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亚太出现更大风险 德国也不会对中国更强硬?

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德国和中国的关系。

8月19日木叔注意到路透社的一篇报道分析了德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认为德国很难摆脱这种情况,即使在俄乌战争之下也是如此。

不过,木叔同时注意到,俄乌战争确实改变了世界,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内政外交这一段出现了大转弯。

之前德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但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天然气卡脖子之后,该国甚至还要暂时恢复一些燃煤电厂的运作来度过危机;

同时在外交上,德国也对俄罗斯的行为深感震惊,意识到绝对不能把国家安全命脉过度严重依赖某一个国家,于是在外交领域开始审查类似的情况。

除了路透社的报道我,木叔也注意到:

上周德国的一个智库就发表报告称,德国企业对华依赖太大,这是一个风险。

虽然报告提到如果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和中国脱钩会让中国损失不小,而德国在西方世界当中的损失也是最大的。

所以,在决定和俄罗斯脱钩之后,面对如何与中国市场打交道,德国人显然现在有一种两难心态。

在此背景下,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出现。

比如几天前木叔注意到另外一篇文章就提到,虽然德国对中国依赖比较大,但德国很难放弃中国市场。这会对德国对华关系乃至对国际局势的外交运作带来深刻影响。

文章认为,鉴于德国不会和中国脱钩的这个愿景,因此即使中国周边地区包括台海地区出事,德国也不会对中国强硬。

文章认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友将推动对中国实施制裁。德国不太可能成为其中之一。德国政府的这一路线会保护其出口驱动的经济,但会损害其自身和欧洲的国际信誉。

不过这个态度与德国对俄罗斯的强硬形成了鲜明对比。

德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来自8月13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了这个话题,但朔尔茨回避了。他只是警告德国企业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减少对外依赖。

从德国总理的这个态度上一些人就认为德国的心态和其他西方国家不太一样。

另外德国议会的外委会负责人也对外表示,确实目前德国没办法对中国强硬。一个理由是减少德国工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知名车企大众的CEO最近的一次表态被媒体广泛引用。他说,“我们的繁荣由中国提供的程度被极度低估了……如果我们两国脱钩,德国看起来会完全不一样。”他认为中国对该公司未来而言不可或缺。

德国车企就是对华依赖的一个缩影。根据数据德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三分之一的汽车都中国销售。所以最近他们紧张关注着亚太地区局势的演变。

除了车企之外,6月德国一个智库的数据显示:

约110万个德国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中国的消费市场。

因此木叔注意到有媒体引述柏林官员私下认为,即使出现了极端情况,德国或许会象征性对华表示制裁,但无法做任何其它的事情。

不过,目前德国显然在试图改变这个危急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想和中国脱钩,而是限制继续出现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多元化是个选择。这会在危机到来时,减少德国的尴尬。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德国   强硬   中国   俄罗斯   路透社   中国市场   德国人   亚太   外交   总理   心态   确实   损失   风险   战争   情况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