫夫在1977年,就从喀山坦克兵高级指挥学校毕业。

毕业之后,他就来到了北方集群和远东军区,成为了一名坦克排排长。

当时格拉西莫夫仅仅只有22岁,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就当上了坦克团参谋长。

在军营很是刻苦的他,得到了一次十分宝贵的机会,来到了装甲兵军事学院进行培训。

1987年培训结束之后,格拉西莫夫当上了坦克兵团团长。

步步高升的格拉西莫夫,在妻子38岁时又担任了机械化步兵师师长。

1997年,他又进入了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毕业之后就是一名陆军少将。

作为俄罗斯莫斯科军区陆军第一副司令,当时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是这样评价赫赫有名的格拉西莫夫的:

“格拉西莫夫是一名兵味已达其头发根部的职业军人!”

在参军的几十年生涯中,格拉西莫夫几乎走遍了俄罗斯大大小小的军区,把各级军官、各项职务通通都当了个遍。

参军经验很是丰富的格拉西莫夫,其成名之战还是第二次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1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原本仅仅是一个弹丸之地的车臣,却让当时的俄罗斯后院起火。

车臣原本只是属于俄罗斯联邦治下的一个地区,这一地区局势混乱也有着历史地理原因。

因为其辖区内蕴含着大量的油气资源,所以俄罗斯官方、车臣政府、甚至是一些寡头资本家都想将车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苏联解体正好给了车臣政府一个绝佳的机会,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不如从前,也不能拿出全部的精力对抗车臣。

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待车臣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就想尽快结束战争。

但就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俄罗斯普通民众的民族主义却异常高涨。

他们起初就不乐意苏联解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投了反对票。

在叶利钦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之下,联邦政府采取的手段并不强硬,一味妥协。

想要兵不血刃的击败车臣,俄罗斯政府索性承认了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

叶利钦只想尽快完事,没有将祸患全部铲除,这也就给了车臣反动分子许多喘息的机会。

1992年5月25日,车臣和俄罗斯联邦达成了停战协定。

俄罗斯联邦将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给予了杜达耶夫极大的自治权。

叶利钦除了没有发布总统令承认车臣是一个主权国家外,实际上车臣已经享有了主权国家的所有权力。

但是车臣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国家机构,当时还保留着原始的社会体系。

靠着武力才把持车臣的杜达耶夫,更是允许宗教和民族极端主义大行其道。

这也就导致了车臣这个弹丸之地社会局势动荡,就像是一个没有人可以管辖的法外之地。

居民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生产活动,需要的生活物资都是靠着武力手段抢夺。

在这种背景下,战争又要一触即发,俄罗斯联邦兵分三路,最终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

1996年8月31日,叶利钦亲自和车臣签署了停战协定,但这次协定和上次签署的并没有太大差别。

随后俄罗斯又面临着美国政府的能源封锁,实在需要车臣地下的石油资源。

加上车臣的武装势力依然存在,车臣的社会还是一片混乱。

第二次车臣战争也就再次爆发,作为这场战争的指挥官——格拉西莫夫,他采取了全新的作战策略。

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空军无差别地对车臣进行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身亡。

地面部队也因为车臣反动分子的激烈抵抗,俄军损失惨重,一夜之间的伤亡就高达数千人。

反动分子负隅顽抗,在这次战争内还发生了许多不人道的屠杀事件。

吸收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经验,格拉西莫夫采取了更加稳健的行军策略。

空军和陆军不再分开行动,采取了联合打击的作战方式。

同时格拉西莫夫也没有急功冒进,为了逐步瓦解反动分子们的意志,拉长了战线。

在战争前的两个月,部署在车臣周边的军队就超过了十万。

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都处在不败之地的俄罗斯军队,按照格拉西莫夫的指示,出动轰炸机、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军队把首要的打击目标瞄准了敌军的基地、广播电视中心。

还有一些重要的雷达、军用机场、石油和其他能源输送管道。

逐步将敌人的战斗力慢慢瓦解之后,车臣可以使用的武器弹药数量大大下降。

在远程精确打击的战略下,车臣无法进行系统性的防御和反击,就像是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在削弱车臣军事实力的基础上,俄军才决定对车臣发动最后的攻击。

俄国陆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地面进攻,形成了包围之势。

格拉西莫夫的作战指挥下,俄军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各个行军目标。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就想速战速决,于是冒冒失失闯进了车臣,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一次俄军有组织有纪律,组建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小队。

这下小队将车臣重地格罗兹尼进行了分区域划分,每个小队都有自己的负责区域。

在陆军在地面挺进的过程中,空军也在天上保驾护航,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这次有规划的战争令俄罗斯旗开得胜,车臣的反动分子也尽数被消除。

之后车臣的社会局势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社会秩序不再混乱,社会的犯罪率直线下降。

战功赫赫的格拉西莫夫,也以最小的损失解决了令俄罗斯头疼的车臣问题一战成名。

2009年,已经54岁的格拉西莫夫,担任了陆军上将这一职务。仅仅过了一年,他的职位再次提升,进入了俄国军方最高的决策层。

到了2012年,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深陷贪污腐败丑闻,绍伊古借此机会登上高位。

绍伊古上台之后,对自己的老战友格拉西莫夫很是信任,直接提名其为总参谋长,地位仅次于他。

“格拉西莫夫战术”

而除了这车臣战争之外,格拉西莫夫被西方媒体熟知,更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格拉西莫夫战术”。

格拉西莫夫战术是他总结了之前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才得出的宝贵经验。

当时,格拉西莫夫就注意到大规模机械化装甲部队,虽然看起来战斗力非凡。

但对于一些隐蔽分散,不肯正面对抗的车臣武装分子,实际作用并不大。

虽然这些装备能够给予反动分子毁灭性的打击,但同时也会伤害到无辜的平民。

而在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中,全新的科技也应用到了战场上。

所以格拉西莫夫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战争中的刺探、虚假宣传、网络攻击等非军事手段与飞机大炮这类军事手段不成正比。

他认为现代的战争,传统的军事手段虽然有效,但是其实际作用已经在慢慢降低。

而一些非军事的策略或是行动往往能够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情报行动、舆论引导、民众心理的把控、电子信息战,这些已经超越了传统武器的力量。

2014年发生的“克里米亚特别行动”,更加印证了这种战术价值。

靠着俄罗斯这座大型的国家宣传机器,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的反战情绪就被煽动起来。

克里米亚的居民大多和俄罗斯一样,都是俄罗斯族人,他们的亲俄情绪自然高涨。

之后,俄罗斯又在克里米亚周边地区展开了情报站,散播了大量的虚假情报信息。

就在这样的时刻,突击队“格鲁乌”突然出现,打了乌克兰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控制了乌军在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

最后在大的国际环境下,俄罗斯又为克里米亚加入联邦制造了完美的时机。

在克里米亚的全民公投上,绝大多数克里米亚人都愿意加入俄罗斯,摆脱乌克兰的管束。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一丝拖沓,就达成了俄罗斯政府的目的。

这次克里米亚特别行动事件,也是格拉西莫夫的又一高光时刻和人生巅峰。

所以,这也难怪普京和绍伊古对格拉西莫夫都极为看重。

-完-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车臣   克里米亚   叶利钦   俄罗斯联邦   斯坦   苏联   鞑靼   俄军   作战   头发   俄罗斯   少将   根部   反动   总统   分子   地位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