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原志愿军首长去内蒙视察,发现一流浪汉竟是牺牲多年的战友

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1963年,在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来了一群军人,寻找一个叫于水林的人。

村长想了一下,回答道:“有的,不过我们村的于水林是个残疾人,应该不是你要找的人。”

当听说对方残疾后,翟文清的眼中露出激动的光芒:“他在哪?快带我去见他!”

等他们来到地方后,只见在一处残破的马棚中,有一个简陋的小房子,一个没有右臂,衣衫褴褛就好似流浪汉的男人正在喂马。

在远处的翟文清看到男子的正脸后,眼中的热泪再也控制不住,一滴一滴地落下,一边走上前说到:“老于,你让我苦找了10年啊”

流浪汉一愣,说:“翟指导,是你呀”。

两人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翟指导员才对村民说道:“他是国家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还荣获过一等功!”

而这位翟文清指导员,现已经成为某军区副师长。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怎么会流落成了一名流浪汉?

于水林在1925年的内蒙赤峰市的贫困人家中出生,战乱年代导致他从小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军阀、第一次内战和国共共同抗日战争他都经历过,小小的他就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百姓的家破人亡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被战争影响和被战场上的英雄事迹感染,使他从小就怀揣一颗参军心,一个牺牲自己报效祖国的梦想。这颗心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那时他22岁,而我们的国家正陷入解放战争中,于是他参加了解放军开始自己军旅生涯的路。

于水林一个没有任何战场经验的新兵,在训练营里显得有点拘束,但是从小在混乱中摸爬滚打加上吃苦耐劳,于水林还是很快地熟悉起了军队的生活作息,与战友们打成一片。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作战技巧提高了,军事能力加强了,体力也有了很大进步。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抗美援朝爆发,于水林主动请缨,被编入志愿军的第45军352团3营8连,他的指导员正是翟文清。

于水林跟随部队在朝鲜地区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斗争,参与了大小战斗不下十数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于水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高光时刻,当属在著名的“横城反击战”中的表现。

1951年2月,于水林所在的志愿军第45军352团3营接到指示,上级命令3营的战士们前往敌后作战,像一把利刃插进敌军腹地。

于水林他们接到任务之后,就出发了,但是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美军的机甲炮兵营,美军当时装备精良。这支炮兵营有着1000人的规模,而且装甲车也有几十辆,还有两辆坦克。

一开始于水林他们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队伍,但也没办法,既然领命了,就一定要好好照顾的。

作为指导的翟水清,只能让部队先进行隐蔽,再进行进攻,否则就会是螳臂当车,看到这些后援部队,他们更加知道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清理了后方援助,那么主战场也必定会战败。

正是因为出其不意的策略,让美军没有意料到,他们以为我军的战士,应该都赶往了前线,而不会出击后方,但于水林的军队都隐藏在敌军附近,等待敌军进入他们设好的包围圈。没有预料到的敌军,自然不会躲避。于是3营7连与9连的将士率先抢占高地架起狙击枪,8连则潜伏在道路两侧,准备正面迎击敌人。

受到攻击的敌人一时间慌了阵脚,但是很快进入了作战状态,紧接着对我军隐蔽的士兵,发起了炮火攻击,敌人的作战武器比较先进,所以在进行攻击的时候,给我军战士形成了一定压力,甚至其间有许多战士不幸牺牲。

于水林的这支突击队,原本人员就比较少,在战斗的时候有很多战士都被炮弹炸伤,看着这样的局面,于水林除了内心比较悲伤之后,更是急红了眼,不能够再这样下去,否则受伤的人员更多,要想战胜敌人,必须摧毁敌军的坦克。

尽管他们出来的时候带了两枚反坦克手榴弹,但是现在距离坦克太远,不在攻击范围内,如果想要摧毁敌军的坦克,就必须有人冲上去,把手榴弹丢在坦克驾驶舱里才可以。

看着敌军逐渐逼近,于水林主动向指导员请缨:“指导员,我去炸坦克,保证完成任务。”

指导员不同意:“不行,敌军都守在坦克旁边,冲上去的几率几乎为零,现在去就等于送死!”

于水林没有放弃,一再坚持,指导员只得同意。对于水林说:你给老子活着回来。

随即下达命令:他奶奶的,8连将士全体听令,架好机关枪给于水林开路。

于水林手脚敏捷,赶紧奔跑向前,以一个坑底作为防护,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手榴弹扔向美军的坦克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坦克被炸得四分五裂。

此时美军开始观察周围,他们注意到了于水林,发现于水林的藏身方向后,对他进行疯狂轰炸。

好在支援军队及时掩护,于水林才有机会接近另一个目标。

于水林拉开一个普通手榴弹往第二辆坦克那边扔去。趁着手榴弹炸开的硝烟,他闪身躲开敌人的攻击,成功接近目标,然后一个反坦克手榴弹往履带里塞。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第二辆坦克的履带也被成功炸毁。正当坦克里的人往外爬时,却被守在出口的于水林和一个普通手榴弹堵住了生门。

于水林炸毁完两个坦克,成功完成了重任。

一时间,战略形势发生了逆转,坦克爆炸后,冲天而起的火光彻底封死了美军的逃生通道。前进不成,美军只能背水一战,仗着机动化优势组织反击,负隅顽抗。但在志愿军强大的攻势下,美军久战不克,部队开始溃散。

于水林心情异常激动,他端着一挺冲锋枪,冲杀在战场的最前沿,却不料右臂连中数弹,血流如注,战友和上级领导都劝他退下去先治疗。但此时,于水林已经杀红了双眼,对之全然不顾。

他右臂鲜血直流,端不住枪杆子,就用一直忍着剧烈的疼痛扔手榴弹。

在追击的过程里,他还碰上了八个落单的敌军。他一声怒吼,对方见他浑身是血但脸上仍是愤怒的神情,当即举手投降,不敢有丝毫反抗。于是他就守着八个俘虏等到大部队赶来,直到见着翟文清把八个俘虏交过去才因为伤势晕了过去。

到13日凌晨的时候,横城反击战终于结束,在这场战斗中,一共摧毁美军140辆汽车,20多门榴弹炮,以及10挺的高射机枪。更让美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在距离前线不到十几公里的地方,会遇到中国的部队,美军与325团战斗的过程中,从一开始的500多人,最后只有三人活的下来,这也是美军在整场,朝鲜战争中所示最惨重的一仗。

在横城反击战取得伟大胜利后,于水林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抗敌表现突出,于水林被立一等功,评为二级战斗英雄。但祸福相依,因为受伤严重,于水林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右臂,他成为了一名残疾士兵。

于水林觉得自己再跟着大部队就是一个累赘,为了不拖累军队和战友们,于水林瞒着教导员和战友们主动提请退伍归乡。

于水林自己踏上了回家乡的路途。在到达家乡的那一天,于水林决定自己去随处流浪,直到来到了美丽村。

美丽村民看到这名流浪汉,虽然断了臂但听说当过兵的有一脸正气,刚好村中马棚附近有个小破屋,是之前为看养马的人搭建的,而最近村中效益不好,已经分不出钱来让人看养马,于是看养马的人就离开了,而这小破屋也因此闲置了下来。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翟文清回到国内,他没有忘记那位拿着手雷炸坦克,一颗手榴弹俘虏八名美军的战友于水林,他在部队档案里查到对于水林的记载:中国共产党党员、热河人。

但一直都没有找到,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毕竟当时的战争太残酷,无数英雄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于是他在1953年到1963年这十年里,多次派人去承德周边寻找于水林,在经历无数次从欣喜到失望的过程后,结局一直都是查无此人,于水林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但是翟文清依旧不甘心,他下定决心要一查到底。

每次他到地方去视察,都会向当地村民打听,是否认识一个叫于水林的人。

没想到他多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希望,在1963年内蒙的一个小山村见到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老部下。

看到这个自己昔日的部下屈身于马棚,翟文清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心疼地说道:“你为什么不来找我?不来找组织?”

于水林憨厚地笑着说:“我失去了右臂,没办法再为部队效力了,我不想给您丢脸,也不愿给组织增添麻烦。

于水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于水林战斗英雄的事迹也曝光了,当地政府知道后,很快就为于水林解决了待遇问题,专门给他盖了一座房子,还为他到处说媒帮他找媳妇。

于水林结婚的那天,翟文清把他们接到自己的部队当中祝贺,还送了一块特别定制的牌匾送给了他。

自此之后,每当有时间,翟文清都会去看望一番于水林。还 把于水林接到了部队去生活,让他回顾的军营生活!

当于水林病逝之后,翟文清亲自帮他操办了后事,为这位老战友送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志愿军   流浪汉   内蒙   马棚   反击战   手榴弹   指导员   作战   右臂   敌军   首长   我军   坦克   战友   美军   军队   部队   敌人   牺牲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