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生涯

(3)想辞职

嵌线工是一种非常辛苦的工作。

不了解的人以为很轻松,个中滋味干过的人知道,最明显的例子,干个2、3年,你的手就会变形。

分到嵌线工种,失落的心情没法说。

第二天,周日,收拾东西,回家,心想,不干了。

家在另一个县城,距离60公里,坐车1个多小时。

回到家,父母都很意外。

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啊,父母一时都没吭气,先准备吃饭。

父亲是一名省属国企的领导,母亲是工厂子弟学校教师,都是正派本分的人,他们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坚决不同意我进他们所在的工厂。

我兄弟三人,没一个在他们厂工作的。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严肃的人,上学时,除了问问学习情况,严格控制我的交友范围,其他很少交流。

吃饭时,父母说话了。

大致意思,自己的路自己走,要怪就怪自己,为啥不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了,也不至于今天这样窘境。

我的大哥79年考上了大学,当时在父母厂里很轰动。

那时的高考确实不容易,考上大学,凤毛麟角,父母感到也很光彩,很有面子。

对我的希望也很大,按我的学习成绩,我也觉得很有希望。

可还是差了一点,没能如愿。

高考失利,就选择了上技校。

我提出不上班了,跟一个亲戚学修车去。

我的一个亲戚当时专门修车,很挣钱。

叫了我几次,但父母坚决不让去。

为啥?因为他干的是“个体户”。

那时候的“个体户”不像现在这样让人羡慕,社会地位比较低,很多家长宁可花钱找关系,让自己孩子有个正式工作,也不让干“个体户”。

所以才有当时中央领导胡耀邦提出的口号:“个体户光荣”。

和大多数人一样,父母也是如此,认为进工厂,有个正式身份才对。

父母要求我回去上班,而且对我约法三条:

1、周一开始,安心上班

2、遵规守纪

3、不准自暴自弃。

原本想让父亲找找关系,看能否换一个工种,因为他也是一个国企的领导,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没办法,灰溜溜又回到厂里了。

说实话,心里充满怨气。

但也无奈,那就先上班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国企   约法   光彩   个体户   工种   厂里   亲戚   生涯   父亲   父母   工厂   领导   情况   关系   正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