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8月14日,印度亮明态度;美智库警告;英政坛变局

中美博弈越发的激烈,围绕佩洛西窜访,以及解放军采取的反制措施,国际社会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显然,作为我们搬不走的邻居——印度也要在这样的重大时刻亮明态度。不过,不管印度如何的表态,印度两边渔利的立场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第一件事:印度亮明态度,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打小算盘的印度!

8月14日,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称,该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立场没有改变,但同时印度也表示,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

就印度这一表态,很显然,这包含了印度一贯的骑墙做法。就说印度政府亮明态度的时机,可以说是相当的慢,印度的这种慢,一方面印度要看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另一方面印度这是要掂量清楚,如何才能保持印度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这一次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重申,按照表态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的国家,事实上他们不仅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还谴责佩洛西窜访这样的严重挑衅行为。这些国家可以说是坚定的站在我们这一边,持有这一立场的国家包括俄罗斯,朝鲜,委内瑞拉等国家。

第二档次的国家,他们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理解中国必要的反制措施,但并不过多对佩洛西窜访发表态度,这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做法。

第三档次的国家,他们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批评中国的反制措施。而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G7集团等少数国家。

如果按照划分这个标准,印度的立场虽然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但是毫无疑问,印度的立场更加的偏向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立场。

印度方面声称,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是谁不克制,是谁先单方面的改变台海现状的呢?

很显然,印度这样模糊的表述,这是精心思考的结果。对于印度而言,中国始终被印度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而如果印度有这样的战略定位,印度就不可能去反对美国。

对于印度这样的表述,美国很显然是满意的。我们联系到九月份印度与美国就要准备联合军演,且其军演的地带离中国边境仅有95公里,这么具有挑衅意味的动作,我们对此当然心知肚明。

对于印度,说实话,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只是一个态度问题,这并不妨碍印度与美国站在一起作出针对中国的举动。

当然,对于印度,我们也无需过于在意,以中印两国的国力而言,印度与美国站在一起,又能玩出什么样的花样呢?

我们还是那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于吃过大亏的印度,印度不会不清楚这一点。

第二件事:美智库警告,美国不要轻易介入台海冲突!

8月14日,根据国内媒体援引彭博社消息,美智库进行了一场关于2026年美国介入中国武统台湾的军事干预推演。

美智库发现,即使美台能阻止武统,也会付出巨大代价。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坎西安表示,在迄今为止的22轮推演中,中国的导弹会击沉美国和日本水面舰队的很大部分,这包括摧毁“地面上的数百架飞机”。

中国的导弹力量“库存大威力大”,坎西安表示,“只要中国有远程导弹,水面舰艇就很难生存。该专家表示,即便美台能够阻止中国大陆,美国也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很显然,在美国挑动台海局势紧张之后,美国智库顺势进行这样的军事推演,可以说非常的应景。

但是,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样的军事推演,意义并不大。对于中美两个大国而言,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永远都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很难想象两个核大国会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而这个推演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考虑核武器的应用。

并且,美国考虑为“台湾而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中国的导弹对于美国的航母构成不可拦截的打击能力,在没有作战平台支持的情况下,美国除非出动战略轰炸机。

但是,如果战略轰炸机只是搭载常规武器,这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美国搭载核武器,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东风快递”不会让美国有第二次出手的机会。

并且,对于中国而言,台湾毫无疑问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对于美国而言,台湾并不在美国的最优先考虑的事项之列。

如果说这样的兵推对于美国有什么启示的话,那这个启示无疑就是美国不要存有与中国正面发生军事冲突的念头。

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如果美国执意介入,毫无疑问,中国必定会让美国付出代价。

第三件事:英国政坛变局,反华的特拉斯大幅度领先!

8月14日,根据国内媒体报道,英国执政保守党党魁选举将于9月5日公布投票结果;根据最新党员调查显示,现任外长特拉斯领先前财长苏纳克22个百分点,有望接替约翰逊成为首相。

《联合早报》报道,英国调查机构Opinium Research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450名已决定投票意向的保守党党员中,特拉斯以61%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苏纳克的支持率则为39%。

约翰逊宣布辞职,英国政坛进入震荡期。不过,英国政坛的角逐并没有太吸引我们的关注,对于我们而言,英国政坛看起来更像是一场闹剧。

而这场闹剧表演的内容之一,就是谁更加的反华。英国政坛的这一个格局,这也意味着,未来英国跟随美国反华,遏华,将成为英国的主基调。

从特蕾莎•梅,到约翰逊再到现在可能接位的特拉斯,英国很显然与中国的关系正在渐行渐远。

从英国的国际格局来看,英国发生这样的转向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英国脱欧之后,英国与欧盟关系破裂而恶化,作为一个岛国,英国要想在全球事务中有一席之地,英国必须与欧洲以外的大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很显然,纵观全球,欧洲以外的大国,要么是美国,要么是中国。对于英国而言,美国是英国的传统政治伙伴,而中国是英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如果中美关系和谐,英国很显然最佳的位置就是同时与中美交好。但是,在中美大博弈的背景下,英国很显然成为了美国重点拉拢的对象。

鉴于美国对于英国的强大影响力,英国政坛刮起反华风,也就并不让人意外了。

当然,这些政客借助反华上台也许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看一眼英国创40年新高的通胀水平,我们很难说英国现在的选择有利于英国的长远发展。

毋庸讳言,这些都是英国自己的决定,但是我们也相信,英国犯下的每一个错误,很显然,最终都将由英国自己去买单,历史将会证明这一点。

(本文完)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印度   政坛   约翰逊   态度   中美   反制   英国   台湾   美国   台海   变局   导弹   中国   立场   原则   消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