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女博士癌症晚期急需80万,丈夫跪求离婚:你放过我吧

“你放我一条生路吧!”


2020年8月,郑州某宾馆内,一名男子当着满屋子的人跪在地上,痛苦流涕地求妻子离婚。


这个男子名叫张海,毕业于上海某知名大学,目前是南昌一高校的副教授。


他的妻子杨楠,是他读博士时的同学,此刻正满脸怨恨地看着丈夫。



一对博士夫妻,原本是被人艳羡的神仙眷侣,此刻,为何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撕破脸呢?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人生意外。



2012年,在上海读博士时,害羞腼腆的杨楠,认识了高她两届的学长张海。


张海是河南安阳人,比杨楠大2岁,温文儒雅,性格随和。相似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对未来相同的规划,令他们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很快,他们从校园走进了婚姻,成了令家里人骄傲、令亲朋好友羡慕的一对双博士夫妻。



杨楠的性格很好,朴实可亲,婚后的张海也很温柔,家务活抢着干,生活上对杨楠嘘寒问暖、从不吝啬,这让杨楠常觉得自己嫁对了人。


2013年,张海去了日本工作,杨楠则继续攻读博士。


两地分居没有影响小夫妻的感情,每到周末,他们都是开一天的视频,有时杨楠在做实验,张海在另一端还能指导一二。


有了丈夫的支持,杨楠在学业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拿到了学校的博士二等奖学金。


期间,杨楠放假也会飞去日本团聚,或者张海回国给她个惊喜,两人一块儿回河南看双方父母,一块儿去全国各地旅游。



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们充满了期待,甚至已经考虑好毕业后在哪座城市生活,生几个孩子。


可没想到,不幸突然降临。


2015年夏天,杨楠即将博士毕业。在学校做科研时,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头昏目眩,她以为是毕业任务重,压力大导致的,就没太在意。


科研完成后,杨楠便回到洛阳老家休养,可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回上海后,杨楠去了华山医院,医生的一纸诊断书,如晴天霹雳,落在了杨楠的头上。


“由自身免疫机能紊乱导致的肝硬化”,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身为博士的杨楠很清楚,免疫系统出问题,那终生都离不开药了。


如果不赶紧治疗,肝硬化就会变成肝腹水,甚至会恶化成肝癌。


杨楠不敢相信,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自己就要面对这样的厄运,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痛不欲生。



得知杨楠生病住院的消息,张海立即买机票回国,出现在妻子面前。



那时,杨楠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张海就在旁边的躺椅上24小时陪着她。


张海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治好妻子的病,为此,他四处求医问药。


2015年10月,他带杨楠去了北京302医院。在杨楠病情稳定后,张海在重庆找了份工作,而杨楠则回到了娘家养病。


杨楠没有经济来源,为了给她治病,张、杨两家老人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积蓄,并四处找亲朋借钱。


可是她的病就像个无底洞,钱不断投进去,却没有丝毫效果。尽管杨楠一直积极治疗,但她的病情还是恶化了,开始出现了便血和腹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这让并不富裕的两个家庭雪上加霜。


在这种境遇下,张家父母开始动摇了,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这辈子就耗在杨楠身上。


一开始,张海还会隔三差五给杨楠打钱,可是从2018年3月开始,张海就断了给杨楠的经济支持。


于是,给杨楠看病的重担,就落到了杨家人身上。


杨楠的父母没有任何怨言,为了给姑娘多挣些医药费,70岁的老两口,每天5点半就出去进菜,然后拖着颤颤巍巍的身体摆摊,好的话一天可以挣个四五十块。



可这点收入,对杨楠的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杨楠不得已取消了两个月一次的复诊,并停了一些药,只保留了最少剂量的药,只为不让病情快速恶化。


后来,张海在南昌一高校安顿下来,杨楠想着这下丈夫工作稳定了,她可以去南昌了,等到她病情好点,她就可以做做家务,减轻些张海的负担。


可张海以房子是租的为由,拒绝告诉杨楠住址,每次杨楠去南昌,张海都安排她住在旅馆里。


2019年7月,杨楠再次来到南昌,在一次争吵时,张海甚至掐住了杨楠的脖子。


那次争吵的后果,就是杨楠病情加重,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花了2万多块。


之后,两人之间争吵谩骂、恶语相向就成了常态,张海一张嘴就是“你去死吧”“废物”,甚至铁了心要离婚。



而杨楠一门心思想抱紧丈夫这根救命稻草,不惜卑微地乞求丈夫给她点希望,她想活着。


但丈夫对她的乞求无动于衷。


杨楠为自己感到悲哀,曾经她也如丈夫般优秀,如今却像一只被人遗弃的小猫小狗。



由于长期经受心理上的煎熬,杨楠的肝病逐渐加重了,她也变得面色发黄,瘦骨嶙峋。


而且,她随时都有可能由于情绪激动而大出血,加上她凝血功能不好,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可能会抢救不过来。


医生告诉杨楠,她的病要想治愈,唯有做肝移植,手术费用大概80万,还不包括后期的费用。



尽管80万于他们这个家是个天文数字,但还是让杨楠看到了希望,因为她想活下去。


她觉得丈夫现在是大学教授,有稳定的收入,是能够负担起这笔费用的。


杨楠不停地给张海发微信,告诉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可张海每次都叫她现实点,别太作了。


明知这个病就是个无底洞,为什么硬要把两个家庭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


被张海数次拒绝的杨楠,依旧每天跟张海发信息,但每次两人都闹得不愉快,最后张海拉黑了杨楠。


2020年7月,在微信被拉黑、电话联系不上张海后,杨楠向江西广播电视台求助寻人。


在两省媒体的帮助下,杨楠和父亲从洛阳来到南昌,当着记者的面再次拨打张海的手机,但对方的电话不是不在服务区就是无人接听。



无奈,杨楠一行人只得来到张海工作的学校,经过院领导的帮助,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张海。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张海表示杨楠的病,越到晚期越花钱,普通百姓家是看不起的。


他还说,自己40岁了什么都没有,也照顾不了父母,还要趁着暑假打工还债,他过得也很憋屈。


最后他表示如果记者方便,杨楠愿意的话,可以约定时间到他安阳老家见面。


尽管满是疲惫,但杨楠还是如约赶到了安阳,可是张海并没有按约定在家里等着,家里只有他的父母和姐姐。


见到杨楠,张海的姐姐和父亲都很激动,提到张海的婚姻,张父就开始倒苦水。


他说眼看他们就要享到孩子的福了,可杨楠这一病,把他们家底全掏空了不说,还让他们的家事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面对老人的抱怨,杨楠一句话也没反驳。她知道,就如张父所说,她和张海之间的事,只有他俩自己才能解决。


在张海姐姐的劝说下,张海答应了再约时间,在郑州见面。



2020年8月1日,杨楠终于见到了张海。


姗姗来迟的他没有先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很意外的举动。


他一把搂住了杨楠,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关心,杨楠有些无所适从和抗拒。


大家以为这件事有了一个好结局。



哪里知道,就在拥抱过后,张海却说:“我们早就没有感情了,这样拖着对谁都不好,难道你不希望我好吗?”


望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丈夫,杨楠想不通,她摇摇头说道:“我们曾经那么相爱,我没那么歹毒想拖累你,我只是想活着,虽然不能活得像你这么五彩斑斓。”


听杨楠这么说,张海也忍不住眼眶湿润起来,他提出离婚后杨楠去安阳老家住,他以生命担保,一定会照顾她。


对这个方案,杨楠和杨父都拒绝了。


现在他们还没离婚,张海对她都不管不顾的,甚至还对她进行人身攻击,而且张海的母亲也有病,到时候谁照顾谁都说不清。


听到这里,张海打断了杨楠的话,他说自从领证后,他一共给过杨楠20万。


可杨楠却说这20万用于治病的只有4.6万,其他都是两人的生活开支。其间,她不得不放下自尊,一次次找张海要钱买药,又一次次遭受打击。



对杨楠的说法,张海并没有异议,他承认从2018年3月起,他就有了离婚的念头。


因为杨楠生病后性子变得敏感多疑,只有在要钱的时候才想起来他这个老公,其余时候我行我素,听不进劝,死倔死倔的。


尤其是他们回老家过年时,杨楠在大年初一,因为生活琐事和婆婆闹得很不愉快,让张家人心生嫌隙,年都没过好。


张海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杨楠的任性冲动,让他离婚的念头越来越坚定。


也正是从那天起,张海就从杨楠的生活中消失了。



而杨楠之所以一定要找到张海,除了说清楚一些事情外,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父母其实是她的养父母。


为了给她治病,患子宫内膜癌的母亲停止了治疗,把钱省下来给她,父亲想尽一切办法为她筹钱治病。



得知自己是抱养的孩子,杨楠震惊到几乎崩溃,为这对善良的老人对她的不离不弃,也为她那不知在何方的丈夫张海。


杨楠决定要找到张海,要回她的合法权益。


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杨楠平复了心情,既然彼此已成了怨偶,强扭着也没有任何意义。


杨楠告诉张海,她愿意离婚成全他,希望他能找一个健康的女孩结婚生子,但由于自己没有经济来源,这些年看病花的52万都是父母四处筹集的,还有她信用卡的12万,她希望张海能够把这方面的问题帮她解决掉。



张海认为他最多只能承受30万,并愿意在离婚之前,每个月拿出2000元来保证杨楠的基本治疗。


为了以示诚意,他当场转给杨楠500元。


可没想到,第二天张海就反悔了,他说昨天是一时冲动,他现在每月的收入扣掉房租、赡养老人以及还债的钱后,只剩下1000块。


他甚至和父亲来到洛阳杨楠家的小区,举着牌子说接妻子回家,逢人便问杨楠家住在哪儿,说是杨楠父母不让她回去。


见张海如此厚颜无耻,为了逼杨楠离婚自导自演了这一出,杨楠忍无可忍,她在洛阳妇联的帮助下,决定走法律途径。


两省三地的奔波,让杨楠越发消瘦。因为张海的出尔反尔,杨楠觉得自己无法面对为她倾其所有的父母,她选择了自暴自弃,不吃不喝,打算放弃自己。


现在两年过去了,杨楠依旧没有做成换肝手术;她和张海终于离了婚,法院判决张海每个月支付杨楠2000元药费,直至30万还清。



杨楠的故事告诉我们,再美好的爱情,最终也是要回到柴米油盐里,这跟你的身份地位无关,在疾病面前,生活往往不堪一击。


就像张海和杨楠,即便读到博士,在不幸面前,还是一样会选择逃避。


有人说张海为何不能倾家荡产救治妻子,借80万对于一个博士应该不是很难,这样即便没有好结果,也能问心无愧。


也有人说杨楠的病已经拖垮了两个家庭,张海及时抽身止损,在父母和重病的妻子之间,选择孝敬父母是对的。


还有人说杨楠太自私,有着博士的智商,却没有博士的情商,虽然有病找不到工作,但很多事情是可以在家做的,也不至于让丈夫瞧不起她。

可是,我们终究只是局外人,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张海有错吗?


他人到中年,有来自事业、经济、父母的多重压力,人性让他做出了对自己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杨楠有错吗?


她已经够不幸了,她只是想活下去,才紧紧地抱紧丈夫这根救命稻草。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张海和杨楠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感到无力。


希望这个世上,能少一对怨侣,多一些温情。


作者:鸢儿。来源:砍柴书院,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安阳   丈夫   洛阳   块儿   南昌   晚期   病情   癌症   妻子   父亲   博士   父母   夫妻   记者   家庭   经济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