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王者归来,“敲门”港交所,中概股回归港股是大势所趋

2019年,如日中天的阿里回归港股挂牌,一度成为新港股之王;3年后的今天,阿里正式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与美国上市享同等地位。

时代的浪潮滚滚,裹挟着阿里再度冲进香江洪流。

近日,阿里集团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

阿里“回家”双重上市

相关流程完成后,阿里将成为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对于许多朋友而言,或许心中还有着这样的疑问:“阿里不是已经在港股上市,为何又要上市?”

事实上,此次申请“主要上市”,和当年的“二次上市”有着本质区别。

双重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市情况下,在香港市场按当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其须遵守的规则与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要求完全一致,两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可能产生价差。

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要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存在。

与此同时,与双重上市受到的监管政策待遇不一样,二次上市监管待遇相对宽松,而双重上市受到的监管待遇相对较紧。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上市公司两地上市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已有多只中概股回港,如知乎、小鹏、理想等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甚至出现了蔚来汽车这种三地上市的公司。

美国证监会的伎俩将被破解

那么多中概股回香港上市是为了防止突然被美国证监会“阴”到。众所周知,围绕在中美监管上方的乌云迟迟没有散去。

2020年美国正式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规定外国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不是美国本土机构的话要交出审计工作底稿以便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进行审查。

这个举动看上去充满了“正义”,是为了帮助公众投资者识别“坏”公司,实际上不就是看上了外国公司、尤其是中国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吗。

审计工作底稿里有很多关键信息,涉及公司核心数据、重要机密,甚至还有一些与中国安全相关的信息,如果交给美国监管机构的话后果难以想象。

如果不给,相关上市公司会被纳入“预摘牌”名单,成为砧板上待宰的羔羊,随时会被美国证监会要求退市摘牌。这对于企业而言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对于大部分的中概股企业来说,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将会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中概股退市的风险进一步获得缓冲,对于主业和主要市场交易都落地中国的这些公司来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或者至少,增厚了安全垫。

阿里巴巴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优质龙头公司,此次回港双重上市具有极强的标志性意义。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优质的中概股选择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归港股。对此,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阿里   市地   底稿   审计工作   阿里巴巴   大势所趋   法案   香港   美国   证监会   中国   待遇   外国   规则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