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8日 黄植诚驾机起义回归祖国大陆,疑点解惑


黄植诚

事件发生经过:

1981年8月8日,上午9时28分,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督察室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从台湾桃园机场驾驶F-5F型飞机起义回归祖国大陆,在福建某机场降落。

8时20分,黄植诚从台湾桃园机场驾F-5F型飞机起飞,同机的还有台湾空军5大队中尉飞行员许秋麟,任务是对许进行仪表飞行的考核。

于是黄植诚在东引岛上空叫许秋麟跳伞。便随后急速把飞机下降,沿着海面飞行,飞进大陆上空,在福建前线某地机场安全降落。

当机场站长为他解开伞绳时,他高兴地说:“我早就盼望回到大陆,现在这个愿意实现了!”黄植诚回到大陆后,受到祖国政府和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

福州部队和空军领导机关先后召开欢迎大会,表彰黄植诚的爱国、正义行为,奖励他人民币65万元,并批准其参加人民解放军,任命为空军某航校副校长。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黄植诚列席会议后对记者说,现在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历史上比较好的时期,大家都很关心两岸关系发展。他同时认为,两岸关系还是有很多困难,要努力方向还很多,需要的共识还比较多。总的来说,两岸之前走过了那么多的磕磕碰碰,现在是在往前走。

对于台湾媒体早前说他“希望自解放军退伍后申请返台”,黄植诚强调,他没有要回台湾的打算,“我现在还是个军人,履行职责、遵守规定。回台湾的事,是有台湾媒体在炒作。我从来没提过要回台湾的这句话,这是台湾媒体单方面炒作,我希望在此澄清。”

起义的疑点:

这次起义,还是存在着不少解释不通的地方,例如,当时已经官居少校的黄植诚,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这架百万战机来到大陆?又为何要二次往返台湾海峡,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何等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一、出身军人世家的黄植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原本窃据高位的国民党政权仓皇逃窜,跑到了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历史悲剧。 当时,很多国军士兵,被国民党裹挟到了台湾,这些人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国家统一抱有最大的愿景。

因此,在国民党到了台湾之后,陆陆续续发生了多起起义事件,其中更以空军为最。因为空军与陆军不同,空军的起义往往是以驾机赶赴大陆的形式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黄植诚的起义并非没有先例,早在之前就有不少国民党空军将士驾驶战机来到大陆。但是黄植诚与之前的这些人不同的是,他的出身十分显赫。

黄植诚出生在台湾的一个空军世家,他家中大多在空军中任职,而且最低也是少校军衔。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黄植诚在国民党空军中是根正苗红的“空二代”。

他从小便接触到了常人难以接触的空军知识,对驾驶战机翱翔蓝天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因此萌生了投身军旅的念头。 为此,黄植诚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真钻研飞行技术。他不懈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成功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军校进行学习。

1973年,黄植诚从学校毕业,由于优异的成绩,精湛的技术,他很快便脱颖而出, 仅仅26岁便晋升少校,所从事的工作也是权力巨大,负责整个联队的年度考核,他的评语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整个飞行联队的转正和晋级。

这时的黄植诚少年得志,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如果接下来不出差错,他绝对可以按部就班,成为台空军高官。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时的黄植诚已经萌生了到大陆的想法。

黄植诚在空军期间,虽然晋升迅速,但身居要职也使得他看清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国军越发混乱的管理体制。 他深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国民党已然没有未来,他留在国军也只能是混吃等死,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从小便立志要为空军事业作出贡献的黄植诚知道,他如果继续留在台湾,是不可能完成这一理想的,因此他要到大陆去,要投身到祖国的空军事业中去。

二、一个大胆的计划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在黄植诚的脑子里环绕不去。但是这时的黄植诚面临着两个困难, 一个是如何才能跨越天堑般的台湾海峡,另一个则是如何让大陆相信自己真是来投诚的。

第一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因为黄植诚的身份是国民党空军军官,他平常接触最多的便是战斗机,如果可以让他顺利登上战机,他就有办法将战机开到大陆。

第二个问题,黄植诚想了好久,他认为自己虽然在国民党空军内部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但是实际上也仅仅是一个少校,如果贸然前去大陆投诚,万一大陆不接受自己的投诚怎么办。 最终黄植诚想到了,如果自己驾驶着最新型的战斗机前往大陆,那便是立下大功,大陆方面也一定会欣然接受自己。

黄植诚这个人的执行力相当不错,在想清楚事情轻重后果之后,他便下定决心,开始准备实施投诚计划。 1981年,黄植诚利用自己的飞行考核官的特殊身份,与同僚调整了上班时间,特意前往所在空军联队飞行任务最为繁重的桃园机场执勤。

为何要选择这一机场,黄植诚有着自己的打算,因为他要利用频繁的飞行任务,计算战斗机飞到大陆的航程,耗油量以及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航线。

在一次又一次的航行过程中,黄植诚拍摄下了无数照片,记录下了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情况,并且秘密摸清了国军空军的飞行规律,以及桃园机场对于出行战斗机的把控力度。

就这样,黄植诚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行动了。但是这时的黄植诚,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飞行考核官,他任何一次飞行,都是执行飞行员的考核任务,必须与被考核者一同驾驶战斗机。

但是投诚这件事,黄植诚不可能与第二个人说,那么,黄植诚又怎么瞒过这位与他同行的飞行员,驾驶着战斗机跨过台湾海峡的呢,这中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故事?

三、驾驶百万战机跨过台湾海峡

1981年8月,黄植诚接到了飞行考核任务,他考核的对象是国民党空军中尉许秋麟。在战斗机起飞之前,黄植诚并没有想要在这一次就实施投诚计划,但是就当战斗机抵达台湾海峡中间位置时,黄植诚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时机到了”。

这下,黄植诚就此决定就在此刻实施投诚计划。 他当机立断,以训练为由,要求许秋麟关闭了飞机的暗舱罩,这一下飞机的后舱一片漆黑,许秋麟什么都看不到了。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疑惑,为什么许秋麟不会起疑心。黄植诚聪明之处便在此,关闭暗舱罩的操作,是空军飞行员进行暗舱训练的必要步骤,黄植诚的镇定,并没有让许秋麟觉察到半点不对。

随后,凭借着精湛的飞行技术,黄植诚迅速降低了飞行高度,以每小时1500公里的速度往福州飞去。这时的许秋麟视觉受限,无法得知外界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觉察到了不对。

这时的他再也顾不得会不会遭到黄强帝斥责了,强行打开了罩子,这一下,许秋麟吓得魂飞天外。 他急忙大声向黄植诚喊道:“下面是大陆!”。黄植诚面对这一情形,一脸平淡地告诉许秋麟,自己计划投诚。 这下可给这个小伙子吓够呛,他全家老小都在台湾,如果他到了大陆,他的家人怎么办。

因此,他开始在机舱内挣扎,还企图争夺战机的控制权,眼见情况即将失控,黄植诚只能向他表示,自己这架战机已经无法支撑再次返回台湾的路途,但是自己可以绕路回到台湾所控制的东引岛上空,在那里,许秋麟可以选择跳伞。

许秋麟听到黄植诚这一提议后,虽然百般不情愿,但是也没别的办法,最后只能在东引岛上空跳下,最终被东引岛上台军所救。 这也是为什么会发生前文所说的,黄植诚驾驶战斗机两次往返台湾海峡的情形。

在放下许秋麟后,黄植诚再度调头,往福州飞去,这时的战斗机油量已经所剩无几,但是黄植诚还是一心向着大陆,他当时心想,就算是飞不到大陆,也要离大陆近点。

到了福州上空之后,黄植诚使用了早已熟记于心的投诚动作,向解放军发出了信号。 最终,在解放军的示意下,黄植诚安全降临在了福州机场,投诚宣告成功。

这一年,黄植诚刚刚年满29岁,他带来的F-5F战斗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之一。 可以说,黄植诚的到来,让大陆空军有了接触到世界先进战斗机的机会。而且黄植诚所具备的先进驾驶技术,也大大增强了大陆的飞行技巧。

不客气地说,黄植诚一人,就推动了我国空军发展前进了一小步,他的贡献,足以计入史册。而投诚之后的黄植诚,也实现了他的毕生梦想,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空军中任职,并最终官至少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台湾海峡   桃园   少校   联队   国军   福州   疑点   台湾   飞行员   战斗机   岛上   战机   国民党   空军   祖国大陆   机场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