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在宿迁城深受欢迎的淮北大众文工团

淮北大众文工团合影

抗战胜利后在宿迁城深受欢迎的淮北大众文工团

赵连军

1945年八九月间,宿迁县城宿城镇曾活跃着一支文工团队伍,他们在宿城镇的宣传演出,深受刚刚解放的宿城人民的广泛欢迎。 这支队伍,就是淮北大众文工团。

全民族抗战时期,宿迁境内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十分重视文艺宣传工作,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宣传人民军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1944年下半年,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斗争需要,在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淮北行政公署决定成立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来加强党的文化宣传工作。10月初,淮北行署从淮北中学和根据地所属各县调集和招收了30余人,齐集洪泽湖畔的半城,正式成立了淮北大众文工团,团长为苏堃。淮北文工团的成立,受到淮北苏皖边区党、政、军首长的亲切关怀,在当时经济困难物资缺乏的条件下,拨给专用经费购置幕布、乐器、汽灯等演出用品。文工团则密切配合形势,尽快创作、演出适合形势需要的节目,成为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由于革命的政治内容和淮北民间的艺术形式结合得好,文工团在大王庄第一次为部队和群众演出时,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政委邓子诙亲自到台上祝贺,肯定文工团的方向正确,鼓励大家创作和演出更多具有革命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1945年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驻宿迁县城宿城镇的日军撤逃,宿城镇光复。为了向新解放宿城人民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安定社会秩序,发动群众对作恶多端的汉奸、特务进行清算,并通过运动,提高城市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地位,边区政府指示淮北文工团到宿城镇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文工团开进宿城时,宿迁城的中心工作是安定人民,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汉奸胡杰生和吴烺之。在1938年冬宿城沦陷后,胡杰生和吴烺之投靠日军,分任伪宿迁商会正副会长,并合组所谓“合作社”,强迫群众入股。胡又兼粮站站长,宿迁公房管理会主任,宿迁伪国民党区党部书记,敲诈勒索,作威作福,无所不为,还曾利用给他母亲做寿的机会,勒令老百姓向他送礼,以此来掳夺民财,进行剥削。他自盖府舍,名曰“安定堂”。宿迁沦陷期间,胡仗着日军势力鱼肉乡里。宿迁人民恨透了他。日军撤逃时,胡吴二人未能逃跑,为我民主政府逮捕。文工团顺应民心,调查收集了胡杰生和吴烺之汉奸卖国材料,在此基础上迅速编出了“建设新宿迁、斗争吴娘之”“瘟神胡杰生”等几个小调,在开斗争会的前三天印出编发张贴在宿城的大街小巷,并发动学校机关人员教给群众唱,启发群众起来和汉奸进行斗争。。两天后,便满城到处都能听到群众(尤其是儿童)唱这几个小调子,揭露了胡、吴的真面目,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只有斗争这些汉奸王八蛋,群众才能翻身。到了开斗争会斗争吴烺之那天,数千群众手指着吴烺之算帐,情绪很热烈。

淮北大众文工团演出《反正》剧照

随后,文工团的苏埜同志又根据胡杰生的罪恶历史,编写了活报剧《安定堂》,组织群众晚会进行演出。为了演出真实,文工团在人物造型上参照胡杰生的相片化装,在外貌上尽量做到象他本人。由于剧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宿城人民群众的亲身经历,因此观众看了很激动。当戏演到日宼宣布投降,胡杰生狼狈不堪地跑出家门,妄图雇一辆黄包车逃往徐州时,台下许多观众激动地高声喊叫:“不要拉他!不要拉他!”“不要让他跑了!我们要和他算账!”演出后,宿城人民说:“真实事情,一点不假。”“吴娘之该斗”“胡杰生就是那个死像的……”由于演出成功,轰动了全城,推动了对汉奸、特务进行清算运动的迅速发展。

在宿城期间,淮北大众文工团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宿迁县城有一个剧场,文工团到宿城后,最早是在这个剧场里演出,但因剧场容纳观众有限,演出的每天晚上,许多观众都围在剧场门口不走,争着要看演出,连剧场两边的窗户上都趴满了观众。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文工团便走出剧场,像在农村乡间一样,不辞劳苦地搭土台子在露天进行了演出。

淮北大众文工团演出任务十分繁重,他们在宿城的宣传演出共持续了一个月时间,为宿城人民送上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稳定宿城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6年3月,华中宣传教育会议代表合影。

在宿城完成演出任务后,淮北大众文工团又先后赴睢宁、泗县、灵壁等县城巡回演出。1945年底,苏皖边区政府正式成立。1946年3月,华中局在苏皖边区首府清江(今淮安市区)召开宣教大会,淮北大众文工团肩负淮北人民的重托,告别了淮北,到清江参加了大会的会演。随后,改编为华中文协实验第一文工团,参加了淮安县石塘庄鹅若乡土地改革的试点工作,经受暴风骤雨般的土改斗争的锻炼,提高了思想觉悟,为后来的创作和演出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生活基础。同年6月底,解放战争开始,文工团奉命参加新四军部队,整编入华东军区学兵训练处文工团,转战于苏北山东演出,并深入连队,组织战士演出队,开展连队歌咏活动,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到1948年2月,奉命西进,随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挺进中原,参加了著名的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在战场上,他们一面开展战地宣传鼓动工作,一面用担架运送伤员,参加战地后勤工作。参加豫东战役后,文工团一分为二,一部分到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参加淮海、渡江战役,到了舟山后编入了海防基地文工团,以海岛为家,锻炼成了一支海上文艺轻骑队。一部分编入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文工团,新中国成立后在云贵高原开展边防部队的文化艺术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宿迁   淮北   文工团   大众   清江   野战军   边区   纵队   汉奸   日军   剧场   城镇   文艺   演出   群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