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加急信,信中说了什么?

1994年1月,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它出自林彪的女儿林晓霖之手。

陈老感到有些意外,随即打开了信件。

阅毕,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原来,林晓霖在信中提出了两个特殊的请求。

陈老不久后便致电洪学智将军,将林晓霖所求之事全权交予他负责。

那么,林晓霖究竟在信中提了哪两件事呢?

洪学智将军最后又有没有将其落实?

林彪长女林晓霖

林晓霖,林彪的长女。

1937年,林彪作为“抗大”校长,与号称“陕北一枝花”的张梅结为夫妻。

二人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不幸的是没多久这个孩子便夭折了。

张梅怀着巨大的悲痛,远赴苏联寻找当时正在莫斯科养病的林彪。

夫妻二人自从结婚后便聚少离多,在莫斯科期间难得地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

1941年,张梅生下长女林晓霖。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夫妻俩对于这个女儿可谓是百般疼爱与照顾,一家三口甜甜蜜蜜,羡煞旁人。

然而好景不长,林晓霖虽一直保持着平安健康,但林彪与张梅之间的感情却出了问题。

林彪本就不善言辞,养病期间更是沉默寡言,也不喜外出。

张梅却正好相反,她喜欢出门交际、认识新朋友。

二人因此产生矛盾,最后到了婚姻破裂的程度。

在林晓霖刚满一岁那年,林彪因为国内局势需要回到了中国,张梅却带着女儿留在了苏联。

张梅很快开始了新的生活,她担心女儿在身边会拖累自己,于是将她送进了保育院,林晓霖的苦难人生开始了。

1948年,张梅回到了国内,却将7岁的林晓霖狠心撇在了苏联。

直到10岁那年,林晓霖才在党组织同志的帮助下回到国内。

一别十年,林晓霖终于再次见到了父亲,只不过此时的林彪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

林晓霖的两个请求

随着林彪女儿林晓霖的长大,她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父亲的行为进行过表态,也想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一直到1994年,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五大野战军都开始了各自战史的撰写、相关纪念馆的修建。

其中二野的战史早就编订出版了,一野、三野的战史撰写工作也早已提上日程,只有林彪当年领导的四野,仍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进展。

林晓霖得知情况后,经过深思熟虑向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先生写了一封加急信,陈述了自己的请求。

林晓霖在信中提出了两个请求,她希望陈云帮忙推动开始四野战史的撰写,以及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工作。

之所以会向陈老发起求助,林晓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彼时陈老虽然已经退休,但作为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在这种关乎历史的问题上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其次,陈老当年也在东北奋战过,更是辽沈战役的亲历者。

后来在编写《辽沈决战》一书时,陈老就指出:“四野是四野,林彪是林彪,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可以看出,陈老看待历史问题非常客观、公正,所以林晓霖最后求助了他,也希望四野能够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待遇。

读完信后,陈老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四野的事情也是他的一块心病,毕竟他是亲眼看着这支部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

战史要写、纪念馆要修,陈老心里拿定了注意,可是这项工作交给谁来完成呢?

一番思量之下,他拨通了政协副主席洪学智的电话。

洪学智在接到老首长的电话后,立刻赶赴上海,与其进行会面。

两位老战友再次见面,分外亲切。

二人坐下后,陈老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次请你过来,主要是有两件事要麻烦你。其他几个野战军的战史撰写工作都已经开始,唯独四野没有展开。所以我想由你来主持编纂四野战史,同时也要将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任务交付给你。”

洪学智得知老首长想要将如此重要的工作托付给自己,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忙推辞道:“四野的老同志还有很多,我的水平不高,还是让德高望重的前辈同志来负责吧。”

陈老听后摆了摆手,语重心长地告诉洪学智:“这次的战史撰写工作必须要抓紧展开,一定要写好!”

看着老首长如此信任自己,洪学智也不再推辞,接下了这个任务。

那么,陈老为何会如此信任洪学智?

洪学智与四野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原来,洪学智将军本就是四野之人。

抗战胜利后,洪学智作为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率领部队开赴东北地区。

刚来到东北,洪学智就被任命为铁路司令。

四野编制建立起来后,洪学智更是成为了纵队司令。

解放战争期间,洪学智指挥部队参与了东北地区几乎所有战斗,四野的每一场战斗他几乎都了然于胸。

再者,洪学智做事素来细心、有条理。

朝鲜战争期间,洪学智负责的是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敌军炮火的阻截下,志愿军后勤补给线始终畅通,为前线战士们的生存、生活予以了充足的保障。

可以说,朝鲜战争的胜利,洪学智将军的后勤工作功不可没。

基于这两点考虑,陈老放心地将林晓霖的两个请求交给了洪学智去办。

同时,陈老在指示洪学智十五个大字的撰写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而洪学智也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邀请陈老、彭真成为此次战史编写的总顾问,邀请四野老将萧克、吕正操等人为顾问。

洪学智回去后,立即着手起草了关于编写四野战史、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请求。

后来,中央军委通过提议,成立编写领导小组,洪学智任组长。

同时,中央军委指示军事科学院、沈阳军区、广州军区共同承担编写任务。

在军委的领导之下,在四野老首长、老同志门的支持下,战史编写工作迅速展开。

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期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逐渐展露在世人面前...

四野战史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了国共两党的战略争夺重点。

共产党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领导,于1945年9月派出一批以彭真、陈云为首的2万人干部队伍进入东北,组成中共中央东北局。

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阵,从各解放区抽调八路军、新四军挺近东北。

其中,山东军区抽调5万余人,新四军也有3万余人加入队伍,再加上其他解放区的部队,共计10余万大军奔赴东北战场。

这股部队连同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共同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为第二政治委员。

部队达到东北后,一边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一边发动当地群众,扩充武装力量,到1946年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时,兵力扩充了一倍有余。

1946年10月至次年10月这一年间,东北民主联军接连展开了新开岭战役、临江战役等著名战役。

其中尤为出名的血战四平,更是直接奠定了东北战场的局势,为我军的全面反攻吹响了号角。

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这股部队在1948年初改名东北人民解放军,下辖6个纵队。

同年,东北人民解放军整编成为东北野战军,下辖第一、第二兵团。

在此之前,东北野战军在连续取得夏季、秋季、冬季攻势的胜利后,成功将国民党军队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孤立地区。

时间来到1948年9月,东北战场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战斗。

东北野战军历时52天,成功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盘踞的部队,东北全境解放,四野之名响彻全国。

此后,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打响了平津战役,成功解放北平、天津及周边大片地区。

随着北方局势的逐渐稳定,各地野战军必须突破地域界限,其番号也在这个时候取消了以地域命名的限制,东北野战军正式更名第四野战军。

此时的四野下辖四个兵团,共有100万兵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虎。

平津战役胜利后,四野马不停蹄一路南下,于5月份强渡长江,成功解放武汉重镇。

而后,四野历经宜沙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血战,于1949年底成功将国民党彻底赶出大陆。

1950年5月,四野更是开启了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将逃至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尽数消灭,海南岛得到解放。

从中国最北边的东北地区,到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四野先后辗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一路披荆斩棘、横扫八荒,将虎师之姿发挥的淋漓尽致,也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8年10月,这本耗时4年时间编写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正式完稿,陈老交给洪学智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林晓霖关于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请求也早已于1997年完成。

平津战役纪念馆落户天津

有关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一事,起初关于场地问题组织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应该设在北京,但是洪学智最后经过仔细考量还是接受了陈云的建议,选址在了天津。

平津战役主要围绕北平和天津两座城市展开,洪学智将军之所以选择了天津,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平津战役中最激烈的战事发生在天津,这座城市是解放军一枪一炮打下来的。

但北平并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事,而是傅作义将军最后选择了投诚,北平是和平解放的结局,这就导致其纪念意义相对不如天津重大。

再者,北京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化的中心城市,已经建设了许多革命纪念馆,场地安排紧张。

可当时的天津并没有大型的革命纪念馆,这时候北京多一座或者少一座纪念馆影响并不大,但这对于天津来说却显得至关重要。

经过洪学智东奔西走的协调,平津战役纪念馆终于落户天津红桥区。

天津政府和人民对此予以了热烈支持、欢迎。

1995年11月29日,纪念馆正式奠基,前后历经近两年时间,于1997年7月正式完工,并由聂荣臻元帅亲自题写了馆名。

在洪学智将军的建议下,纪念馆始终贯彻着免费参观的宗旨,教育后人不忘历史不忘过去。

随着纪念馆的完工和四野战史的完稿,陈老当年交代给洪学智将军的两项任务圆满完成,林晓霖的夙愿也得以实现。

可惜的是,陈老在将这两件事委托给洪学智不久后,便因病逝世了,享年90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他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平津战役纪念馆他也未能亲自去视察一番。

不过陈老在天有灵,若能知晓他生前一直挂念的两项任务圆满完成,想必也可以瞑目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中央顾问委员会   平津   辽沈   海南岛   北平   东北地区   野战军   战史   天津   纪念馆   战役   将军   部队   四野   女儿   工作   陈云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