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实事求是,尊重过往支持当下

近段时间,发了几篇文,本意是想表达和提醒,小部分人在刻意美化六七十年代的经历。他们无视实事求是,把过往不分是非曲直,笼统地包装成:一个没有错误、完美无暇的世外桃园。这一小股势力是值得警惕的,我已收集他们的歪理邪说(有的内容简直是反社会,反时代),全部截图保留。


这世上没有完美,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他们对我的攻击和批判,私信教育我的有,公开评论和贬损的也有,甚至要来报复我的都有。无一例外都是说,我没有发言权。有的人甚至直接否定81年及去年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内容,大有要为66-76那十年反转的势头。


这帮人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60以上),干着自认为无人敢治,无人敢说的勾当。他们把当下的少部分支流问题和矛盾故意放大,来否定现在的主流和总体向好。这样的言行值得所有珍惜、维护和积极建设当下美好时代的人们高度警惕。


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和过去没得比;他们认为现在只有物质,精神缺失和过去的轻物质重精神没得比;他们认为现在上不起学,和过去上学免费没得比;他们认为现在看病贵看不起病,和过去免费看病没得比。


他们还认为现在买不起房或者房贷压垮了一代年轻人,和过去免费分房没得比;他们还认为现在盛行腐败,到处诈骗,孩子上学要靠接送,和过去没有犯罪,孩子不用担心上学安全没得比;他们还攻击当下软弱无能,和过去的硬气没得比;他们还认为,现在有些人收入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是非正常得来的,不公平,和过去大家平均分配是没得比的,还有很多的认为,有些太敏感的我都无法写出来。


从公开的资料(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2021年关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来看,国家对过往的历史问题早有定论。这些是明明白白的历史,决议里面对那个年代的功与过有着清晰的描述和定论,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可以查阅的。


尊重实事求是

我们老百姓虽然不谈政治,但是我们必须得尊重和支持国家的定论和政策,国家是实事求是的,也是为全体老百姓指明道路,并带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因此我们老一代也好,新一辈也好,乃至下一代也好,都不能违背历史,更不能不依循国家的政策及定论。


大部分老一辈的人,对六七时年代有很深的感情,去回忆一下,是人之常情。那个年代的艰辛和成绩后一辈的人乃至下一代的人,都可以根据国家写得清清楚楚的文件、历史史料以及影视剧作或者父辈口口相传中得以传承和认知。


那么我们在尊重和肯定大部分老一辈人过往奋斗经历的同时,是否也有必要去理清那个年代也存在少部分不安好心的人呢?是否也有必要去理清那个年代本身的问题呢?这是现在很多老一辈人最敏感的,他们武断地认为我们80、90等凡是没有经历过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都没资格去说。容不得我们说半个不好,只要谁说不好,他们就群起而攻之,随意扣帽子。


我不怕扣帽子,我也有心理准备,去迎接暴风雨般的攻击和批评。因为我不想再让我及我的下一代受到影响,我要让更多的人乃至下一代明白尊重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发展到现在太不容易了,当今的美好生活和美好时代存在那么多的挑战,我们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真的应该好好维护,好好建设,好好的爱戴。同时也要纠正和奉劝少部分老一辈,要尊重客观定律和实事求是。更要请那个年代的少部分人,不要搞破坏,当今国家取得的成就和总体向好是容不得你等抹黑的。

首先那个年代的主流和客观的定论,国家是有的,是肯定成绩的,但也没有回避问题,公开资料也能看到的,这里就不重复了。如果有不满和不相信的,可以去搜来好好地阅读一下。


我们来说社会风气、精神面貌、物质金钱等问题,那个年代我没经历过。父辈(农村)口口相传说过,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确实关系不错,但也偶有矛盾(比如出工时也有人,磨洋工)。精神面貌问题也比较好,但实事求是地讲只是思想上的精神面貌很积极,但身体上的精神有好一部分人表现不出来。原因我想经历过当时农村生——尤其是经历过天府之国农村的一定比我更清楚。社会风气方面总体是好的,但也有偷盗的事情发生。

那么就此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精神面貌不好,我觉得有失公允。当下的社会环境总体来说我觉得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不错的,我们虽然也会见到,偷、抢、诈骗、不道德的事件发生,但都是少数。精神面貌这方面,我想现在不会比那个年代差,不然我们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例如高铁、航母、东风系列、空间站、先进战机等都是在热烈的奋斗过程中做出来的?如果精神面貌不好,社会风气不好,14亿多人岂不是乱套了?


再说物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并不矛盾,这是进步的体现,也是必然的结果。如同那个年代也有追求“36条腿”、自行车,追求收音机,追求缝纫机等一样的道理。况且现在的物质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部分都是艰苦奋斗得来的。退万步来讲,现在国家给到的养老金,有几个人会说发多了,要求退回的?


过去,现在的成就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过去看病、上学不要钱;现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据我调查和询问很多老一辈的人而得到的结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病是要花钱的,但是花得很少,每个生产大队设立了卫生室,卫生室里有一二名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村出生的自学成才的土医生担任,一般只会看一看伤风感冒的小病,。

上学不花钱?据我了解,七十年代也是要花钱的,他们说是每学期五毛,我八十年代,我记得小学是5块。那个年代,我们用的是帆布书包,好一点的可能会买个铁文具盒。没有课个教培,补课什么的。学校的选择也不存在,就近村里就有小学。

那么现在呢?现在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大家没有异议吧?但是为什么现在感觉上学钱越花越多呢?这是个概念和新时代的思维问题。现在我们更讲究教学环境优美、标准化,素质化,管理规范化所以会出现更多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楼,环境更好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等。各级学校很多,但是村一级的小学,现在谁还上呢?我们村的小学就关闭好多年了。


学生方面诸如校服、课外书籍、文具、书包、兴趣爱好小组等等。当然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成凤的心比那个年代更加的强烈,因此就会存在更多的课外辅导和课外培训,甚至有条件的家长会把孩子弄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学校。造成一种错觉,上学难和贵。


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其实也是个伪命题,我们很多人忽视了低级别的医疗构,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过剩的现象。我拿,我母亲来举例,以前她有个小毛病都爱往大医院跑,每次都要等好长时间,后来我让她去社区医院,这么多年来一直这样,轻松方便了好多。

当然比较重的病肯定要去大医院,确实也有部分问题存在,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国家这些年来在这些问题上的努力和改善。已经实现大部分人都有医保,这不是假的吧?现在的平均寿命比70年代提高了10多岁,这是真的吧?而且对于老一辈,感觉国家真的对他们很好,养老金每年都在涨,还有高龄补贴等,我母亲是农村的,以前没有交过钱,现在国家却还能发一点钱。我觉得这些都是国家的好以及进步。


社会治安问题,据调查,6、70年代社会治安虽然整体是好的,但同样也存在不少刑事案件,比如西南连环案,北京双桥案等。那么现在呢?当然也都存在少部分刑事案件。不管哪个时代都会有坏人,都会有个别不好的一面。但是主流是好的。因此我们不要拿个别的支流去否定主流的向好。有的人说6、70年代没有腐败问题,据公开的资料显示,那个年代也出了王守信、汤兰英以及某帮,某集团的腐败现象。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国家这么大,不管哪个时代都会有坏分子,都有蛀虫。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国家整体是好的,主流是对的。


再来看看集体主义搞粮食生产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这显然是很偏颇的。我只说两个数据,七十年代粮食产量是6000多亿斤,去年是13000多亿斤。六七十年代人均寿命是60出头,而现在是70多。一目了然。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那时的人口要少很多,机械化及技术也要落后一些。所以我想说,每个时代是不是不一样的。都不能绝对地去看问题,更不能违背实事求是。现在确实有一部分食品安全问题,但那是少数,总体上好的。而且要看到国家在一步步立法来避免和改善。


写在最后:不管哪个时代,每个人都要尊重实事求是,更要尊重国家已有的定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尊重和肯定过往老一辈的付出和成就。但我更看重当下的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我并不像部分老一辈说的那样,没有精神面貌,已经被完全压垮。我并不认为过往那个时代都是完美无缺的,我也不认为现在是完美的,我只尊重实事求是。如果刻意把某个时代包装得完美无暇,那是别有用心的,是在误导。

也许有少部分老一辈还未适应当下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速度,有些抱怨很正常,但是并不能以现在的种种问题来“捧往贬今”。不管老人,年轻人,乃至下一代都要看到现在国家的好,国家很努力在完善和优化各种制度,也在努力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创造条件。我们更多地应该看到优点,得有耐心,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一蹴而就。有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但光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不怕批判和诋毁,如果能让一部分人改变和支持当下的建设,我觉得很值。总之我是个对新时代很知足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一代。当然我并没有不尊重过往,我只是觉得当下就是目前为止势头最好的时候。我感恩过往,更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展望未来,追逐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实事求是   赤脚医生   年代   定论   课外   决议   总体   物质   成就   不好   主流   农村   完美   国家   时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