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杨虎城遗孀去世,临终前叮嘱孩子:将我和你爸爸葬在一起

1993年,陕西政府收到了杨虎城子女的申请,申请内容是:请求政府批准他们的母亲,杨虎城的遗孀去世后能与父亲杨虎城合葬

陕西政府收到申请后很重视,立刻着手调查杨将军遗孀的情况,并最终批准了这一“违规”的请求。

这位杨虎城的遗孀就是张蕙兰女士,她与杨将军一辈子聚少离多,为杨将军把另两位夫人的子女抚养成人,在临终前提了这一“违规”的请求。

当杨虎城的子女们把这一喜讯告诉弥留中的老人时,老人心满意足地走了

二夫人张蕙兰

张蕙兰1903年出生于陕西蒲城孙镇一户世代行医之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家里还在镇上开着一间药铺。

而杨虎城的母亲娘家就在孙镇。

那年,血气方刚的杨虎城因为民除害,失手打死了镇上的恶霸,随后他遭到了官府的追捕,为避免连累家人杨虎城只能远走他乡去避难

可谁知,官府抓不到杨虎城竟然频繁地去杨家进行骚扰,杨母不堪其扰,气得大病一场只能躲到孙镇娘家去避祸

杨母经常到张家的药铺去抓药,好心的张父看孙母总是孤身一人来抓药,身边连个陪伴的人就没有,身体又不好,就在闲暇之余把药煎好了再给孙母送过去,闲聊间知道了杨虎城的事情,对这个未见过面的小伙子很是有些好感。

后来,张父就经常让女儿张蕙兰去给杨母送药,并嘱咐女儿帮忙照顾下杨母。

张蕙兰经常去杨母家帮忙收拾屋子、陪杨母聊聊天。

时间一长,杨母对这个小姑娘是越看越满意,她特别喜欢这个姑娘,不由得生了让张蕙兰做自己儿媳妇的心思。

这天,张父来为杨母诊脉,杨母试探着对张父说:“张大夫,蕙兰有婆家了吗?要是没有,做我儿虎城的媳妇可好?”

张父在镇上是听说过杨虎城的所作所为的,他很欣赏这个侠肝义胆、敢作敢为的小伙子,所以,当他听到杨母说想结亲时,他当即就同意了。

这两位老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杨虎城已经结婚了,妻子叫罗佩兰,与杨虎城一起在军中效力。

在当时,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样,在杨虎城不在家的情况下,这门亲事就愉快地定下来了。

定亲后,因杨母孤身一人在家,张蕙兰就住进了杨家,此次就开始尽心尽力地照顾杨母,尽一个儿媳的本分,杨母也待蕙兰如女儿,婆媳二人相依为命,盼着杨虎城能尽快回家。

1919年,杨虎城终于回来了,但他没想到的是,家里除了母亲,还有一位未过门的媳妇等着他。

杨虎城拒绝与张蕙兰成婚,他对母亲说:“娘,我已经结婚了,妻子叫罗佩兰,我不能对不起她。”

杨母听了儿子的话觉得很为难,于是就找张父商量,她对张父说:“张大夫,真对不住了,虎城在外边已经成亲了。我很喜欢蕙兰,我不愿意委屈这孩子让她做小,要不我收蕙兰为干女儿,咱们再给闺女找个好人家吧。”

“亲家母,我不介意闺女做小,我认准虎城这个女婿了。”张父斩钉截铁地说。

杨母本来就觉得错过蕙兰这么好的媳妇很可惜,现在看到张父这么坚决,杨母决定一定要说服儿子。

杨虎城很孝顺,他不愿看到母亲为难,无奈下他同意和张蕙兰成亲,这时的蕙兰刚刚十五岁,在懵懵懂懂中成了杨虎城的二夫人

成亲不久,身为军人的杨虎城就返回部队了。

懂事的蕙兰没有跟丈夫走,丈夫已经跟她讲了罗佩兰的事情,同时她也清楚自己跟在丈夫身边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留在家中侍奉婆婆,让丈夫放心去干事业,没有后顾之忧,事业上的事情就让罗佩兰陪着丈夫吧。

与罗佩兰和睦相处

罗佩兰和杨虎城是属于自由恋爱,二人感情很深,被称为“军中花木兰”的罗佩兰婚后仍然一直陪伴着杨虎城征战沙场,夫唱妇随很是让军中很多人羡慕。

1922年,杨虎城突然回家了,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妻子罗佩兰,原来是罗佩兰怀孕了,行军途中比较艰苦,而罗佩兰现在身体也不太好,为了罗佩兰和腹中孩子的安全,杨虎城思虑很久才决定把妻子送回老家。

对于儿媳罗佩兰回家养胎,杨母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是儿子心爱之人,而且还怀着杨家的孩子,但是杨母又很担心两个儿媳相处不来,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罗佩兰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她听丈夫杨虎城跟她说过婆婆和二夫人张蕙兰关系很好,形同母女,她担心和张蕙兰相处不来,自己在杨家可是孤身一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张蕙兰年纪虽小,但为人却非常大度,当杨虎城带着妻子罗佩兰回家后,张蕙兰立即请罗佩兰上座,并很恭敬的给罗佩兰敬茶,亲热的称呼“姐姐,请喝茶。”

张蕙兰谦和的态度不仅让罗佩兰放心了,而且让婆婆和丈夫也松了一口气。

自此,罗佩兰和张蕙兰二人以姐妹相称,相处得十分融洽,蕙兰照顾佩兰很是尽心尽力,不久,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就在一派祥和中出生了。

罗佩兰带着儿子和婆婆、蕙兰在老家过了两年安稳的日子,期间,杨虎城也一直和两位妻子有通信联系。

两年后,罗佩兰想要去找丈夫,陪在丈夫身边。

但是现在是军阀混战,罗佩兰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儿子从老家到榆林这一路恐怕是不太平,杨母劝又劝不住,正在为难之际,张蕙兰跟杨母说:“婆婆,我陪姐姐一起去,一路上还有个照应,您就放心吧!”

杨母只得同意,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

别看张蕙兰年纪不大,也没出过远门,但她却是个坚强且心思缜密、行事周全的人

两个女人一个孩子就这样踏上了征程,张蕙兰带着佩兰和孩子为了安全绕远路,从家到榆林足足走了近一个月,才安全的来到杨虎城身边。

此时的杨虎城面对蕙兰,心情是十分复杂的,说实话,他对蕙兰是没有爱情的,可他没想到这个姑娘心地竟如此善良、仁义,能够全心全意的对待罗佩兰母子,没有一丝芥蒂,他心中对蕙兰不由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杨虎城和罗佩兰极力邀请蕙兰与他们多住一段时间,但蕙兰拒绝了,她说:“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不放心她长时间自己在家,我得尽快赶回去。”

停顿一下,她又说:“姐姐你们俩人在外也要一切小心,婆婆和我在家等你们安全回来。家里你们就放心吧!”

杨虎城派人把张蕙兰护送回了老家,心中充满了对张蕙兰的感激之情

伟大的母亲张蕙兰

1926年,杨虎城与李虎臣开始了抵抗刘镇华镇嵩军的惨烈之战,而狡诈的刘镇华为了赢得胜利,竟然准备拿杨虎城的家人来胁迫杨虎城。

此时的张蕙兰除了照顾婆婆,还抚养着罗佩兰的一双儿女,因罗佩兰因生二胎伤了元气,而现在又身患严重的传染病,只能把儿子杨拯民和女儿杨拯坤托付给蕙兰抚养。

为了躲避刘镇华的抓捕,张蕙兰带着婆婆和杨拯民、杨拯坤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日子,而佩兰在这期间病逝了

而杨虎城与刘镇华镇嵩军的鏖战也在八个月后结束了,这次战斗虽然杨虎城胜利了,但代价却是三万多军民失去了性命

本来就万分悲痛的杨虎城在此时收到了妻子罗佩兰的死讯,他一下子崩溃了,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理世事,整日以泪洗面

张蕙兰看到平日英勇的杨虎城一下颓废成这样,这个刚烈的女子忍不住了:“枉我和佩兰姐把你当英雄,这点挫折就受不住了,你就是个孬种,你对得起佩兰姐的在天之灵吗?”

杨虎城被骂醒了,他重新投入了战场,张蕙兰仍然是留在家中照顾着婆婆和两个孩子,让杨虎城能没有顾虑地奋勇杀敌。

后来,杨虎城在军中结识了谢葆真,不久他就和谢葆真结婚了,婚后谢葆真先后生下了七个孩子。

而此时的张蕙兰也与杨虎城关系有了进步,并迎来了自己和杨虎城的第一个儿子

眼看着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虽然在各方势力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但参与者杨虎城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和妻子谢葆真被蒋介石赶到国外美其名曰去考察,只带了一个孩子随行,其余孩子都留给张蕙兰照顾抚养。

七七事变后,杨虎城一直向蒋介石请缨回国参加对日战斗,均遭拒绝。

杨虎城带着妻儿偷偷回国,结果一下飞机就被老蒋扣押了,这一扣押就是十几年。

解放前夕,老蒋派人残忍地杀害了杨虎城、妻儿、以及在狱中生下的小女儿。

当张蕙兰得知杨虎城及谢葆真等人的死讯后,一度精神失常,但这个坚强的女人又挺过来了,她决心要为丈夫建造一所陵园。

经历了亲力亲为的辛苦的六年,陵园终于建成了,当她把丈夫和谢葆真的墓地都安置好后,这个伟大的女人把陵园无偿捐给了陕西政府

而此时,这个被杨虎城子女们称为张妈妈的伟大母亲已经把杨虎城和另外两个夫人的孩子都养大成人了,至于她和杨虎城的孩子却早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就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夭折了。

1993年,杨虎城的遗孀张蕙兰夫人病危了,杨虎城的孩子们都围在她的病榻前,悲伤地看着这个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张妈妈,张妈妈临终前,对孩子们说:“我死后想和你们的爸爸合葬,我知道这是违规的,我不够资格,但是我一辈子也没在他身边,死后想好好陪陪他。”

孩子们安慰着张妈妈,同时他们紧急向陕西政府以杨虎城子女的身份联名提出申请,申请让杨虎城的遗孀去世后能与杨虎城合葬。

陕西政府收到申请很重视,经过紧急调查,很快就批准了这个申请。

而张蕙兰在听到孩子们说政府同意了她的“违规请求”后,安详地走了,她终于可以和丈夫杨虎城长相厮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遗孀   佩兰   西安事变   孩子   陕西   军中   临终   婆婆   夫人   子女   丈夫   妻子   儿子   爸爸   母亲   女儿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