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蒋介石,在得知南京大屠杀后,分别是什么态度?

由于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步步溃败,所以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沦陷了。

南京沦陷后,松井石根和长谷寿夫等人在南京附近开始了长达六周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屠杀行为,史称南京大屠杀。

据悉,在这场大屠杀中,有超过30万的中国人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日本人无视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公然违反国际条约的行为一经曝光,便引起了国内外百姓的高度震怒。

包括《纽约时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等诸多国内外媒体,也对日军的这一残酷行为进行了揭露。

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

在中国政府宣传的影响下,许多对抗日战争本没有概念的人也奋起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和日军展开了多场战斗。

就在蒋介石头疼不已,与日本涡旋之时,毛主席也于1938年在《论持久战》一书中痛心疾首地说明了南京大屠杀背后的关键性问题。

那南京大屠杀爆发之后,国共两党对于这场大屠杀的态度是怎样的?毛主席和蒋介石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蒋介石

屠杀行为多可恶

要想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还要回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就在这一年的7月7日,日本人对中国展开了大规模侵略,蒋介石等人不作为的行为,加剧了日军侵华的野心。

日军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攻克了多座城池,并于1937年年底打到了上海一带。

淞沪会战爆发后,蒋介石召集国民党内的精兵良将在上海地区和日本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并没有占得多少便宜,可当日军先进武器的优势发挥出来之后,国民党便出现了颓势。

为了保住主力军,蒋介石下令把国民党军队撤出了上海,由于日军一直在上海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且蒋介石并没有安排具体的撤退方案,所以国民党军撤退的时候是非常混乱的。

七七事变

就在国民党军撤出上海后不久,日军就打到了南京,南京对于国民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就在南京,为了保住首都,也为了振奋民心,蒋介石把唐生智派到了前线与日军作战。

令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日军就冲破了唐生智布下的防线,攻进了南京城。

由于在前期与国民党人作战的过程中,日本人损失惨重,日本军队中出现了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所以攻进南京之后,日军高层就向手下的士兵下达了一条名为“就地征收”的抢劫命令。

在高层领导的指挥下,日本士兵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日军的“就地征收”政策并不是简单的抢掠,他们在抢劫的时候,甚至还做出了奸淫妇女、屠杀无辜百姓、火烧村庄等泯灭人性的疯狂行为。

蒋介石

在日军占领南京的第三天,日军将他们抓获的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聚集到了一起,对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枪扫射,数以千计的军人就这样死在了日军的刀枪之下。

在日军占领南京的第四天,日军把躲避在华侨招待所中的5000多名难民押到了码头,将其全部枪杀,并将他们的尸体扔到了长江中。

在日军占领南京城的第六天,日军又杀死了成千上万的无辜难民,并将他们的尸体堆放在一起,用煤油将其焚烧,毁灭了罪证。

1938年5月,董显光给蒋介石送去了一套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照片,看到这些由日军自行拍摄的照片之后,蒋介石勃然大怒,提笔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雪耻”二字。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雕像

他说日军的恶行残暴凶横,放眼古今,仅此一例,实在是令人痛心,若不消灭日军,何以维持人道?

此事过去数十天之后,蒋介石再次在自己的日记中提起了这件事情,他说看到日寇残杀中国同胞的照片之后,他感到非常悲痛,每每想起这件事,他都觉得头晕目眩,他不知道这个仇究竟何时能报?

上世纪40年代,蒋介石还在《告印度国民书》中提起了日军在南京的不正当行为。

他在《告印度国民书》中说“日本军阀的暴虐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之后,仅一周之内,南京人民就被屠杀了20余万人,这场中日战争堪称全体人类之惨剧,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蒋介石的这番话,也是他第一次公开说明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死亡数据。

蒋介石

反应不同为哪般?

蒋介石指出,自从日军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中国便深受其害,凡是日军铁蹄所到之地,无论男女老少,皆受其荼毒,特别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者的经历更是极为悲惨的。

他说日本人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是常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的,他本人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日军的罪恶行径在。

南京大屠杀爆发之后,蒋介石借助夫人宋美龄的英语专长和独特的外交魅力,向许多外籍人士,特别是欧美人士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1943年4月4日,宋美龄在美国好莱坞演讲的时候,还揭露了日军劫掠妇女、凌辱妇女并将她们活埋的事情。

宋美龄

虽然说蒋介石在南京大屠杀爆发之后确实做了许多演讲。但是不得不说,在大屠杀来临之前,国民党的应战方式确实存在许多缺点。

就是因为在日寇即将到达南京之时,蒋介石一直拿不准主意,不知道该放弃还是该驻守。所以他才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也是因为蒋介石没有和民众互通有无,共同对外,所以南京的民众才会在大屠杀来临之时如此慌乱。

除了备战不积极之外,蒋介石最受人诟病的还是他在南京大屠杀爆发之时,做出的军事选择。

就在百姓被屠杀之时,蒋介石做出了将部队撤退南京的决定。

有人认为蒋介石从南京撤军是为了留得青山在,还有人认为蒋介石的这一行为辜负了民众对他的信任,不管他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宣布撤军的,南京沦陷,他都难辞其咎。

死难同胞丛藏地

毛主席在创作《论持久战时》,同样也点名了南京大屠杀的关键性问题,毛主席指出日本人敢如此欺负中国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民政府没有积极组织人民。

毛主席的这句话直接点出了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国民政府的失职,彼时,蒋介石手中握有百万大军,可他的大军居然在日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实在是令人唏嘘。

从南京保卫战中失利之事便可以看出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了。

大屠杀发生之后,毛主席一直在极力搜集日军暴行的证据,并整合为资料,为日后的统战和反击工作做准备。

毛主席

1939年10月1日,毛主席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这本书题词的时候,详细地描述了日本人的残酷暴行,这本书后来也成为了党内干部的必读著作。

在毛主席的动员和指挥下,朱德也拿起笔杆,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城内犯下的暴行,朱德所写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章后来也被收入了《朱德选集》,并为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和史料整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南京大屠杀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机制尚不健全,以农村为根据地的中央政府难以全面地获取南京大屠杀的信息和资料。

但是即便如此,党内的领导依旧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信息,多次以头版刊发的形式,刊登在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上面。

毛主席

1937年12月20日,《救国时报》刊登了日军肆意屠杀中国百姓,凌辱百姓尸体的惨状,字字啼血,触目惊心

1938年1月10日,宋庆龄还在《救国时报》上刊发了《致英国人民的呼吁书》,宋庆龄说身在南京的外国人士也亲眼目睹了南京的惨状,仅仅在南京一地,日本人便屠杀了数万居民之多,就好像欧洲中世纪的那场大瘟疫一样。

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毛主席也动员的一切力量,为南京百姓送去了许多他们需要的物资。

虽说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且日军一直在极力掩盖罪行,但是毛主席依旧通过各种途径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行为,号召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这一人类文明的公敌。

宋庆龄

铭记历史保和平

毛主席和蒋介石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态度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说两个人都对日军犯下的恶行表示了深恶痛绝,对百姓的遭遇表示了遗憾,但是在应对战争的时候,他们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众多中国领导表示,共产党人一定要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有一线生机,而蒋介石却没有在实际行为上与日军做正面对抗,即便是日军已经把事情做的这么绝了,蒋介石也依旧没有放弃与日军和谈。

最令人感到愤怒的是,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居然还为了自己的利益,与日军达成了某种协议,许诺给了日本战犯许多好处。

蒋介石可以为了国民党的利益,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与日军做交易,但是毛主席却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依旧会多次在公开场合提起南京大屠杀之事,提醒党员干部和国内民众以此为戒,砥砺前行。

1972年,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人见面时,不可避免的谈起了南京大屠杀的事情。

田中角荣看似抱歉地用“日本给中国添了许多麻烦”这句话一笔带过了南京大屠杀的事情。

听到这句话后,毛主席的脸色当时就变了,态度强硬的对田中角荣说:“对于中日两国的历史问题,日本的态度必须要严肃,这可不是用麻烦二字能够形容的”。

田中角荣

在毛主席的纠正下,田中角荣也意识到了自己用词的不当,并向毛主席承认了错误,虽说南京大屠杀之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是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却仍旧历历在目。

在谈起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时候,日本右翼分子说:“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死亡罢了“。

日本外交部官员在谈到南京大屠杀具体人数的时候,也表示拒不承认,他说战争混乱,具体人数已经考证了,日本人这么说,究竟是不能考证还是不敢考证,不敢直视这段历史呢?

根据白纸黑字记载的南京遇难者人数相加就有303269人,更不用说没有文字记载的了。

田中角荣

2022年7月,有人在南京市的玄奘寺供奉松井石根和长谷寿夫等四个战犯的新闻一经曝光,便引起了国内外华人的高度重视。

那些在南京大屠杀去世的同胞才离开不到一百年,居然就有人在南京这片土地上,供奉起了如此禽兽的战犯,属实是令人震怒了。

玄奘寺事件发生之后,官方媒体立即就做出了社评。昭昭前世,惕惕后人,历史就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人民一定要做到勿忘国耻。

因为只有铭记国耻才能做到知耻而后勇,玄奘寺事件突破了中国人民的底线,有关部门一定会一查到底,对肇事者依法惩处的。

铭记历史

南京大屠杀的人间惨剧从未远去,时间或许可以么抹去那些战火硝烟的痕迹,但是它们永远无法抹去尘封在中国人民心底的那段屈辱历史,也无法抹平属于中国的民族印记。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心底永久的伤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真正做到铭记这段历史,并吸取教训,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遗忘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为了挑起对立情绪,也不是为了让战争重现,期待这次的玄奘寺供奉战犯牌位的事件能够敲醒大家心中的警钟,以对的态度看待历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负前人的奉献和付出,带领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大屠杀的最初揭露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蒋介石日记》解读1937年12月的南京形势_家近亮子

蒋介石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_孟国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蒋介石   法西斯   抗日战争   田中角荣   中国共产党   战犯   南京   日本人   日本   日军   国民党   铭记   中国   态度   百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