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7岁老人入狱,狱警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身份吓一跳

文 | 知心录

编辑 | 知心录


“既然你们发现了,那我就老实交代。”饶州监狱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审讯室里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就在一周之前,所有人都没有发现他身上披着一层精湛的“伪装”。

- 导读 -

2013年4月,江西省上饶市饶州监狱迎来了一批新的犯人,这批犯人的年龄都在75周岁以上,按照相关规定,应该被分配到老残监区

此时,副监区长危长良已在门口等候多时,原本他以为这次的接收工作会像往常一样轻松,可是正当工作进行时,危长良却突然察觉到一丝怪异。

- 壹 -

每当犯人到达监狱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检查。

除了核对资料,最麻烦的还是检查犯人身上是否携带有违禁品之类的。

好在这一批犯人还算老实,所以并没有让他费多大功夫,一切准备就绪后,危长良站在众人面前,开始点名安排监舍。

“余海水。”

“到!”一声清脆响亮地回答声响起。

听到应答,危长良带着疑惑抬头看向声源,只见答到的那个人面容苍老,身材佝偻。

为什么七十多岁了,声音还是这么有劲?

这个余海水看起来,可要比其他的犯人精神得多啊,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危长良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他开始持续观察这个叫余海水的老人。在这期间,危长良也曾调查过他的入狱资料。

1936年出生的余海水已经是77岁的高龄,这次是因盗窃罪被抓,他在进监狱前曾是流浪汉,平日以乞讨为生。

流浪汉?不对!危长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放下了手中的卷宗,向劳动车间走去。

通过车间二楼的观察,危长良发现了余海水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而且干活还非常麻利,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步履蹒跚,行动缓慢。

最关键的还是他的体力问题。

一上午的劳作竟然没有休息一次,难道说余海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依旧硬朗?

可是他在入狱前是流浪汉啊,讨饭的生活能果腹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充沛的精力,而且他的面相虽然老态龙钟,但是那股精神头却完全不像快八十岁的人。

危长良决定再观察几天,说不定到时候会有新的线索。

- 贰 -

余海水刚进监狱就被狱警“盯上”,然而他本人却对此一无所知。每当犯人放风时,余海水都会独自散步,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情,完全不像是第一次进来的“新人”。尤其是晚上,作为“初进宫”的余海水倒头就睡,丝毫没有半点不适应的感觉。

恰好正是这点,才让危长良更加怀疑,他觉得余海水之前肯定在饶州监狱服刑过,要不然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熟悉周围的环境。

凭借自身多年的看管经验,危长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老囚犯的身影。

如果没猜错的话,余海水绝对不是第一次进监狱,那他选择隐藏身份进监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虑,危长良找到了另一位副监区长徐承芝

两人互相商量过后,徐承芝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很快他便得出了一个结论。

余海水可能是个三假犯人!

“三假犯人是指故意使用假姓名、假身份、假地址的人员。”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这个事可就麻烦了。这样一个人伪造身份进入监狱,肯定另有目的。

虽然暂时不清楚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但是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

于是,两人相伴来到侦查科找到了副科长,请求调查在押服刑人员。

他们想看一看,这个余海水究竟是“何方神圣”。

经过信息的录入,余海水的信息即将显示出来。

“怎么会查不到?”危长良再三比对自己输入的信息,确认输入无误后,他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余海水确实有问题,而且很严重。

既然他在饶州监狱服过刑,那么就一定有过记录。但是余海水的年龄看起来不小,无法准确判断是在哪一年服刑的,最关键的是,系统内存储着大量的犯人资料,如果通过一一比对的方式去确认,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个方法显然不可行,只能选择从其他角度入手。

- 叁 -

余海水坐在篮球场的边角晒着太阳,其他犯人则是在四处晃悠。

每天的放风时间是余海水最放松的时候,不光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还能听一听蝉鸣鸟叫,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就像是处在山间田园一样。

突然间,余海水警惕地睁开了双眼,他的面前站着两名刚刚走近的狱友。

“内吼朋友,尔侬宁脏进来的哇?(你好朋友,你怎么进来的?)”胖狱友率先开口说话,浓浓的家乡话让余海水愣住了,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随即三人坐在一起开始畅聊。

此时在远处观望的危长良心里有些担忧,他不知道这两个人能不能套出有用的信息。

晚上,危长良的办公室内出现了两个身影,他们正是白天和余海水聊天的两人。

“危警官,那个人很谨慎,我们跟他聊天时,他一直在刻意回避年龄和家庭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我刚开始使用广丰话跟他打招呼的,他听到后明显愣了一会,然后才用普通话回答。我敢肯定他就是广丰区人。”两人向危长良汇报着白天的情况。

为了能探清余海水的信息,危长良找了两名正在积极改造的犯人前去打探消息。

现在终于能够确定,余海水当初所用的身份信息,完全为假冒信息,只不过这个问题就只能向警方和法院核实。

随着范围不断被缩小,余海水的身份也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监狱长得知此事后,立马开始着手协调安排工作。各个监区的狱警进行分批次地观察,他们想确认下余海水之前在哪个监区服刑过,这样的话就能大大缩减排查范围。

可是这都好几天过去了,狱警们都声称没有见过这个人。

难道真的是自己判断错了?危长良陷入了沉思。

- 肆 -

当调查识别工作即将结束时,有两名狱警表示自己对这个人有印象。这个好消息对于危长良来说无异于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他急忙找来了这两名同事,想要讨论一些更多的线索。

“这个人之前好像是二监区的人,但是时间太久了,我记不起来他是谁了。”说话的人是周坤华,在几年前他曾管理二监区的时候,对这个人有些印象。

此时刘光俊也表示,这个余海水的动作特征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十年前,刘光俊曾关过一批犯人,其中有个人一直令他印象深刻。

那个人是扁平足,走路时一摇一晃的。而余海水走路的样子与他恰好相同。

二监区、扁平足、广丰人,到底是谁呢?周坤华早已想起这个人的容貌,但是他却始终想不起来他的名字。

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危长良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是不是叫陈达溪?”危长良脱口而出。

众人豁然开朗,他们一直怀疑的人正是陈达溪。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危长良慌忙来到刑侦科进行信息比对。

经过陈达溪和余海水的照片对比,他发现这两人几乎一模一样,看来余海水就是陈达溪。

“陈达溪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1957年出生,入狱时应该只有56岁。”

为了探究他的犯罪动机,危长良决定来个出其不意,让他自投罗网。

- 伍 -

隔天,危长良趁着众人放风的时候,他随便喊了一个人的名字,让他到跟前说个事。正当此时,危长良突然喊出:“陈达溪。”

“到!”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他就这样不攻自破。

经过后来的审讯,众人才知道陈达溪这么做的目的。

原来陈达溪是侥幸钻了法律的空子,只要年龄超过了75周岁,被判刑时就会“从轻发落”

所以他就编造了一套虚假的身份信息,就是为了能够减刑,最关键的是,陈达溪这些年间一直都是恶果累累。

从1984年开始直到2010年,在此期间陈达溪曾先后三次犯罪,且都是在饶州监狱内服刑,而这一次,则又是因为盗窃被判入狱。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监狱发现了他的身份问题,那么当初审判时,法院和警方就没有发现吗?

- 陆 -

当初办案人员审讯时,陈达溪耍了个小聪明,他随意编造了一个身份,自称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与此同时,为了让这个身份无法被识破,他自称父母早已去世,自己从小就流浪街头,关于户籍办理的事根本毫不知情。

警方一开始并没有相信他的说法,于是向福建发出协查请求,结果却是查无此人。由于当时的DNA数据库和指纹数据库还在建立时期,所以无法通过这两样去确定身份。

联想到之前抓捕时,陈达溪确实是在街头流浪,所以办案人员判断他很有可能没有登记过户籍信息,再加上当时的那副模样,和他所说的年龄基本相符。

考虑到陈达溪的案情已经基本坐实,再加上案件规定有时效性,为了加快破案速度,办案人员将陈达溪口述的信息提交给了法院。

而法院方面也是基于警方没有证据表明犯人的身份,所以只能根据犯人提供的信息来量刑处理。

当一切真相大白之时,陈达溪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了代价,经过法院的再次审判,陈达溪受到了应有的刑期处罚。

结语:

一招狸猫换太子,让自以为是的陈达溪躲过了一时的审判,可是他却躲不过狱警的火眼金睛。

侥幸蒙混过关的心理不可取,陈达溪在事后曾表示,自己一直处于焦虑之中,因为他害怕自己的身份随时会被发现,能够侥幸隐瞒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直到被识破的那一刻,他终于安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狱警   广丰   上饶市   扁平足   身份   目的   流浪汉   犯人   不对劲   监狱   海水   警方   法院   年龄   老人   发现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