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汉墓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关羽,放现在有多高?

《鹿鼎记》开篇,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在丽春院大堂摆茶座说评书,讲到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围观听众马上对腰围八尺提出质疑,反而对身高八尺安之若素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在清朝的时候,作为度量单位的“尺”,长度大约是32厘米,已经和现在的“尺”非常接近了。但是在百姓的思维中,一个人身高八尺并不出奇

产生如此现象的原因,大多还是拜评书艺术所赐。传统评书中,八尺基本是一个猛将的身高下限。那么,评书艺术中的“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历史长河中“尺”的演变

尺是一种古老的长度计量单位,其上有丈,其下有寸。一丈是十尺,一尺又是十寸。

尺的长度确认,是由寸而来的。对于寸的长度,古人定义:人手腕到动脉这段距离,是一寸。

由此可见,寸本身就是一个不够精准的长度单位。人的手腕从哪里算起?动脉又在哪个地方?加上每个人的这部分长度又不同。所以,原始的寸只能是一个大约的计量单位,由此推之,尺也是如此。

为了统一这两个长度,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制造出了官方的标准尺模,来指导市场交易中心出现的长度计量。有史料记载,最早的尺出现在商朝,长度大约合现在的16.95厘米

商朝的尺模只出现在史料中,没有实物出土。

进一步的记载表明,到了周,秦汉,尺的长度已经增加到了23厘米

南北朝时期,尺的长度突破了30厘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尺的长度。

随后的一千多年中,尺的长度增加没有那么大的跨度。

宋朝时突破31厘米,明清达到32厘米,基本上就和现代尺的长度差不多了。

自东汉以来,大多数历史朝代的尺模都有相应的文物出土。实物长度和历史记载相互对应,基本吻合。

问题来了,为什么历史上,尺的长度在不断增加呢?

尺的实际长度为什么会不断增加?

这就要结合尺在国家赋税中的重要作用来说了。

我们知道,尺是民间市场交易中的重要计量单位。在涉及到长度交易的场合里,尺是最为常用的

买布的时候一般不说“买布”,说“扯上几尺布”;做家具的时候,要和工匠说“打个几尺的床”。连喜儿过年,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可见尺的使用范围之广。

尺的交易中如此频繁的使用,当然是长度保持稳定为好。但是作为统治者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古代百姓给国家上缴赋税时,大多数时间里上交的是实物,可能是谷物,可能是丝布

站在统治者角度,自然是赋税越多越好。但是加税是大事,不可常用。所以统治者们就开始在计量工具上打主意。计量谷物就大斗进小斗出,计量丝布就不断的增加尺的长度

同样是十尺丝布的赋税,尺模从20厘米变到22厘米,凭空就多收入百分之十的税。而尺模又由官家来定,算起来,这笔生意可说是一本万利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历史长河中,尺的长度在不断增加。尤其在乱世,增加的幅度会骤然变大

可以说,每一次尺长的增加,都对老百姓增加了一次无形的盘剥。

所以,你看,小小的尺上,就这样蕴含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故事。

关羽“身长九尺”换算一下是多高?

讲完尺的演化,就让我们看看题目中关羽的“身长九尺”大约是多高吧。

关羽的身高史无记载,说他“身长九尺”多是从评书中演绎而来,自宋朝以来,尺的长度基本保持在30厘米以上,即使按照下限计算,关羽的身高也要两米七,远超小巨人姚明了

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评书中说到的尺,来源要追溯到汉尺。

汉尺的长度,除了史料记载之外,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曾经挖掘出两把汉尺实物,其中一把保存较为完整的汉尺长度是23.1厘米。这把尺,也是考古实物中最早的一把尺。

按照汉尺计算,关羽的身高大约是2.08米,虽然还是觉得很高,但是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古人虽然营养条件不如现在,平均身高不如现在,但是偶尔出现几个拔尖的,还是可以理解。

以汉尺来计量,关羽的大哥刘备,史载身高“七尺五寸”,大约173厘米,已经很正常了。

诸葛亮身高八尺,大约184厘米冒尖,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大高个了。

关羽的三弟张飞,身高无记载,评书中使用的武器是丈八蛇矛,换算下来接近250厘米。需要注意的是,丈八蛇矛是一丈零八寸,不是一丈加八尺

儒家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屡屡被困。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身高九尺六寸,即便以当时的周尺计算,也要超过220厘米。孔先生凭此身高当选正史中最高的人,实至名归

还有一些小说中角色的身高,也值得说说。《水浒传》中的武松,身高也是八尺,统一按照汉尺计算,也是184厘米冒尖。他哥哥武大郎不足五尺,按照四尺九算,刚刚113厘米。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浪子燕青,如此风流倜傥的人物身高竟然只有六尺,换算成现在还不到140厘米,实在难以想象

所以,有人说《水浒传》中用的“尺”大约不是汉尺,而是比汉尺略长1厘米的三国尺。这样的话,武松是194厘米左右,大郎是118厘米略高。

燕青则是145厘米略高。即使这样,和想象中燕青的形象也是相去甚远。

结语

如上分析可见,关羽放在现在,也就是略高一些的个头。在营养普遍充足甚至过剩的现在,有些初中生的身高都已经和关羽相仿。

但是,演义中使用的身高计量并没有被时代抛弃,反而深刻地渗入我们的记忆中。“堂堂七尺男儿”现今仍旧广泛使用,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身长   水浒传   孔子   商朝   赋税   汉墓   洛阳   下限   腰围   评书   史料   统治者   实物   计量单位   长度   身高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