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丈夫牺牲,为撑起家妻子嫁给大伯哥,30年后祭拜爱人失声痛哭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一提到谢玉花,认识和听说过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她的婆家更是从上到下都对她感激不尽。

赞叹与感激的背后,一个潸然泪下的故事渐被世人熟知……

全力扶持

谢玉花是王家大儿子王绍的媳妇。王家父母一共养育着六个子女,在家境艰苦的环境下,王家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物质部分十分有限,甚至一家人经常填不饱肚子。

饥寒交迫的生活下,使得王家的孩子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长子王绍的情况尤为严重,身体还落下了残疾。

王绍做梦都不敢想,这辈子他还能讨个媳妇。

哪个做父母不是想让宝贝闺女嫁个条件好的夫家,尽量别苦着曾一直捧在手心的宝贝。再看看王家,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二老甚至凑不齐钱给家里的孩子拿出娶妻的彩礼,任谁都不愿女儿嫁过去受苦。

王绍的二弟就是因为家庭条件,无奈之下选择入赘女方,在当时看来,光是说出入赘一词,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王绍作为长子,更不可能入赘,况且他的身体并不是很好,几乎干不了重活,哪个女人会跟他?一耗便耗到了30多岁。

1984年,军人身份的三弟王长献在战争中去世。对于家里来说,仿佛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

王长献作为家中老三,家里的重担一直都负在他的身上,弟弟妹妹还小,父母又年事已高,帮忙的事情十分有限。能用得上的苦力只剩王长献一个。

王长献的懂事全家人看在眼里,但心里最难过的莫过于王绍。这么多年来,三弟任劳任怨,凡是都是他扛着,作为哥哥,要说不心疼,那百分百是假的,只不过都是大男人又是一家人,从不把心里的感谢挂在嘴边。

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全家人陷入悲痛,王绍也再无机会对着三弟说出身藏内心的一番肺腑之言。

之后,家里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欢颜笑语似乎远离了这个家,每个人都在各自做事,不敢提及与三弟相关的事。直到有一天,家里因为王绍的亲事,才重新挂上了笑容。

王绍要娶的人名叫谢玉花,正是这个女人,重新凝聚了一家人。

谢玉花一个人承包了家里的脏活、累活。每天起早贪黑地去地里干活,回来就要到猪圈打理、每到饭点,还要赶着给一大家子的人做饭。

王家上下看到谢玉花的付出感动不已,每个人的身上仿佛重新灌满了能量,干劲十足,不论大小事,只要谢玉花需要,便立刻上前帮忙。虽然每天很累,但家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1989年到1991年两年间,王父王母的相继去世犹如一记重拳,再度重击内心深处。王家的兄弟姐妹明白,三弟王长献的去世对父母的打击实在过于巨大,再加上二老年事已高,只得含泪而终。

父母去世,长兄如父的王绍就成了维系整个家的重要人物,可残疾的身体使他有心无力,最后还是谢玉花扛过了重任。

小姑子和小叔子上学的费用是谢玉花拖着疲惫的身体一点一点攒出来的。二人毕业后,谢玉花并没有向他们索取回报,反而又在积极帮他们物色结婚对象,直到二人都组建了家庭。

小叔子结婚前夕,谢玉花又将自己的积蓄毫无保留地放到了他的面前。谢玉花想:即使父母都已不再,但该有的体面绝对不能少,不能让女方嫌弃,因为她自己就是过来人。

眼看着谢玉花需要照顾的人越来越少,想着或许能歇一歇,然而命运似乎忘了眷顾她,大儿子家出事了。

谢玉花给王绍生了俩大胖小子,拉扯长大后,大儿子也成了家。奈何大儿媳嫌家里穷,就扔下年幼的孩子跑了,大儿子为此大受打击,也跑到外面不愿回家。

照顾丈夫王绍和孙女就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好似没有享清福的命。

有人说谢玉花太傻,硬是要嫁给残疾人,扛起一家的负担,一扛就是一辈子,换做别人早跑了。

谢玉花心里不这么想,她有她的坚持,她有她要守护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的小叔子王长献。

甜苦交杂的回忆

其实,王绍是谢玉花的第二任丈夫,最开始谢玉花嫁的人是王长献,也是她一生的爱人。

王长献生于1963年,从小磨炼的艰苦品格让他对当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怀着一个赤诚之心,他于1981年1月正式入伍,圆了当初心心念念的小目标。

经人介绍,谢玉花认识了王长献。憨厚老实、总替他人着想的王长献一下子俘获了谢玉花的芳心。二人的交往开始变得频繁,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情投意合之下,萌生了想要结婚的念头。

此时,王长献犯了难,他知道家里的情况,能给谢玉花的,除了感情,其他的少之又少。谢玉花看出了端倪,拉着王长献的手说:“不管怎样我都认了,我就是嫁定你了”!

王长献和谢玉花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对方许久,终于,二人都笑了,笑得特别的开心,仿佛一下子所有的苦都变成了甜。

当谢玉花兴冲冲地跑回家,向家人表达了想嫁给王长献的想法后,一盆冷水顿时浇灭了内心的喜悦。

谢玉花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玉花,这可是你一辈子的事啊,咱不求你嫁到富贵之家,可是依现在王家的情况,嫁过去只有受苦的份啊。”

尽管全家人的否定,但谢玉花就是认定了王长献,她不怕苦,只要对方是王长献,那就不叫苦。

谢家在谢玉花的软磨硬泡后,看到女儿依旧坚决的态度,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1984年,经过多番努力,22岁的王长献和22岁的谢玉花一夜间在青涩懵懂的年纪成家长大。

尽管婚礼举办得十分朴素,但二人在送走宾客后相互依偎、有说有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谢玉花嫁进门后,没有丝毫的怠慢,早起给公婆做饭,就连歇着的功夫都在思考如何把一大家人照顾好,摆脱现在的困境。

看到王长献忙前忙后,谢玉花便夫唱妇随,跟在他屁股后面,别人跟他们隔着一段距离都能感觉到甜蜜爆棚。看到别人笑意的眼光,谢玉花就会脸红地低下头,更加凑到王长献的身边。

谢玉花格外珍惜与王长献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抛开新婚的因素,更加重要的是,王长献还是一名军人,他当时已经是35211部队66分队的副班长,婚假结束便要归队。

谁知,婚后才第三天的王长献便收到了队里要求“速归”的急电。然而,读完后的王长献沉默了很久,直到谢玉花发觉了异样,问他究竟是怎么了。

王长献拉起谢玉花的双手,盯着她的脸庞说道:“玉花,队里叫我立刻赶回去,但是我无法告诉你能够什么时候回来”。

谢玉花眼含泪花地点了点头,她深知王长献不光是她的丈夫,更是祖国的保卫者。大义面前,她无法自私。

谢玉花立刻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开始跟王长献一起打点行囊。一步又一步,一段又一段,两个人相伴着走了很久,还是迎来了分离的时刻。泪水打湿眼眶的谢玉花艰难地露出了笑脸,她不希望王长献的心里包袱家中。

“我等你回来”。这句话是谢玉花对归队的王长献说的最后一句话,没想到也成了此生的最后一句叮嘱。

1984年5月15日,王长献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八里河东山战役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噩耗传回国内后,35211部队紧急通知了谢玉花,告诉她不幸的消息。

一手捧着丈夫的阵亡通知书,一手捧着遗物,谢玉花立刻昏死了过去。醒来后,她紧紧地抱着遗物,嚎啕大哭,直至嗓子都哑了,眼泪也流干了,还是无法缓过神来,任凭周围的人怎么劝,她都一副心死如灰的状态。

终于,谢玉花缓和了情绪,像没事人一样跟部队的领导告辞回家。领导对她的举动心生疑义,特地派了一名战士照顾她,没想到歪打正着地救了谢玉花一命。

其实,谢玉花已有死志,接着她谎称无法入睡,向卫生员多次拿取安眠药,实则是想积攒起来,一口吞进肚子里,随王长献去了。

战士发现谢玉花吞了安眠药后,立刻把她送到医院救治,才从死神的手里救回了她的性命。

谢玉花被救后仰面痛苦,她的顶梁柱塌了,而她不知道今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有死是最简单的答案。

这时,一封王长献的遗书送到了谢玉花的面前,信里字里行间都是王长献对家人的不舍和对她的叮嘱。

其实,当王长献看完“急报”后,虽然跟谢玉花并无透露,但是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回部队是为了参加对越反击战,而打仗就意味着可能有去无回。

1979年2月17日,由许世友、杨得志为指挥,五十六万的解放军们奋勇向前,开启了对越的反击战。

老山位于中越边界骑线点上,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却被越军侵扰霸占。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我军经过数天的激战,不仅收复了老山,更是在5月15日又收复了老山以东的八里河东山。

保卫祖国疆土的战役中,是一代又一代战士血肉之躯的离去,王长献就是其中一员。舍身为国的解放军们在战场上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而对家里的交待却只能以一封遗书结尾,诉说对家的不舍。

然而,我国战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在经过近9年的浴血奋战后,成功地收复了老山和者阴山。

谢玉花颤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遗书,这时王长献最后留给自己的念想。割舍不下王长献的谢玉花打算替爱人守护家人,回到王家后,为了能不受阻挡地生活在这里,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王长献的大哥王绍。

对外人来说,谢玉花的做法简直就是惊人之举,但是对她本人来说,惊人之举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一晃,谢玉花已经从如花似玉的样貌熬到了干枯容颜,但她的念想从未改变——再见王长献。

再见,依旧是你我

谢玉花的苦不光是乡亲看在眼里,与王长献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也都看在眼里。几名战友总是相约去王家看望谢玉花,在得知她的念想后,决定帮她完成心愿。

2014年的一天,谢玉花来到了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坡烈士陵园,一座座墓碑安静地竖立在园中,那是多少个家庭日思夜想的家人。

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谢玉花终于来到了王长献的墓前,这一天,她等了30年。

看着墓碑上王长献的照片,谢玉花一把抱着墓碑,跪地痛哭。哭不尽多年的辛苦,哭不尽对他的思念,更哭不尽对感情的执着。

让公婆安然离世,她做到了;让大哥成家有后,她做到了;让小姑子和小叔子有个美满的家庭,她也做到了。谢玉花担起了王长献的重责,给了所有家人一个交代。

2017年4月,王长献的战友们将王长献与谢玉花的故事传到了政府和更多的民众耳中。

一时间,王家热闹了起来,纷至沓来的慰问络绎不绝,但都被谢玉花拒绝了,她不想花王长献用命换来的钱。

尽管谢玉花百般推辞,但平顶山市民政局还是决定帮她恢复烈士遗属的抚恤金(之前抚恤金都是打给公婆的,谢玉花改嫁和公婆去世导致中断了直接亲属的抚恤金,而这笔钱,谢玉花几乎没有提及过),同时给她更换了一份新的烈士证明书。

2020年,王绍患癌去世,谢玉花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无牵无挂。看着多年来守护的家,往昔艰苦的日子如影片般一幕幕重现。过后,谢玉花决定前往云南定居,为自己活一回。

2022年4月28日,谢玉花再度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自从她定居云南后,便挑了处离陵园近的地方居住,期间,她已经来过陵园无数次,可是每次见到王长献依旧是泪流满面,倾诉很久……

谢玉花交待了所有人,唯独亏欠了自己,但是她无怨无悔,这大概就是军人家属背后的支持吧。

后记

2022年7月26日,山东日照的陈奶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她与丈夫董秀安的合照画像。

陈奶奶与谢玉花有着相同的命运,1946年,二人结婚没几天,身为连长的董秀安便赶回部队参加战役,最终不幸在四平战役中壮烈牺牲。

直至今日,已95岁高龄的陈奶奶依旧坚持守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家。捧着收到的画像,陈奶奶觉得这份坚持更具体了几分。

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爱情变得太过奢侈,但依旧无法阻止爱情的执着和延续,这大概才是爱情最初和最美模样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麻栗坡   平顶山市   河东   小叔子   丈夫   抚恤金   大儿子   公婆   大伯   遗书   全家人   战役   新婚   部队   牺牲   爱人   年后   家人   家里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