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9大镇院之宝,每一件都改写中国历史,当之无愧的国宝

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7万件,尤其是夏商周出土的文物,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夏商周三代的遗址先后在河南均被发掘。河南文物遍地开花,很像东周时期的春秋,百花齐放。每一个地市均出土大量文物,今天着重介绍一下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1、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1978年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7000-9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

贾湖骨笛是由鹤翅膀上的骨头截取两端的关节,经过严格的计算钻孔而成,目前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40多根,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七孔的骨笛。

贾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改写中国音乐史,甚至是世界音乐史。在此之前,很多人一致认为7阶音律起源于西方,与中国没有关系,而这根骨笛距今8500年,它很好的证实了七阶音律最早起源于中国。

说起笛子,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羌笛,首先会想到唐朝王之涣那首著名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事实证明,无论是七阶音律还是最早的笛子,都是发源于中原地区的。

出土的骨笛能不能演奏,成为了专家们研究的命题,1987年河北音乐大师萧兴化用骨笛的复制品演奏了河北的民歌《小白菜》,这是现在歌曲与古老乐器的融合。

8000多年的贾湖的先人们在贾湖湖畔逐水草而居,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闲来无事到湖边吹奏歌曲,看大雁从空中飞过,这不就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

2、兽面乳钉纹铜方鼎

商朝是一个信鬼神、信占卜的国家。在商朝出土的青铜器都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兽面纹。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还有一个学术名称叫做杜岭方鼎,在1974年在全国提倡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郑州也响应国家政策。在郑州挖防空洞的时候,当时的环卫工人袁海军一锆挖出,当时两个杜岭方鼎并列在一起,大的是杜岭方鼎1号(现藏国博),小的是杜岭方鼎2号(现藏河博)。

鼎最早是用来煮肉的,后来演变为权利的象征,很多带鼎的成语都与权利有关,比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鼎大名、钟鸣鼎食等等。

杜岭方鼎的发现向世界证明了,3600多年前的郑州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郑州也因此被评为了八大古都之一。

3、妇好鸮尊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妇好鸮尊,据考证她的墓主人是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她是商代第二十三代国王武丁的妻子

妇好是女将军,曾多次带兵打仗,先后灭了20多个方国,最后的一次带领了一万三千多人攻打羌族,并且大获全胜,解决了商朝西部羌族的困扰。妇好也因此深得武丁喜爱,在去世之后,商王武丁给妇好墓里陪葬了大量青铜器,妇好鸮尊也在其中。

妇好鸮尊是妇好女将军的见证,它的整体是猫头鹰的形状,也就是商人说的鸮。商朝是一个崇拜鸟部落的民族,鸮能够在黑夜中快速、准确地捕捉到猎物,商人把它尊封为“战神鸟”

妇好鸮尊是一件祭祀酒器,鸮的两爪和尾巴形成三足,上面布满各种纹路,在其后脑勺上刻画有一只鸟形图案,底部连接壶盖。

妇好鸮尊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妇女一代女将军的丰功伟绩,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武丁统治时期整个商王朝的繁荣程度。

4、玉柄铁剑

1900年12月31日三门峡公安局抓获一伙境外盗墓贼,当时的盗墓贼胆大心细,选到过年前的前一天盗墓,辛亏有胆大心细的村民察觉到异样,在村民与公安的合力围捕下,盗墓贼最终落网。

当时的盗洞仅差30CM就挖开了虢国君主虢季的墓,之后考古专家对虢季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中出土了中国第一把人工冶铁剑——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顾名思义,玉做的柄,铁做的剑,中间以绿松石衔接,整把剑包含了铁、铜、玉三中物质。

当时出土的玉柄铁剑,外层包裹着皮革,但因为年代久远,皮革已被腐蚀粘在剑身之上。当时这把剑是是竖插在棺椁的中间,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玉柄铁剑是中国第一把人工冶铁剑,在此剑没有发现之前,国内多认为铁剑是在战国时期才有,而这把剑出土于西周早期,把中国的人工冶铁史往前提了200多年,这把剑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第一铁剑”。

5、莲鹤方壶

“先有莲鹤方壶,再有河南博物院”,这是河南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1923年新郑李家村一乡绅李锐在自家打水井时,无意间打开了郑国国君子婴的大幕,据考证它的墓主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庄公

在郑国大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莲鹤方壶就在其中,当时河南还没有博物馆,于是,1927年在开封建了河南博物馆,它是河南博物院的亲身,当时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为了收藏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一代霸主郑庄公的见证,整体造型纹饰繁荣、造型奇特,最上方是一只振翅欲飞的仙鹤,下层是双层的莲花瓣,腹部有8条回首相望,缓缓往上爬行的龙形图案,下方有两条龙头、虎身的怪兽托重。仙鹤、莲花、龙形图案使莲鹤方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器物之大,造型之美被郭沫若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弱者退,强者上,龙自古是天子使用的图案,莲鹤方壶上龙形图案的使用,反应了当时郑国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一代霸主。在这个时期,礼制受到了挑战,礼制出现了混乱,也就是后来孔子总结的“礼崩乐坏”。

6、四神云气图

西汉梁王是西汉时期非常强大的一个诸侯国,因其梁孝王刘武在七国之乱建立大功,后世梁王在死后都享有“天子待遇”。西汉梁国封地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其死后的君主都葬在了芒砀山。

1987年芒砀山发现了大量的汉墓,据考证墓主人为西汉梁国的君主,在柿园汉墓梁共王刘买的墓中出土了四神云气图,先收藏在河南博物院,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四神云气图反应的是梁共王刘买死后乘龙登天的场景,整幅壁画采用朱砂、白云母等矿物质作为颜料,可以保证颜色不被腐蚀。壁画四周布满云气纹、灵芝、仙花等图案作为相框。

中央7米多长的就是青龙图案,在龙头鹿角的后方是朱雀,它口衔鹿角,身呈s形,尾巴下垂并且开出花朵。青龙与朱雀呈现出了一幅龙飞凤舞、共游天际的画面,就是乘龙登天的场景。

在龙的下方,有一白虎,它脚攀神树,想要够取上方的灵芝,似有攀龙附凤的想法。

龙头吐出舌头,舌头上卷着一条白色鸭头鸭嘴、鱼尾鱼身的蛇形怪兽,有学者把它命名为玄武,更多学者认为此幅壁画中没有玄武。

刘买的爸爸是玄武,为了避讳,壁画中是不会使用玄武的图案。那这个蛇形怪兽是谁,在《山海经》中记载了这种神兽,它的名字叫鱼妇,是龙的小时候。

龙与鱼妇形成了生死交替、生命轮回的画面,有死而复生的含义。

整幅壁画位于墓室顶部,使用整体切割的方案,将整幅壁画取下,后又拼接起来呈现在大家面前。

四神云气图是目前全国出土年代、保存最完成的汉代大型壁画,它比敦煌早了六百多年,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7、武则天金简

1982年河南登封一农民在嵩山峻极峰无意间发现了武则天的金简,起初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消息很快被传播出土,不少文物贩子找到了他,有人甚至开出了15万的天价想要购买这块金简,但最终在他爸爸的分析、劝导下,屈西怀把金简上交给了国家,国家奖励了他1500元。虽然和文物贩子的价格差得太多,他也有可能免去一场杀身之祸,何乐而不为?这块金简现被收藏在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简即名片,一般名片上都会有姓名和职务,这块金简开头就点名的主人,“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大周即武则天创立的大周王朝,她认为自己是周文王后代,因此以周为国号。武曌即武则天,曌是武则天自己造的字,取日月当空的含义。

整块金简3行63字,前6字讲述了它的主人和职务,紧接着又向我们解释了投放这块金简的目的,“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这是当年武则天石淙宴饮之后身患重病,公元700年7月7日派了小使臣胡超去嵩山峻极峰投放金简,目的就是祈求各路神仙,除去武曌罪名。

除罪,除的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也有可能是武则天生前犯下的罪恶。

武则天的这块除罪金简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块皇帝金简,历朝历代都有金简,但目前出土的只有玉简、铜简、银简等,而金简目前发现的只有武则天的。

也有学者提出当年武则天可能投了三块金简,因为三官指的天地水三官,很有可能,一块金简投放山上,祈求天官,一块金简埋在地下,祈求地官,一块金简投放水中,祈求水官。

或许这种种猜测可能要等武则天的乾陵打开之后吧,因为关于武则天的文物实在太少了,缺乏研究。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块武则天金简,是目前关于武则天的唯一一件可以移动的实物,为研究一代女皇提供了证据。

8、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渺渺升起,隔江千万里……

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描写的正是北宋的名瓷汝瓷,汝瓷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它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1986年宝丰清凉寺发现了汝窑遗址,并出土了大量汝瓷碎片。汝窑是官窑,专门为皇家烧制,稍有瑕疵就会被打破。汝窑的烧制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年,流传下来的汝瓷真品少之又少,因此民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常见的汝瓷以天青色居多,而天蓝非常罕见。

在全国仅存天蓝色汝瓷5件中,河南博物院这一件不仅是天蓝色,而且还带有花纹,天蓝色+带花纹,全国只有这一件。

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的由来与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宋徽宗有关,当年宋徽宗做了一个梦,梦中场景是“云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宋徽宗醒来后,命令汝窑的窑工们打造出一件天蓝色的汝瓷,经过窑工们的反复尝试,但始终没有烧制出天蓝色汝瓷。

经过窑工们的反复尝试,后来在里边加入了一些玛瑙釉,才烧制出浅浅的泛蓝色,但当时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依然没有入宋徽宗的眼。

这件国宝没来是要打碎的,当时的窑工林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地把它埋在了地底下,这一埋就埋了900多年。

汝窑烧制时间只有20年,但北宋已经把中国这种单一色彩的瓷器玩到了顶峰,对火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北宋的这种极简美、单一色彩美让后来的瓷匠们自愧不如。

9、云纹铜禁

1978年河南南阳淅川出土了一件文物,它的名字叫云纹铜禁,但由于当时墓穴坍塌,发现时候的云纹铜禁已经碎成了几百片,后来是用两个麻袋装回来的。

河南博物院技师王长青带领徒弟花了四年的时间徒手把它修复,当时修复云纹铜禁花费了将近4万块,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天价了。

修复好的云纹铜禁,还没来得及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就没拉到了美国展出。在展出结束后,又被国博扣留,国博也想收藏这件云纹铜禁,这下河南博物院慌了,于是派人谈判,谈判的最终结果是拿五件失蜡法制作而成的青铜器来换这一件云纹铜禁,最终河南博物院拿了三件王子午鼎换回了云纹铜禁。

所谓“禁”就是周人禁酒的案子,它放于庙堂之侧,起警告作用,告诉周朝子民,在非规定场合不得饮酒,同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禁酒令《酒诰》。

当时的周人认为夏和商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过量饮酒,商朝的纣王、夏朝的夏桀都是因为喝酒把国家丢了。

云纹铜禁采用古老的失蜡法制作而成,上方十二条龙做窥探状,下方十二条虎做足支撑,四周是镂空的祥云纹,由五层铜梗组成,祥云纹最早在楚国诞生,代表吉祥和高升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位美国人在云南看到当地村民用失蜡法制作铜钟,回国之后将失蜡法申请为专利,最终败诉而归。

云纹铜禁没有发现之前,失蜡法最早出现在《唐会要》,而云纹铜禁的发现把中国的失蜡法往前提了1000多年,如今世界各国也承认失蜡法起源于中国,这都得益于云纹铜禁的出土。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几乎都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作为中国三大院之一,河南博物院名副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博物院   河南   玄武   云气   商朝   青铜器   天蓝色   北宋   当之无愧   天蓝   国宝   壁画   遗址   中国   文物   图案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