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山东老人公然持枪多年,民警上门收缴遭拒,老头:我身份特殊

文 |古叔

编辑 |古叔

1996年9月,山东就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因为常年持有两把手枪,遭到了别人的举报。

当地有关部门对这件事情也十分重视,警方来到现场后,径直走向了这户被举报的人家,极其严肃地说道:

“你是滕西远老人吧,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你家中藏有枪支,你可知道私藏枪支是违法的吗?希望你能够如实上缴”

可谁承想,这位老人听完民警的话后,一言不发地从衣柜里拿出来个木质盒子,只见打开盒子后,里面放着两把锃亮的手枪和一把老式匕首。

民警马上仔细检查了一番,确定是真枪无误,准备按照规定收枪时,老人拦下了民警,并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张泛黄的信纸。

谁知民警看完后,不仅没有按照规定没收,反而集体向他致敬,并对外宣称:他持枪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

那么,这张纸到底写了什么,不仅能合法持枪,还能让警察肃然起敬?这个名叫滕西远的老人到底有什么特殊身份?

滕西远为了“报仇”,毅然参军

“私藏”枪支的老人名叫滕西远,192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县北山阳村,一户极其贫困的家庭,父母都是以种地谋生的农民。

在家中滕西远一共有五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在当时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西远和哥哥弟弟们,经常就是吃完上顿没下顿。

然而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的是,在滕西远10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世。

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兄弟5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靠乞讨为生。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作为,白白将东北三省拱手,“送”给了侵华的日寇。

残暴的日寇就迅速将战火,从东北三省烧到了山东,莱芜也未能幸免,无恶不作的日军宛如地狱中的魔鬼,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随着前线的战火愈演愈烈,滕西远的大哥、二哥便报名参了军,家里只剩下滕西远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两位哥哥随着部队一走,作为家里老三的滕西远,便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

为了让两位弟弟填饱肚子,滕西远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起床穿衣跑到县里,挨家挨户的要饭,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年。

一开始,别人看他可怜会拿出,家里仅剩不多的干粮,分给滕西远一些,可时间长了,老百姓也拿不出多余的口粮...

只能将滕西远拒之门外,没过多久,滕西远的五弟,就因为长期没吃饭,活活饿死在了家中。

“啊...呜呜呜...老五...老五你不要死啊老五..你快点活过来,你让哥哥怎么办啊老五..老五..你醒醒..”

滕西远抱住瘦骨嶙峋的弟弟,无论他怎么撕心裂肺的呐喊,弟弟都没有再睁开过眼睛。

他讨厌战争,他恨日本人,如果没有日寇侵袭,爸妈也不会死,哥哥也不用丢下他们去参军,五弟更不会被饿死。

“五弟,你放心哥一定会给你报仇!哥要把日本人,全部赶出中国去”

当时只有13岁的滕西远,亲眼目睹了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种种暴行,他从心底里萌发了,要上阵杀敌,保卫家园的的念头。

正好当时莱芜地区,组织了多支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13岁的滕西远,将四弟送给亲戚后,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莱芜的革命大队。

但当县大队的队长,看到眼前这个“牙还没长齐”的毛小孩时,非常委婉地拒绝了滕西远。

可谁知,滕西远越挫越勇,二话没说直接来到了部队:“我虽然年纪小,但我打起来鬼子,不比任何人差,我无牵无挂,只有一颗跟日本人干到底的心”

部队领导刘子正,看到眼前这个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心中也是敬佩不已,最终决定收下滕西远。

加入八路军那会儿,滕西远由于从小就没,正儿八经吃过饱饭,长的是又黑又瘦,因此战友们都打趣地叫他“滕黑子”。

滕西远对此也不反驳,听到这样叫他,他也会憨憨地笑着回应。

队伍的战士们,都将滕西远当做自己的弟弟,在心中觉得小孩子没什么大能耐,干干打杂的活就够了。

可直到后来的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所有人对弟弟滕西远的认知。

起初,领导听说滕西远有过乞讨的经历,便将他悄悄安排在大街上,伪装成流浪儿童,专门为部队悄悄传递情报。

滕西远胆子很大,并且足够机智,多次在重要时刻,传递了很多准确有效的情报,他也因此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褒奖。

当领导问道滕西远想要什么奖励时,滕西远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要一把枪!

领导听说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现在你还小,拿不动枪,不如先给你配一把匕首,要知道,真正的将士用任何兵器,都能上场杀敌

第一把枪的来历,滕西远大战日寇。

滕西远欣然地接受了这把匕首,而他也用这把匕首,在接下来的反日行动中,大展身手了一番。

1940年,日寇在一名汉奸的带领下,再次对莱芜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当时正在大街上执行情报转移行动的滕西远,连忙躲了起来。

就在躲避的途中,滕西远遇到了两名同军战士,三人当即决定结伴而行,幸好滕西远对当地十分熟悉。

他们仨人成功避开了日军的追击,可刚准备出去,滕西远就听到了日寇的谩骂声,他连忙示意另外两名战士躲起来。

他自己则爬到了,一户人家的猪圈,从高处检测着日寇的一举一动,当他发现这是一名落单的日寇时。

他和另外两名战友互相使了个颜色,决定要一起将这名敌人拿下,眼瞅着敌人像猪圈一步步的靠近。

人小胆大的滕西远,直接掏出匕首,一个跳跃骑在了敌人身上。

可滕西远毕竟是个小孩,面对身强力壮的日军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眼瞅着日军要掏枪反抗时,另外两名战友,连忙冲上前去,合伙按住了日军。

说时急那时快,滕西远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害怕,他咬紧牙挥起手里的匕首,狠狠地刺向了敌人的胸膛。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还没等这名日军反应过来,就一命呜呼了。

经此一战,滕西远“蜉蝣撼大树”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军队,大家对他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这把杀过日寇的匕首,依旧被滕西远珍藏着,在他眼里这不仅是一把普通的匕首,而是代表他革命开始的里程碑。

距离滕西远杀敌的三个月后,日寇又再一次集中了兵力,对我国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

滕西远所在的八路军莱芜部队也参与到了,此次反扫荡的战斗中来。

尽管我军从武器装备,以及作战人数上,都不占优势,但战士们没有一个轻言放弃,仍誓死保卫家园。

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的倒下,滕西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清楚的知道,我方不是日军的对手。

如果一直这样僵持下去,对于我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正当滕西远为此事苦恼时,他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发现了日军发号施令的旗手。

虽然滕西远年纪小,但他心里十分清楚,旗手是一个作战队伍中,指挥官一样的存在。

他突然想到爸爸,曾给他讲过“擒贼先擒王”的故事,如果他消灭了敌军旗手,必将会打乱敌人的军心,这样就可以为我军,争取到绝对的作战优势。

于是,英勇果敢的滕西远,拎起一把手枪,朝日军旗手所在的位置,缓慢靠近。

滕西远没想过自己的安危,他果敢站起来瞄准敌军的旗手发起了猛烈的射击,敌军旗手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击毙旗手的同时,滕西远也同样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当日军气急败坏地朝滕西远射击的时候。

滕西远一个轻盈的转身,跳入了附近的一个低洼,低着头溜回了部队里,而没有了领头的指挥,日本军队一下子乱了阵脚。

我军趁机发动了有效的射击,双方子弹都用尽的时候,残忍的刀刃战一触击发。

滕西远也不惧艰险,一马当先地拿着匕首冲锋上阵,在刀刀相见的搏斗下,一名日寇趁机将刺刀,插进了滕西远的胳肢窝中。

不断涌出的鲜血,瞬间浸染滕西远半边军装,但让敌人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小孩没有因此倒下。

而是咬着牙将刺刀拔出,反身捅到了日寇的身上,之后他凭借自己的矫健身姿,一口气灭了6名日军。

也正是滕西远这一英勇的行为,鼓舞了所有战士们的斗志,最终,我方取得了这场自卫战的胜利。

在战斗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组织授予了滕西远抗日一等功,而这时的滕西远也才15岁,此次一战,他算是彻底出名了。

不久之后,时任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的廖荣标,他还专门来到战地医院,看望负伤的滕西远,并且夸奖道:真没想到,你这小屁孩打起鬼子来还真行!

能取得此次战争的胜利,滕西远功不可没,临走之前廖荣标司令,还亲自将自己佩戴的手枪,送给了滕西远。

而这把枪,则是后来滕西远家中第一支枪的来历。

第二把抢的来历,滕西远大战国民党

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在滕西远以为中国终于解放的时候。

国民党不顾历史的批判,公然再次发起了内战,这导致中国在日本之后,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1947年7月,国民党在节节溃败后,迅速集中兵力转而对陕北和山东两地,实施重点攻击。

而此时已经凭借自己实力,成华东野战军七纵某部,炮兵连担任连长的滕西远,在粟裕大将的带领下,参加了围歼南麻地区国民党整编第11师的战斗。

有一天傍晚,和战友正沿途查探敌情的滕西远,偶然遇到了200多名持枪的国民党士兵,正准备过沟,趁夜偷袭我军根据地。

“决不能让国民党过沟!”这是滕西远当时唯一的想法,可寡不敌众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贸然前进,这时,足智多谋的滕西远,突然想到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他决定冒险一试,他先是让战友,赶去远处的树林里:“你现在悄悄过去,听到我手雷响后,你就冲这天空开几枪”

“是”

滕西远待在原地,看到国民党士兵,准备过沟上岸时,他立刻拉响了一枚手雷弹,朝山沟方向扔了下去。

树林的战友,听到声响后,又朝着天空鸣了几声枪响,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很显然敌人被这一阵仗吓到了。

滕西远见状,高声朝下面喊道:“你们已经被我军包围了,想要活命立刻缴械投降”

由于天色模糊,周围又是丛林险峰,国民党士兵也不敢贸然前进,可过了一会,敌军仍未发现任何动静,才知道被忽悠了。

等他们再次发动进攻时,已经为时已晚,我军听到了枪声后,火速集结赶到了现场,山沟四周瞬间枪声四起。

不费吹灰之力,国民党200名敌军,被我军一举歼灭,滕西远的“空城计”再次为我军抗战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22岁的滕西远也再次因出色的表现,被部队荣记一等功。

战后的庆功大会上,粟裕大将不但亲自表彰了滕西远,还将自己的“心爱”配枪,送给了滕西远。

“小滕黑子,继续完成任务!”

“是”

而这一把驳壳枪,也就是滕西远家中第二支枪的来历。

最终,在我党的带领下,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不得不乘坐飞机逃亡台湾,这也意味着国共内战正式结束。

滕西远再赴朝鲜,孤身一人炸美军坦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我国人民终于过上了国泰民安的幸福日子。

开国大典上,滕西远在天安门下,流下了激动地眼泪:“爸妈,五弟,你们看到了吗?我们中国胜利了”

可好景不长,正在老家看望家人的滕西远,再次接到了随时出征的消息。

原来1950年,美国对朝鲜发起了战争,面对这一威胁我国领土的战争,中央决定抗美援朝。

而滕西远所率领的部队,就是众多抗美援朝部队之一。

12月,滕西远的部队经过改编,从福建一路北上,“雄邹邹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参与到了抗美援朝的战斗之中。

美军不仅有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并且大兵还有先进的作战设备,战争的差距一下子,就被拉展开来。

虽然敌我实力悬殊,但我国志愿军什么没见过?战士们不畏惧生死,凭借单枪匹马,接连击溃了多次美军侵袭。

一次战斗中,滕西远所在的部队,遇到了一辆敌军坦克,坦克的威力给我方阵地,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

眼睁睁看着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滕西远哭红了眼睛,为了战士,为了国家,他决定孤身一人,前去炸毁敌军坦克。

还没等战友们反应过来,滕西远已经身带炸药包行动了,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他,并没有选择蛮闯。

而是悄悄埋伏敌军坦克四周,观察地形伺机行动...

很快他在坦克路过一个水沟时,他看准了时机,拿起炸药包就朝着坦克扔去,随后他纵深一跃。

跳进了坦克旁边低洼的水沟里,就在他落水的那一瞬间,炸药一声巨响,敌军坦克瞬间四分五裂。

橙色的火光直冲云霄,等滕西远从灰烬中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居然发现自己还活着,而他也仅仅只受了一点皮外伤。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滕西远孤身一人炸坦克的英勇事迹,成为了部队里的美谈。

他也被部队战友称为“孤胆英雄”从13岁参军28岁复员回家,滕西远为我国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滕西远正式退伍回到老家后,他先后在莱芜的公交公司、园林、自来水、市政等部门工作。

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滕西远都恪守职责,尽心尽力,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就要为党为人民倾尽自己的所有...”

按理说,军人退伍需要将,自己所持的一切武器交还部队,而滕西远为何会一直留到现在呢?

手枪的合法性

其实,早在1981年,滕西远的老伴就曾劝他,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了,希望滕西远能把手中的两把枪上交给国家。

十几年风风雨雨走过,这两把枪早已不再是普通的奖励,枪身上淬的是鲜血与荣耀,是一位革命老兵一生戎马生涯的回忆。

他睹枪思往,部队的上级领导得知此事后,考虑到滕西远这么多年来,出色的

表现,还特地给滕西远开了一张,手写的持枪证明。

第一:凡持枪时,必须携带此证;

第二:手中武器要严格保管爱护,按时擦拭,防止损坏丢失。不经领导批准,不得转借他人;

第三:不得随便玩弄武器,禁止乱打枪;

第四:此证妥为保存,若有遗失及时报告。

这两把枪就应该在英雄手中,滕西远当之无愧!此后,几乎每天滕西远都会擦拭这两把手枪,让他们时刻保持着锃亮整洁。

截至今年,滕西远老人已经有97岁高龄,而他的身体依然精神矍铄,这两把手枪也依然陪伴着老人

滕西远老人光荣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如今的和平社会,都离不开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筑建了光明大道,而我们要时刻包怀一颗感恩之心,像老革命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莱芜   老人   日寇   旗手   作战   敌军   山东   我军   日军   匕首   手枪   国民党   民警   坦克   战友   老头   部队   弟弟   多年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