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张爱玲的这句话,用在冰心身上,多少是应验的。

在那个才女辈出的年代,不知是因为自恃清高,或是真的缺少“女人味”,冰心似乎很不招人喜欢。

而她那心里藏不住话的性格,也常令人公然对她说出刻薄的话,张爱玲和苏青都曾直白地表达过对冰心的厌恶。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冰心

张爱玲讨厌冰心,是因为她尖酸的文字;而苏青则更为直接,完全是由于她不喜欢冰心的容貌。

俗话说,相由心生,而文字又源于心中所想,说起来,未尝不是一码事。总而言之,冰心在这对“沪上姐妹花”看来,一无是处。

尽管张爱玲与苏青公然叫板,但冰心却只是生生闷气,不屑于理会,因为她有一位自己的较劲儿对象——林徽因。

有趣的是,冰心与林徽因二人渊源颇深,她们的祖籍同是福州,是如假包换的同乡。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

此外,她们的丈夫梁思成和吴文藻,同为清华大学1923级的毕业生,而且住在同一间宿舍,是真正的同窗。

在美留学期间,四人曾相聚康奈尔大学,两对恋人曾在绮丽的风景中留下过珍贵的照片,以至于后来,这张野餐聚会的合影,成为了世人寻找到冰心与林徽因之间曾经有过深厚友情的证据。

然而,现实却常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这样美好的相聚时光,并没有给这两位才女带来什么深厚的情谊。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冰心与林徽因在美国野餐时的合影

众所周知,冰心曾以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向林徽因“发难”,致使两人开始积怨,而这篇透着浓浓“醋意”的文章,也揭开了两大才女之间颇带较劲意味的互动的序幕。

事实上,早在这篇文章发表2年前,冰心对林徽因的“看不惯”,就已经有了迹象。

1931年,冰心在丁玲主编的《北斗》杂志的创刊号中,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劝你》的白话诗,其实,彼时的冰心已经搁笔一段时间了。

但是,出于对丁玲文字的欣赏和不幸遭遇的同情,冰心还是提笔写了这首诗,以表示对丁玲事业的支持。如此看来,冰心也确是一位性情中人。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冰心赴美留学时,在船上的照片

那时候,应丁玲之托,去向冰心等北方女作家约稿的是沈从文,这位来自湘西的小说家,既是丁玲的好友,更把林徽因视为生活和文学上的知音。

正因如此,当他从冰心那里拿到这首诗后,立即敏感地察觉到,这首诗的讽劝似有所指。

也许是心中多少为林徽因感到忿忿不平,沈从文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对此事也曾有过婉转的暗示:

“……直到她搁笔那一年,写了一篇长诗给另一个女人,告那人说,‘只有女人知道女人的心,诗人的话是一天花雨,不可信’。”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沈从文

沈从文一眼便看出,这首“一个女诗人”写给“另一个女诗人”的诗,矛头直指林徽因,只不过这时的冰心,在情绪的表达上还比较隐晦。

她用一种近乎于说教的方式,告诉“另一个女诗人”不宜同“另一个男诗人”继续一种友谊。

在冰心看来,诗人的话,本就是“一天花雨”,都是镜花水月、不着边际的,男诗人如此,女诗人当然也没什么两样。

可是,如此“男诗人、女诗人”的叫嚣,其实已经近乎说破了当时北京文坛上一个公开的秘密,除了徐志摩和林徽因,还能有谁?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徐志摩与林徽因

尴尬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也恰好在那期《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白话诗,想来,这是冰心没有料到的。

都说无巧不成书,可当巧合真的摆在眼前时,很难让所谓的“被讽劝者”无动于衷,但事实上,《我劝你》这首诗,也并未劝住什么人。

归国后,吴文藻、冰心夫妇就职于燕京大学,梁思成与林徽因也搬进了位于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内。

虽然回国后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但二人却极少往来,表面上她们还是朋友,但那首“讽劝诗”的“余威”却仍萦绕心头。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吴文藻、冰心夫妇

此时的林徽因已为人妻,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在知识界的“人气”,她那骨子里的优雅大方,以及藏在美貌背后的知识女性的柔情和妩媚,反而让她变得越来越有“男人缘”。

很快,林徽因的身边便围聚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徐志摩、金岳霖、张奚若、邓叔存、周培源、胡适、朱光潜、沈从文、萧乾……一个个在当时或未来响亮的名字,都是她的座上宾客。

每个星期六的下午,这些文化精英只要有空,一定会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

就算宾客中鲜有志同道合之人,那也无妨,自有才色双全的佳人活跃气氛,定会让每位来宾都尽兴而归。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

于是,梁家一跃成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最负盛名的文化沙龙,而随着林徽因在精英社交圈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其说是大家是奔着梁家来,不如说都是奔着“太太的客厅”。

张爱玲对“做女人”曾有过这样的看法:“做人做了女人,就得做规矩的女人,规矩的女人偶尔放肆一点,便有寻常的坏女人梦想不到的好处可得。”

诚然,林徽因不是“坏女人”,却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加之她的人格与学识魅力,照样使她得到了那些“规矩的女人”和“坏女人”得不到的好处。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张爱玲

相形之下,冰心无疑就是那个“规矩的女人”,她同林徽因有着相似的家世和才华,却没有她骨子里的魅力与亲和力。

自己不具备的东西,自然也“看不惯”,同为民国时期鲜有的才女,一边是门庭若市,一边是形单影只,冰心若心生嫉妒,实在再正常不过。

作家李健吾曾对林徽因有过这样的描述:“绝顶聪明,又是一副热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妇女几乎全把她当做仇敌。”

如此看来,《我们太太的客厅》的问世,也就不奇怪了。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学生时代的冰心

尽管冰心在小说中并未指名道姓,但对于人物的描写,却无不对照了现实中的精英们,以致小说发表后,招致了整个京派文人圈的“众怒”。

小说中描述的“我们的太太”是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岁时尤其嫩艳。

“太太”自己是个女性,却并不喜欢女人。她觉得中国的女人特别的守旧,特别的琐碎,特别的“小方”。

而随着一众“男人”在她的身边殷勤献媚,“我们的太太不言语,只用纤指托着桌上瓶中的黄寿丹,轻轻地举到脸上闻着,眉梢渐有笑意。”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与梁思成

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中,对每位宾客的描述都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这也就更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将林徽因看做是一个“玩弄男人于股掌”的“心机女”。

可是,冰心没有去梁家参加过这样的聚会,她又如何知道得这般详细?正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想来,未必不是对“男人缘”的一种过分幻想。

不过,冰心在当初的《我劝你》中,有一句话说得对:只有女人知道女人的心。

据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时,林徽因恰好刚刚从山西回到北京,她带回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陈醋,立马叫人给冰心送了去。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在山西工作时的林徽因

必须承认,林徽因真真是一个绝顶聪慧伶俐的女子,送“醋”给冰心的寓意不言自明,但碍于“朋友”面子,送些特产过去也无可厚非。

双方你来我往,较着劲儿互动,在好事者看来,不可不谓精彩。

有意思的,两大才女醋意十足的小摩擦,竟也成了近年来学界的热门话题,网络上甚至将此事演变成了两位女作家到底谁更有才华、谁更美貌的较劲。

从网络的评论上看,显然,近百年的“状况”也没有什么变化,林徽因的支持者要比冰心多得多。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与儿子梁从诫

其实,这也难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集美貌、学识、人格魅力于一身的林徽因,自然更受人追捧。

当时,“太太的客厅”引起过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学男青年的心驰神往,对于他们来说,林徽因就是遥远冰山上的一朵雪莲花,都幻想着有一天能一睹芳容。

大作家萧乾就是众多仰慕者中的一位。彼时的萧乾,还是燕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因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蚕》的短篇小说,借此认识了文艺版的编辑沈从文。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萧乾

这篇小说是萧乾的处女作,被《大公报》刊发后,萧乾十分兴奋,用他自己的话说:“滋味和感觉仿佛都很异样。”

当时的萧乾一定没有料到,更“异样”的感觉还在后面。恰是因为这篇小说,他居然受到了林徽因的青睐。

对于那一天的心情,多年后的萧乾仍旧记忆犹新:

“几天后,接到沈先生的信,大意是说: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上了你那篇《蚕》,要请你去她家吃茶。星期六下午你可来我这里,咱们一道去。”

萧乾自是知道这位“绝顶聪明的小姐”是谁,是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整个北京的文化人士,谁会不知道?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萧乾

萧乾兴奋极了,他不知道还能有什么事比见到林徽因更能令他兴奋,以至于连沈从文的这封“通知”信,他都当做宝贝一样一直珍藏着。

等待的时光无疑是漫长的,那几天,萧乾坐立不安,老早就把他那件蓝布大褂洗得干干净净,把一双旧皮鞋擦得一尘不染。

萧乾记得很清楚,星期六吃过午饭,他羞怯怯地随着沈先生从达子营跨进了北总布胡同那间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那是萧乾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晚年时,回忆起初见时的那份窘促而又激动的心情,萧乾仍觉得脸上发烫。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

“那次茶会,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上亲切地轻轻抽了那么一鞭……”

1935年,萧乾入职天津《大公报》,但他每月都要来一次北京,在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举行茶会,一来自然是为了约稿,二来也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

在他的记忆中,“‘小姐’几乎每次必到,而且席间必有一番宏论。”

由此可见,林徽因在北京文人圈的受欢迎程度,更由此反衬出了冰心的落寞。

《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后,引起了京津两地文人圈的巨大轰动,那种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以及颓废的情调,引起了大批拥护林徽因之人的反感。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林徽因

可是,同为民国时期大才女的冰心,真的只是为了嫉妒林徽因的“男人缘”,才如此叫嚣的么?

平心而论,人们总是善于从“饮食男女”的角度将问题对立化,好像不对立起来,事情就变得不成体统一样。

可是,女作家也好、女诗人也罢,也都是凡人,两个女人有合有不合、彼此看得入眼或看不入眼,都是人之常情。倘若她们只是相互恭维叫好,也未必不会有人觉得“此中有诈”。

《我们太太的客厅》中赫然在列的金岳霖后来也曾觉得,冰心的这篇小说似乎还有别的意思,不只是“吃醋”这么简单。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金岳霖

在金岳霖看来,冰心所厌恶的,是30年代中国少奶奶们的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悲哀。当然,也包括那些围着少奶奶石榴裙转的风流少爷们。

这一点从徐志摩遇难后,冰心写给梁实秋的信中,可窥见一斑。

“我仍是这么一句话,上天生一个天才,真是万难,而聪明人自己的糟蹋,看了使我心痛……谈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误他’还是‘他误女人’也很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这封信中所暗示的“女人”是谁?冰心与梁实秋自然是心照不宣,徐志摩遇难时,不正是要赶往北京去参加林徽因的一场演讲么?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梁实秋、程季淑夫妇

这样看来,林徽因不过就是冰心眼中“中国少奶奶们”的一个代名词,抛开“男人缘”不说,张爱玲、苏青、凌淑华、陆小曼……哪一个不是冰心眼中所谓的“颓废”情调。

所以,即便是没有这篇小说,以她俩的性格,也绝不会相安无事。而恰恰因为两人是旧识,所以她才会用这种“讽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不惯”。

也许,在冰心看来,自己在成长为杰出女性的道路上太过孤单,林徽因成为诗人,少不了受了徐志摩的熏陶浸染,而她在建筑史上的名气,也多少借了些梁思成的光。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晚年时的冰心

这让冰心觉得,被世人、尤其是被男人追捧的林徽因,在文人的“气节”上多少有些不大光彩。醋意的背后,是对女性这一现象的深深的担忧。

可是,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文化圈内,又都是杰出女性中的佼佼者,各自都心比天高,无论再怎样“大度”,《我们太太的客厅》一出,两人便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抗战时期,林徽因与冰心又同在昆明居住了三年,两家一度仅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但是二人从不来往。

与林徽因比“男人缘”,冰心完败,萧乾:与林相处如被鞭轻轻抽打

冰心(左)与林徽因(右)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让冰心的担忧多少显得有些“杞人忧天”,因此又难免不被世人扣上一顶“嫉妒”的帽子。

1944年,身在重庆的林徽因曾被儿子梁从诫问道:“如果日本人真打进了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

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冰心   燕京大学   人缘   少奶奶   醋意   大公报   才女   文人   北京   中国   诗人   客厅   太太   女人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