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跌倒多次,大人都不去扶?这对父母的回答让人服气

儿子3岁时,有一次去商场游乐园玩,发现有一对年轻夫妇也带着稍微大点的小男孩在里面玩耍,小男孩因为脚滑摔倒了,但这对年轻夫妇都没有去帮忙扶起来。

孩子就这样摔了好几次,旁边的大人都看不过去了,向这对年轻夫妇提出疑问:

“为什么小孩跌倒了这么多次大人都不去扶,不心疼吗?摔坏了可怎么办?”

这对年轻夫妇回答道:

“周围都是泡沫球,地上还有软垫,摔不到什么的。而且这对他们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小就养成独立生活能力。”

“摔个跤就能培养独立啦。”有个奶奶小声质疑道。

年轻夫妇笑道:“让小孩知道跌倒是自己不小心,而不是怪地滑,今后自己也会多注意;让他自己爬起来,不娇惯他,能养成他独立生活的态度和毅力。”

听完他的话,我不禁在一旁默默点头表示认可。恰逢一期写作营的大作业选题是关于“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借此机会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图片来源Pixabay,侵删

01 挫折: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因为从小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而感到痛苦。

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都是要到社会上摔打。

一般人认为挫折带给人的只有打击。事实上,挫折对每个人,尤其对孩子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挫折既能够引导人不断提高认知能力,让我们越挫越勇,古人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但挫折又能使人内心痛苦、意志萎靡,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或轻生的举动。

只有对挫折具备两重性的清晰认知,才有助于一个人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积极的态度。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孩子父母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应对挫折


02 孩子面对挫折时,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人生的幸福度

心理学家说:除了孩子的性格及挫折事件刺激的情景外,最关键的其实是孩子在经历挫折时父母的第一反应。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幸福度

图片来源Pixabay,侵删


然而,在日常家庭生活,父母面对孩子的挫败时,常常会这样:

对孩子的困难不屑一顾,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忽视孩子的求助,对孩子的困境无动于衷,不仅没有给予安慰,甚至嘲笑和打击,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深深的无助;


有的父母会把孩子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别人,认为自己和孩子没有任何责任;


还有的父母,会教育孩子采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去应对,比如受到校园霸凌时,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打回去”,这种处理不当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更多父母是过度保护,无条件把孩子挡在身后,让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无法得到锻炼。

那么,当孩子遭遇挫折,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03 真正的挫折教育——父母的正确引导

《教育的选择》里说:真正的挫折教育,并不是给孩子制造挫折,也不是放任不管,让孩子独自应对。而是陪伴孩子面对每一次挫折,最终一起走出挫折的过程。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情感共鸣,有效沟通

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受到挫折的困扰,让孩子的心态平稳下来。

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不但能帮助孩子认识到困难只是一时的,谁都会遇到,还能让孩子将自己的挫折感受向父母倾诉,双方进行情感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能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每个人由于自己能力的限制,客观条件的约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总是伴随着失败。

第二,教育孩子积极对待,让孩子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挫折一方面可能使人失望、痛苦,但同时也可以使人坚毅、成熟。问题在于我们能否从挫折中学到点什么。

既然挫折已经发生,就应该冷静积极地面对它、分析它、解决它。

如果始终深陷其中,用苛责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的结果,只会加重自己的挫败感,泥足深陷,消磨信心和斗志。

第三,一起梳理受挫原因

既然挫折在所难免,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帮助其学会查找失败的原因。

比如当孩子考了低分,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不用功、脑子笨”,而是心平气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

是因为粗心马虎,还是因为没有参透题目,然后将难点、错点挑出来,有针对性纠正,下次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

引导孩子从失败的感性情绪中走出来,用理性解决问题。

第四,不要否定孩子,也不要让孩子自我否定

孩子受挫时,自身已经很痛苦,父母这时切忌不能一味地否定孩子,特别是不要用“你真笨”、“你真没用”来进行语言攻击。

任何人都有不懂的问题,即使学识再渊博的人,也会有不懂的事情,不明白的道理,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如果是个人能力问题或当下的环境有限,则可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目标,避免“眼高手低”。

凡事尽力皆无悔,只要孩子认真努力了就可以,有时候一次分数、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

学无止境,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奔跑的过程。

第五,让孩子多体验生活,增强耐受能力

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父母创造条件,定期让孩子多参与具备挑战性的活动。

比如夏/冬令营、野外生存与拓展、户外自救等等,提高孩子应对困境的解决能力,和户外生存发展能力。

让孩子走进一些教育基地、工厂,在乡村田间植树、种瓜果蔬菜,多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让他们真正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许多科学研究已表明:经常运动的人会有益于积极情绪的提升。

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活动体验,都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去尝试更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种适当的挫折教育,既锻炼了孩子的抗击打能力,也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04 写在最后

埃丝特·沃西基在《硅谷超级家长课》里说:

逆境本身就能培养一种内在的坚毅。你要么在逆境中屈服,要么拼尽全力克服逆境。

因此,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充分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正确引导他们,将每一次的挫折都作为孩子的成长契机。


作者简介:婷然,身在家庭心却不愿意受束缚的全职妈妈。左手带娃,右手写作,出版书合集《了不起的发光女孩》正在当当、京东、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各大网店热卖中,欢迎选读。愿终身写作,终身成长。

《了不起的发光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父母   孩子   挑战性   坚毅   逆境   服气   自信心   教育孩子   挫折   大人   态度   痛苦   事情   独立   原因   能力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