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是什么?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再加上现在我们几乎都是使用手机支付,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对一块钱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但是在以前的时候一块钱却是很多人都想要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一块钱购买能力是很强的。

在民国时期主要流通的货币就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大洋,这种货币是在北洋政府统一全国之后才出现的,而且在《国币条例》颁发之后,北洋政府规定了“袁大头”的制作材料为银,并且还规定了在1914年12月开始由江南造币厂开始制造一元大洋。

民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是什么?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在一元的“袁大头”大洋出现之后,在当时可以购买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一块“袁大头”大洋可以购买将近十斤的猪肉,十多尺的棉布等等,民国时期的白糖一斤只要六分,一斤油也只要八分,虽然这和当时的物价有很大的关系,但这主要还是因为“袁大头”的购买力有关。如果按照现在的猪肉价格来计算的话,一斤猪肉差不多二十元,所以一块“袁大头”大洋也就相当于一百元。

在民国时期除了“袁大头”大洋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货币,但是这种货币的单位很小,虽然这种货币可以兑换成“袁大头”大洋,但是所需要的数量非常的,一千文才可以兑换一块“袁大头”。对于民国时期的一块“袁大头”大洋相当于十角,也相当于一百分,也相当于一千厘,因此一文就相当于一厘,所以说当时的“文”和“元”之前相差还是很大的。

民国时期的货币主要是什么?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如果按照当时的土地价格来计算的话,在民国时期只要有四五块大洋就可以购买一块面积差不多为三亩的土地,而且这块土地的位置还是很好的。

如果是放在现在的话,位置很差的一块面积为三亩的土地价格最少就是几万,所以说大洋的购买力在当时是非常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大洋   北洋   货币   袁大头   民国时期   文才   江南   购买力   多少钱   猪肉   土地价格   很大   面积   土地   位置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