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立秋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看看农村谚语就知道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是夏季和秋季的分割线,从天气方面来说,是由夏季多雨湿热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的节点。不过,立秋并不代表炎热的天气理解结束,由于还在三伏天内,所以,高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民间关于立秋,流传着很多谚语,有些谚语从立秋当天是下雨还是晴天的角度,来预测当年后续的天气情况。有人说立秋当天下雨好,有人说立秋当天晴天好,到底咋回事?本篇内容,笔者结合具体谚语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很好解释,如果立秋当天没有降雨的话,属于“空秋”,那么当年的农作物产量只有一半左右,也就是说,由于天气因素,没有出现风调雨顺,庄稼产量受影响。

从农业种植角度来分析,立秋之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已进入中后期,此时,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满足生长需求。营养主要通过底肥、追肥来补充,属于前中期的工作,而水分则是整个生育期内的工作。

如果立秋当天没有降雨,预示着后续的降雨也不会很多,尤其是已经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地区,此时田间已比较干旱,如果后续一直还不下雨,则会由于水分不足,而导致减产的情况,庄稼也就只能收获一半了。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那么每一处的庄稼都会丰收,相反,如果立秋当天没有下雨,那么每一位农户都会感到担忧。

至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还是从农业种植方面来说,立秋下雨预示着后续雨水多,以前人们种地,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雨水基本上都是依靠降雨,如果当年降雨多一些,风调雨顺的年份下,庄稼就会获得丰收。

如果立秋当天没有下雨,预示着后续降雨也不多,土壤处于干旱的情况下,再加上无法灌溉浇水,庄稼生长不会很好,最终的产量也不高。而以前的人们主要是以种地为主,当无法获得高产时,就会为生活感到担忧。

这句谚语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意思是说,如果立秋下雨了,那么遍地都是黄金,“雨淋淋”代表的是下雨,“遍地是黄金”的含义,也是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不论什么农作物,都能获得丰收,当庄稼丰收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也就等于是“黄金”了。

以玉米举例,立秋之后,大多数玉米种植区的玉米进入了灌浆期,在此期间,虽然适宜的高温天气有利于灌浆,但是,水分的需求也尤为重要,尤其是已经处于干旱的地块,由于缺少水分的补充,容易导致玉米籽粒不饱满,或者出现缺粒、凸尖的现象,导致千粒重下降,最终形成减产。

而如果立秋下雨了,后续降雨相对多一些,玉米吸收到了充足的水分,籽粒饱满,品质也得到提升,总产量增加,庄稼丰收了,生活质量好了,也就等于“遍地是黄金”了。

通过上述3句谚语可以看出,都指向了一个结果,那就是立秋当天下雨,预示着当年后续的时间降雨多一些,如果立秋当天没下雨,预示着后续降雨少一些。从农业种植方面来说,持续长时间的无降雨,又不去灌溉浇水的情况下,会影响到庄稼的产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立秋当天下雨是好的。

查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8月7日(立秋)当天,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陕西北部、华北中北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部、吉林西部、辽宁中东部、河北东北部、天津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从整体上来看,东西南北基本上降雨都比较多,而中部地区基本上无降雨。

如果按照上述说法,立秋当天降雨是好的,晴天是不好的,那么,就预示着中部大多数地区今年庄稼产量都不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些地区包含了大部分的粮食主产区,如果产量只有一半,后果不堪设想。

从实际种植过程中来说,一方面,民间所流传的谚语具有区域性,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都适用;另外一方面,即便立秋之后降雨较少,田间出现了特别干旱的情况,如今的水利灌溉条件便利,也会通过灌溉浇水来补充水分,保障庄稼丰收。因此,关于立秋节气的谚语,大家可以了解,但不用过于纠结。

今日立秋,我们这里是晴天,你们那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立秋   谚语   晴天   当天   节气   干旱   农作物   庄稼   遍地   水分   玉米   产量   天气   农村   黄金   今日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