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液压技术,助力国产C919翱翔蓝天

2017年5月5日14时01分,上海浦东机场,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成功,举国振奋。

之前,由于美国阻扰通用电气向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出口航空发动机,C919的国产化水平成为众多网友关注的热点。作为飞机的“动力神经”——液压系统,自然也是大家讨论的话题。

液压管路系统振动方面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孔祥东教授等老师已经开始了液压管路系统振动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又围绕国家加快国产大飞机研发的要求进行创新研究。该研究成果引起了中国商飞的注意,并邀请他们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700做液压管路分析,希望能通过大量的分析和实验研究,摸清民用飞机液压管路系统的设计规范,以打破国外的理论和技术壁垒。

在2014年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孔祥东教授课题组承担了“复杂流体动力传输系统的振动噪声溯源与控制”课题。在飞机元件类故障中,52%都是由液压管路振动问题引起的,液压管路就像人的血管,一旦出现问题,飞机也就像人体一样会出大问题,可见液压管路的重要性。

C919飞机上的液压蓄能器

在南京江宁空港经济开发区,南京航鹏航空系统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C919飞机的部分系统将在这里出炉。在车间内,可以看到一条长形的圆柱管,就是飞机上的液压蓄能器。

“液压蓄能器,一般一个飞机上都要装三到四根,被安装在起落架、舱门等处,好似人的肌肉一样,让这些飞机部位收放自如。”梁文聪表示,现在他们是按照母公司的设计,在江宁的工厂进行加工、组装、测试。等C919飞机量产后,他们成为商飞C919大飞机项目燃油液压系统的一级供应商。未来将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参与更多的新机型项目。

C919机身快速运输装备

为了保证大型客机C919中机身的安全、快速运输,西飞公司委托燕山大学赵静一团队与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大型客机C919中机身快速运输装备”,攻克了长距离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如不同等级公路、桥洞、收费站、立交桥等不确定工况)、机械-液压-气动交叉耦合的振动控制、大型异构件空气动力学效应等难题,解决了大型重载设备的快速、安全转场等系列快速搬运车液压系统研发。

有效保证了C919中机身长达1600公里的多次快速运输,是目前国家保障C919中机身大部段安全运输的唯一装备,并于2015年通过了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为组长的成果鉴定,被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研发做出了贡献。

C919的研制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无数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再一次次地尝试,团队的心血得到了回报,1600公里,只用了3天,平均每天走7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设计的运输车只用了21个小时就把中机身送到了1600公里外的目的地,而团队在研发设计过程中攻克的多个技术难点也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未来几年,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年轻人,在液压领域做好传承,打好基础,最终让我国的液压技术走向全球,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通用电气   液压   蓄能器   管路   南京   客机   助力   中国   机身   蓝天   飞机   团队   装备   快速   我国   项目   国家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