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聪明的沙特人,用神一般操作告诉我们,钱还可以这样赚。

一直以来,得益于国内丰富的油气资源,沙特阿拉伯王国都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国家都是依靠进口沙特的石油,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不过,根据数据显示,沙特阿拉伯王国在今年第二季度从俄方进口石油却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累计进口石油64.7万吨,相当于每天进口4.8万桶(每桶159升)。

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这就很有意思了,明明自己国家“富得流油”,为什么沙特还要从俄方进口石油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俄方的石油卖得实在是太便宜了,自从俄乌冲突以来,俄方遭受了一些制裁,以老美和欧盟为首的国家,公开抵制俄方的能源出口。

由于俄方石油运不出来,之前深度合作的一些国家迫于某些压力,也不敢再继续合作,导致全球石油市场供不应求,国际油价飙升。

我们都知道,俄方也是一个资源型国家,贸易多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现在本国的能源出口受到限制,储存在国内压力也比较大,没办法只能打折出售,在全球寻找买家。

先是印度等一些国家看到了打折石油,于是疯狂采购,甚至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大大缓解了国内的能源危机,与此同时,沙特也嗅到了“商机”。

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沙特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但是其国内对于石油的消耗也比较大,现在加倍购买俄方的石油,意图也是一目了然。

沙特通过进口石油,减少本国对于自产油的需求,并补充国内发电所用的燃油,满足国内老百姓和企业对于夏季供冷的需求,使其有更多原油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价格出售。

不得不说,沙特这一顿操作真是解释了什么叫“无奸不商”,买了其他国家便宜的石油,用来解决自己国家内部的能源需求,然后把自产的原油,高价再卖出去,等于说是生产多少就能出口多少。

而那些一直叫嚣着制裁俄方的国家,不能自己打脸去购买打折石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采购沙特的高价石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这不,有个老头最近就在沙特阿拉伯王国访问,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沙特可以尽可能地增加石油产量,以缓解全球部分国家高油价和高通胀的压力。

说实话,俄方虽然遭受了这么多轮制裁,但是其经济数据却比大家预想的要好得多,能源才是硬道理,在此期间普京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不仅没有让卢布贬值,反而把俄方的全球市场给打开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沙特坐收渔翁之利,而俄方也不用再愁能源出口的时候,有很多人提出了新的疑问,沙特从俄方进口的石油虽然同比增加了,但是我们还是得从总量和占比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的确,我们通过几组数字,就可以发现,沙特进口的俄方石油的数量非常少,根本不足以影响俄方石油的整体出口情况。

沙特只相当于每天从俄方进口4.8万桶燃料油,而沙特目前每天要生产和出口1000万桶石油,俄方石油的日均产量也有1050万桶。

沙特之所以会加倍进口俄方的石油,只是因为俄方大幅度打折出售,物美廉价,有便宜不捡白不捡。

可每天几万桶的燃料油数量,与这两国的上千万桶的出口量相比,显然是寥寥无几的,压根不足以影响整体形势。

目前来看,俄方还得在全球继续寻找超级买家,沙特的购买量只是杯水车薪,达不到让他们消化产出的目的,沙特也不可能全盘接收。

而沙特也会继续适量进口便宜的石油,以解决内部能源需求为上限,争取让自产原油全部出口,而不是我们想的“二道贩子”。

加倍购买低价石油,自产原油高价出口,沙特坐享渔翁之利?

事实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感谢您的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期待您的咨询和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沙特   原油   沙特阿拉伯   高价   渔人得利   渔翁之利   石油   目的   王国   燃料油   低价   便宜   压力   能源   国家   国内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