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我有一个亲生儿子豆豆,但除此之外,我还有9个孩子,都在汶川。”蒋晓娟谈及自己在汶川参与抗震救灾的经历时,动情地说道。

她是一名人民警察,是豆豆的母亲,更是这九个孩子的救命恩人,是废墟之中的带来生的希望的英雄。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2008年5月12日,在那个黑色的下午,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多少母亲含着泪与自己心爱的孩子永别,在伤痛和饥饿之中,是蒋晓娟站了出来,主动哺育婴儿,呵护着那些脆弱幼小的生命,为一个个家庭守护着希望的火苗。

在职责和亲情面前,她是如何抉择的?当溢美之词与闲言碎语一同涌来,她又是如何面对的?当伤痛成为往事,她过得怎样?

舍小家,为大家

蒋晓娟,1979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02年,23岁的她进入了当地的巡警组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民警,工作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工作几年后,蒋晓娟经人介绍,和丈夫喜结良缘。婚后,两人举案齐眉,日子过得恩爱甜蜜,很快,蒋晓娟就怀孕了。得知她有了身孕,一家人都很高兴,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婴儿用品,紧张又兴奋地期待着。2007年年底时,蒋晓娟诞下一名男婴,看着这个小脸红红的新生儿,她心生怜爱,总也看不够似的,很快给他起了个可爱的小名——豆豆。

尽管生育给蒋晓娟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她是个热爱工作的人,心里总是装着事儿,总是放心不下工作上的事儿。因此,2008年5月,豆豆刚满六个月,蒋晓娟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履行着自己作为一名警察的职责。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蒋晓娟正坐在派出所里办公,突然之间,地动山摇,没人能站稳,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拼命地往屋外的空地跑。几十秒后,经过迅速而惊心动魄的奔逃,蒋晓娟和同事们都幸运地跑到了安全地带,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事后,她们才了解到,距离江油市约244公里的汶川市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烈度为11度,属于“毁灭性地震”,地震震源深度在地表以下约10公里处,地震强度约等于两百多颗原子弹。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作为一名母亲,地震发生之后,蒋晓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豆豆。她逃出来后,稍稍缓过一口气来,就开始火急火燎地想办法联络家人,焦急地寻找着儿子的消息。尽管江油市距离震中两百多公里远,但是,震后几分钟之内,市区的建筑都坍塌成了一片片废墟,难以辨认方向,电缆也纷纷倒塌,通讯受到了严重影响,情况混乱不堪,她很难联系到孩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才找到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点,不过,由于着急联络亲人的人太多,她只能等待着,等了很久,才联系到自己的母亲。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电话里,母亲断断续续地告诉她:“豆豆没事儿,我们这儿很乱……不过啊,刚刚那情形太可怕了,孩子都吓坏了,一直哭呢,你啥时候能回家看看啊?”

通过手机,豆豆的哭声清晰地传入了蒋晓娟的耳朵里,这个小小的人儿还没能好好看过这个世界的美好,就遭遇了巨大的惊吓,此刻用尽全部力气哭着喊着,试图换来注意和安慰。

蒋晓娟的心揪了起来,隐隐作痛。经历过刚刚的生死瞬间,她不由得感到后怕,心里多想立刻飞奔回家,陪伴在亲人身边,把他们拥入怀中,以此来确认他们确实都平平安安的,没有被惨烈的天灾波及。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但是,除了母亲这个身份,她时刻谨记,自己还是一名警察,有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她犹犹豫豫地回答:“妈,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你也知道我的工作……”

“行行行,妈知道,这个时候你们有得忙了。但你自己要当心啊,要照顾好自己。”她的母亲也明白她的工作性质,表示了理解。

挂断电话,蒋晓娟有些不忍。孩子还那么小,自己却不能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照顾他,这种危急关头也不能及时安抚他,实在是有些失职。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不过,她没能沉浸在这样的愧疚情绪中太久,很快,耳边就传来同事的呼唤声:“晓娟,你快过来,有任务呢。”

她回过神来,应了一声,便跑了过去。此刻,她毅然作出了选择,她暂时将母亲的牵挂和内疚放在一边,选择了去履行警察的职责,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暂时舍弃小家,顾全大局,与同事们齐心协力,在当地开展救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当天晚些时候,由于担心余震,蒋晓娟还是抽空回了一趟家,把家人转移到了乡下的老屋里,老家都是早年建的平房,虽然破旧,但在地震之后却显得格外安全,容易逃脱,是最适合避震的住所了。安置好孩子后,她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便赶回了江油市,草草收拾了一些随身物品,就报名加入了支援汶川的救援队。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到达汶川后,蒋晓娟和同事们一度无法接受眼前的惨状。那是怎样的人间悲剧啊,几分钟之内,多少高楼大厦化为残砖碎瓦,多少母亲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离去,多少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就失去至亲……

但是,黄金救援时间仅仅为72小时,时间紧迫,由不得她们感伤。于是,她们很快被分配了任务,纷纷投入到紧张却有序的救援工作中去了。而蒋晓娟的工作任务,就是将救援物资运送到一个临时安置点,并协助转移到这个安置点的群众搭帐篷,尽可能地帮助有困难的受灾群众解决问题。

刚开始工作时,蒋晓娟就发现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被转移到这儿的婴儿们没有奶粉或者牛奶吃,只能暂时饿着。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当时,她说:“大人要是饿了,还可以饿着,可以暂时忍一忍,但是,这些小婴儿却不能饿着”。她忧心忡忡地注视着那些稚嫩而无辜的小生命,最终,她主动提出,“我的孩子也才六个月大,我还在哺乳期,不如就让我来给这些孩子们喂奶吧。”

蒋晓娟的提议,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恰好解了孩子们家属的燃眉之急。大灾过后,有的婴儿还没能记住母亲的笑颜,就被迫和母亲阴阳相隔;有的婴儿被陌生人所救,暂时还没找的母亲;有的婴儿是被亲戚所救,逃命之时来不及带上奶粉……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嗷嗷待哺的孩子们没有奶水可吃,而外面的物资短时间内也运送不进来,这些小婴儿除了整天张着嘴哭嚎,没有任何办法。

幸好,蒋晓娟挺身而出,果断地解开衣襟,将一个饿得面色蜡黄的孩子抱了起来,耐心地喂着奶。吃饱喝足之后,孩子终于不再哭闹,沉沉睡去,让她的家人们都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尽管在临时安置点内生活条件艰苦,作为工作人员的蒋晓娟伙食也不好,能分到一包泡面或是一个面包已经算是不错的,作为哺乳期的母亲,她自己的营养摄入都不太充足。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尽管如此,看着另外几个虚弱的婴儿,她依旧慷慨地接过了襁褓,在这个离故乡两百多的公里的地方,她将这些可怜的婴儿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温柔地安抚着,熟练地摇晃着他们,轻言细语道:“宝宝饿坏了吧?吃完就好了,以后都不会挨饿了,慢点儿哦。”

喂过奶之后,蒋晓娟还会轻轻哼起儿歌,那是她常常唱给儿子豆豆听的,如今也以同样满怀爱意的语调唱给灾区的孩子们听,以此哄他们入睡。他们的梦里,想必不会再有灾祸,只会有母亲温暖的怀抱和令人安心的笑脸。

后来,她在巡回演讲中和观众分享自己的经历,她说:“当时有个叫做瑶瑶的小女孩儿,长得特别可爱,每次吃完后都会对我笑,笑得可甜了。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值得的。”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按照估算,喂一个婴儿大约需要十多分钟,而蒋晓娟需要喂九个孩子,而婴儿一天大约需要进食四五次,也就是每天光照顾孩子们,她就得花费六小时左右,同时还得兼顾其他工作,显然负担很重。

那时候,头顶是匆匆搭就的简陋安置房屋,光秃秃的铁皮屋顶显得有些破败;而屋内,却是身穿制服、怀抱婴儿的“警察妈妈”蒋晓娟,尽管脸色有些疲惫,但还是细心地看顾着“她的孩子们”。

听到周围人的赞誉时,她总是不太好意思。身为母亲,照顾孩子是她的天性,再说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因而,蒋晓娟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伟大。

赞誉与诋毁齐来

2008年的那个五月,蒋晓娟在临时安置点里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一睁开眼,总有无数事宜等待她处理,她无暇顾及外界的评价。过了一阵子,她才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在网上已经“火了”,网友都知道她是有爱心的“警察妈妈”了。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大灾面前,一个个有担当、有勇气的英雄涌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蒋晓娟虽然没有在救灾前线拯救生命,但在临时安置点内,她以女性独有的天赋和温情抚慰着一个个婴儿,让那些家庭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展现出了令人感动、敬佩的母爱与大爱。

2008年5月22日,为了表彰“警察妈妈”蒋晓娟,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作出了一个决定:授予蒋晓娟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随后,她又被授予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除此之外,她还获得了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提名,以及“最具爱心华人女性特别奖”。

而江油市当地的领导也认为,蒋晓娟用女性的温暖暖化了周围的人,她表现出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重建生活的坚定信心。为了弘扬正气,表彰英雄,当地政府决定给蒋晓娟升职。

2008年6月19日,江油市委组织部正式发出关于蒋晓娟任职的通知,任命她为江油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升迁之后,蒋晓娟仍然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警察,做了自己职业范围内的事,没什么值得称颂的”。

尽管她如此低调,出名后拒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但仍旧有好事的网友质疑她的升迁途径是否正当,指责当地政府被舆论裹挟,让蒋晓娟跳过了必要的升职要求和考核,对其他人来说不够公平。

面对质疑,她始终保持着礼貌,告诉记者:“我认为我做的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当时有很多战友都去了汶川,他们也付出了很多,我的经历没什么特别的”。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虽然她为人谦逊,但在天灾面前,是她以温柔而强大的怀抱庇护了9个孩子,是她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素不相识的9个婴儿,假如她没有站出来,那几个孩子还不知要忍饥挨饿多久,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救援物资送到。

蒋晓娟所做的事,无疑是值得歌颂的。曾被她救过的孩子们的家人曾经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啊,警察同志。等孩子长大了,我们也让她喊你一声妈妈!”这一声“妈妈”,足以体现她所做之事的价值,妈妈是孩子们的安全屋,是天崩地裂之际最后的避难所,也是食物和爱的来源。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即便遭受了一些质疑,但平心而论,蒋晓娟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是与她的奉献相配的。升职之后,她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在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地工作了十二年。

2020年,蒋晓娟由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被调整为政治处主任。当年,在联合战疫和抗洪的过程中,蒋晓娟不畏艰难,积极投身防洪、防疫一线,迅速有力地组织成立了“抗疫先锋队”和“抗洪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大力宣传与表彰防洪抗疫工作中的动人事迹,为当地的抗洪、抗疫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好的影响。

轰动一时的“警察妈妈”:汶川废墟中哺乳9婴,今已是政治处主任

十二年过去了,蒋晓娟的职位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的初心,是心怀大爱、不辞辛劳的品质。将来,无论处在怎样的岗位上,她都会是那个给非亲非故的孩子喂奶的“警察妈妈”,也是为受灾群众辛苦奔走的人民警察,平凡而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汶川   江油市   警察   豆豆   妈妈   恪尽职守   都会   升职   废墟   职责   婴儿   家人   母亲   政治   英雄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