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先行 四川宜宾绘就生态魅力画卷

视频加载中...

央广网成都7月30日消息(记者 苏莉 实习生 熊智龙 邓杨)谈古,“西南半壁古戎州,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无数文人墨客为此流连驻足。论今,宜宾市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进长江生态第一城建设,努力打好“蓝绿”保卫战。走进宜宾,一幅隽丽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徐徐铺开。

从荒山裸坡到蓝天碧水

建设绿色宜宾取得积极进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宾市上下将建设绿色宜宾、生态宜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宜宾市大力推进长江、岷江、金沙江生态保护廊道建设。全长192公里的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建成生态廊道近80公里,亲水节点、休闲驿站、公园15个,新增沿江绿地约305公里。同时,新增绿化面积150万亩,投资14.3亿元全面修复岷江岸线生态。着手提升长江之滨的龙头山、催科山等“六山”森林面积,完成中心城区36处荒山裸坡生态修复。

记者了解到,宜宾持续开展清洁降尘、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建立污染预警、函告整改等十大工作机制,派出专业团队定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制定完善“水十条”和“两规划一方案”实施细则,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体系,投资52.8亿元,完成36个城乡垃圾项目、34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30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同时,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六大行动”,完成143家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工作,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名录42家,对29家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精准布点监测,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此外,宜宾作为工业城市,坚持双轮驱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据悉,宜宾市投入近60亿元,先后对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等20余户重点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或关停,对中核建中、叙府酒业、岷江机械等30多户企业分步搬迁入园,被国务院表彰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招引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为主的180多家高端成长型新兴企业落户宜宾三江新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实现支柱型产业的转型发展。

“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奏响低碳宜宾生活乐章

据了解,2021年,宜宾市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中心城区细颗粒物(PM2.5)较2016年年均浓度下降13.27%,优良天数率增加3.9%,综合指数下降9.9%,全市纳入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辐射环境质量安全可控。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市委全会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加快建设绿色宜宾的决定、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宾的决定,编制实施了《绿色宜宾发展规划》《宜宾市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规划纲要》《宜宾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等,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战略统筹、规划引导。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做“加法”、生态综合治理做“减法”,以创新机制为支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如今的宜宾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未来,宜宾将紧紧围绕“空气早达标、碧水勇争先、净土走在前”目标,坚持“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四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一江清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双轮   岷江   宜宾市   宜宾   廊道   生态   环境质量   长江   荒山   保卫战   画卷   综合治理   碧水   重点   魅力   长江上游   四川宜宾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