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王姓来源是这么来的

  王姓主要来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

相传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本姓公孙,因居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

黄帝早年活动于中原地区,生有25个儿子,分别得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12个姓。其中一子名玄嚣,承袭姬姓。玄嚣生嬌极,嬌极生高辛〈即帝喾高辛生后稷(名弁I被周人尊为始祖。至后稷的12世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由豳(今陕西旬邑西)迁于今陕西岐山下周原,并在此建宫室城邑,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二传于姬昌〈周文王三传于姬发〈周武王终于使周族的势力强大到可以灭掉商朝的地位。其后,终于灭商逑国,史称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源于黄帝姬姓后裔,也正是始于周代,开始分别衍生出后来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族派。

  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15子毕公高的后裔。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分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国建都今山西翼城东南为司徙,并被分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厂.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公晋国,才各自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也都被称为王家。如魏昭王之子无忌(即信陵君〉,是当时著名的“四君子”之一,其孙卑子在秦灭魏国以后逃于泰山,至汉高帝时被封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侯,因为是王族,亦称“王家”,此后改王氏。卑子生悼,悼生贤,为济南太守,汉宣帝时,迁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贤7世孙党,上郡太守。卑子9世孙遵,为后汉河南尹。遵生鲂,鲂别孙景生均,均8世孙罴徙居汲郡。其后望出京兆、河间、高平、山阳等郡。

琅邪郡、太原郡有王姓,为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这一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成为了天下王氏的最主要的支派,魏晋南北朝之时最为显赫。

③据有关资料所载,河东猗氏有王姓,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西周末年,幽王因宠爱褒姒,便废申后和太子宜臼,于是申侯联合诸国攻杀了幽王,后拥立太子宜臼为王于申,后宜臼将国都从镐(今陕西西安〉东迁成周(今河南洛阳〉,称周平王。平王在位50多年,他的太子洩父先他而死,洩父有子名赤,赤即周桓王的胞兄,平王去逝后,他继承王位,但终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不久便被推翻,他不得已出奔晋国〈建都今山西翼城东南I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讷河(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厉山,西流人黄河所以后代又有妫姓。周武灭商后,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春秋时,陈国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王位的斗争,陈厉公的儿子完自陈出奔齐国,以国为氏,称为陈氏。其5世孙陈桓子,仕齐为大夫,因食于田,遂改姓田。

至7世孙田常时完全控制齐国政权,田常之孙田和在公元前402年终于废齐自立国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的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人生有三子:昇、桓、轸。昇生子名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以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从此便改姓王。西汉末年灭汉建国的王莽,就是出于这一支派。

正如《通志,氏族略》所云:“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为妫姓之王也。”是为河南王氏。

  1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相传商的始祖契,在帝舜时,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陕西商县〕,因他母亲吞燕卵生下他,故赐以子姓。

商族后來迁徙了多次,夏末定居在亳(今河南偃师后契的14世孙汤领导商族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的叔父〉,因垵次劝凍纣王,被剖心而死。王子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便改以“王”为氏。又因卫辉在晋时为汲郡所辖,故又称为汲郡王氏。是为河南王氏。

  4由北方他族改王姓而來。据《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①有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的,分布河南郡(郡治今洛阳〉一带。

②有出自西羌钳耳氏的,分布于冯翊郡(治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一带。

③有出自高丽族的,分布于古时营州。

④有出自乌桓族(又称乌丸)的,分布于太原郡祁县一带。南北朝时,乌桓族一支首领名为乌丸神念,初仕于北魏,后仕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丨),冒太原祁县王氏,改姓王。其后有王僧辨仕梁官至太尉,裔孙王珪、王涯都是唐代的宰相。

⑤有出自唐代的回纥阿布思族的,是为冒姓,分布于古时安东,今辽宁省东南部。五代后梁越王王锐即其后。以上所列的他族改姓中,其中前4个是在南北朝时的北魏孝文帝改复姓为汉字单姓时改王姓的。

  5出自賜姓或冒姓的王姓。

①据《汉书》所载,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西汉末王莽时因献符令,被赐姓王氏。

②隋时有今陕西临淹东北人王世充,本姓支,其祖原本西域〈今新旙大部、甘肃省西部一带)人。

③朱明王朝也曾赐许多蒙古人姓王,此为爲姓,等等。

  总之,王姓因来源不一,故分支也众多,但就数量来看,历史上以出0周灵王太子晋的那一支派,名气最大,后发展成王姓的主流。使王氏成为我国望族的,始于晋代中兴名臣王导,这一支派在山东繁衍。同时,王氏之所以成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大姓之一,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历来帝王之子孙多称王子、王孙,其后也有许多以王为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翼城   京兆   晋国   祁县   王莽   支派   通志   太原   齐国   氏族   山西   陕西   河南   子孙   太子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