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测试

以下是朝日新闻多事奏论栏目田玉惠美的评论文章,推荐给各位朋友。

太安静了,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作曲家约翰·凯吉为了感受“无音室”的效果,曾到访东京都丽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推开厚重的无音室的门,这是一间高4.2米,4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房间的墙壁被隔音材料包裹着,墙壁的外侧一圈是厚约27公分的混凝土。

工作人员对约翰说:“如果觉得不舒服了请按铃告诉我们。”约翰突然感到了一种无名的紧张,一个人单独关在无音室里,呆了大约10分钟。在里面侧耳倾听,什么声音也听不到,让他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和孤立感。在里面大喊大叫不会有任何回响,声音只停留在嘴边,无法向其他方向传递,感觉自己好像被封在一个透明的胶囊里。

约翰体验这种感觉的目的,是为了思考“安静”的功罪。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的时间多了,环境变得安静舒适了,但远离社会,人的想法也开始变得内向。日本的政客们开始鼓吹“参议院选举后终于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发起修宪运动”,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人们开始思考,难道安静总是好的,“杂音”总是应该排除的吗?

人间测试——鸦雀无声无杂音好吗?

最能代表安静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现在很多图书馆开始与“声音”共存。在一个平日的下午,我们到访了长野县小布施町的街道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主打特色是在里面可以说话。街道图书馆是一个没有任何隔断的宽阔空间,图书馆里播放着背景音乐,在书架的旁边,中学生们在学习,没有人戴耳塞儿,时不时有小孩子从身边跑过,隐隐能听到有人在说话,也能听到窗外农家饲养的山羊的叫声。以前,这个图书馆内还曾播放过广播体操带着大家运动,街道的居民有时在这里喝茶,甚至吃便当。

为什么要允许“声音”的存在?我们访问了图书馆的第4任馆长志贺女士,她说“是想给大家创造一个与众不同、意想不到的交流场所。平时毫无交点的人们在这里能轻松的交谈,这里也能时常听到大人和孩子念绘本、讲故事的声音,我们希望促进这种舒缓、和谐的交流,希望助力这里成为创造的据点。”

对此,也不是没有矛盾和反对意见。2009年图书馆刚开的时候,有人提出意见要求图书馆应有的安静,也曾一度回归了图书馆本来的寂静。但是去年就任馆长的志贺女士决心再一次回归初心。她说:“杂音也是一个意识到身边有人存在的机会。如果声音高过了室内背景音乐,我们会提醒来访者注意,但是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布施街道的这种努力,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图书馆与声音的关系,不少地区也开始效仿这种做法。其实在默读普及之前的江户时代,大家读书是大声朗读的,在图书馆里适当容忍声音的存在,从历史上看,也不是什么奇谈怪论。

作家宫本辉先生,曾为了安静写作专门在轻井沢地区建了一个别墅,对此他曾写过一篇随笔散文。宫本最初以为能在别墅安静的书斋里写作,但是窗外的野鸟在附近筑了巢,野鸟的叫声很让他很烦恼,每年夏天都要和野鸟们格斗一番,因为被鸟鸣声烦恼,他写不出东西来,时常对家里人撒气。

人间测试——鸦雀无声无杂音好吗?

但是几年以后,有个夏天野鸟不来了。宫本回忆说,他的母亲很喜欢站在别墅外面看那些自由的野鸟,当宫本因为野鸟太吵的原因写不出作品而向家人撒气的时候,宫本的母亲曾重重地甩过一句狠话:“因为有鸟鸣就写不出东西的话,你就别当什么小说家了。”

对于声音,随着听者的思绪和心情会有很不同的感觉。在杂音与妙音之间流动的声音如何评价,仿佛也测试着我们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约翰   野鸟   杂音   鸟鸣   馆长   叫声   墙壁   背景音乐   别墅   安静   对此   街道   图书馆   人间   声音   测试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