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确认遇难!夏季溺水事件高发,如何防范?

此前

两个小伙在青岛看海时

不幸被巨浪卷入大海

引发全网关注

数支救援队持续搜救

8月1日,其中一名游客被打捞上岸,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8月3日,据半岛都市报消息,另一名失联男生也被找到,已不幸遇难。

据了解,失联男生来自陕西,今年参加了高考,前几天刚刚收到北京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该男生报考的是医学专业,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太可惜了,小伙才18岁,人生刚刚开始。”现场一位救援队员说道。

7月31日

一段发生在青岛海边的视频

引发网友关注

第三海水浴场附近,受到台风影响,海边风浪很大,两名男青年站在堤坝上玩耍。突然,一个大浪袭来,两人被卷入海中,其中一人爬了上来,另外一人始终没能上岸。据围观群众介绍,上岸的男子又尝试下去救同伴,最终两个人都被卷入海中。

随后,有市民拨打了求救电话。公安、消防以及救援队等各方力量赶到现场。7月31日晚,发现了两个人的书包,得知了他们的身份信息。据了解,两名落水男青年是从外地结伴来青岛游玩的学生。

8名游客在未开放海域游泳被卷入海

失联男生遇难的消息让人惋惜,同样在7月31日,16时30分左右,有8名游客被卷入大海。

据闪电新闻消息,事发时,青岛一救援队7名队员正在岸上值守,突然听到有人呼救,说有游客被海浪卷入海里。

队员们冲进浅水区域,向被困人员投掷抛绳包,其中有3名游客抓住绳子后被拉了上来,但剩下的5名游客却在海浪的冲击下,离岸边越来越远。

救援队员们只好带着救生装备游出去,慢慢接近落水游客后,再由岸边的队友向他们投掷抛绳包,把游客一个个往岸边拉。经过近40分钟的救援,救援队员们终于分3批将5名游客安全营救上岸。

据了解,这8名游客来自不同的地域,6男2女,其中包括两名十一二岁的少年。他们互不认识,因为海水浴场封闭,就跑到未开放海域下海游泳,由于不了解海况及台风天气影响才酿成险情。

青岛消防提醒:大海广阔又神秘,在海边游玩时,千万要注意潮汐涨落变化,不靠近危险海域,时刻注意安全第一。

儿童落水亲属施救,6人不幸溺亡!

就在同一天!

还有一起类似事故!

还是7月31日,14时许,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阿乙亥村,1名儿童因失足落入农田灌溉蓄水池,其亲属陆续下水营救,造成6人溺水死亡。

海南州和共和县第一时间组织公安、消防、应急等力量全力开展救援工作,其中3人被打捞上岸后已无生命体征,另外3人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正在医院接受救治,生命体征平稳。

网友纷纷表示

太痛心了

每年都会发生

溺水身亡的事件

更可惜的是

因施救方式不当

导致施救者不幸遇难的情况

时有发生

安全提醒

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

其中少年儿童占56.04%

暑假高温难耐

安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如何预防溺水?

溺水后如何自救?

这些正确救援方式请记牢!

1

寻找竹竿或树枝

用竹竿、树枝、拖把、钢管等身边能找得到的任何竖长状物品进行施救,越长越好,越结实越好。救人时注意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2

寻找漂浮物

将救生圈等救生器材或者容积较大的饮料瓶、塑料桶等,越多越好,最好是捆绑在一起,用足够长的绳子抛到落水者身边,最好能在顶端系上砖头、石块等重物,以保证能“精准投递”,同样也要求越长越好。

3

借助船艇靠近落水者

可在“伸”和“抛”的基础上进行救援。

不建议直接下水施救。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也不建议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直接下水和手拉手是市民最直接介入的两种施救手段,却也是最危险的两种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采用这些施救手段的有60%的“双溺”可能,也就是施救者、落水者双双溺亡,须谨慎采用。

野外水域中处处充满危机

如爱缠脚的水草

卷人的漩涡

吃人的离岸流

……

这“六不准”

每个人都应该牢记
↓↓↓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半岛新闻、闪电新闻、@青岛消防 、国家应急广播网、北京日报、央视新闻等

编辑:严萍

责任编辑:程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共和县   体征   竹竿   青岛   手拉手   亲属   海域   痛心   夏季   海边   不幸   大海   男生   游客   消息   事件   生命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