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对论》


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出品、阳光媒体集团精心打造的《文化相对论》已上线开播,首期主题为“十字路口的文明: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耶鲁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保罗·肯尼迪、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杜赞奇、清华大学中文系与历史系教授汪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四位嘉宾从不同的文明角度、不同的历史角度出发,为正面临重重考验的人类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不同时区跨时空连线、跨屏对话。

《文化相对论》| 十字路口的文明: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01

新冠疫情下的全球化挑战


疫情加剧了全球的紧张态势和严重分歧,人们渴望回归正常状态。对此汪晖教授表示,新冠疫情之前的状态里其实已经潜藏着所有危机的要素,而疫情的发生,严重提醒了我们某一种状态不可持续。


过去几十年虽然有一些正面的发展,但总的来说促进了全球多极化的趋势。疫情之下,当全球化体系缺少调节机制、缺少能够适应这些发展的新的全球框架时,也提醒着我们,必须要探索新的状况、寻找到新的出路。

视频加载中...


02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的国家关系

当今世界已处在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中,国际秩序必须探讨一个新的可能性。杨立华着重强调“知止”一词,他讲到知止意味着我心中始终有他者,同时意味着我始终会给他者留余地,这是中华文明根性里特别重要和关键的东西

杨立华从历史视角出发,指出中国从来不外向扩张,历史上没有出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倾向,这个历史的证明非常清楚。

视频加载中...


03

全球化面临的和平问题


美国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曾提出后来一直让政界和学术界都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关于如何看待新旧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者是否注定会发生冲突?


杜赞奇教授表示所有文明都会从其它文化和外来资源中汲取力量,但重要的是,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全球力量,应适应某些精英文明传统,并使其成为一种身份标志。

视频加载中...


04

十字路口:文明对抗?还是对话?


全球化发展当中,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汪晖表示,到底是意识形态冲突还是文明冲突,这可以认真地去思考。当讨论民族国家、讨论文明冲突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时,可以通过去寻找、发现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从这一点出发去思考这个世界


究竟该如何面对人类当前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和多元挑战,保罗·肯尼迪表示,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个不错的例子,该国放弃军事力量扩展,鼓励全社会使用资源促进发展的模式,如果能在其它大国复制将非常棒。

视频加载中...


《文化相对论》| 十字路口的文明: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中美洲   耶鲁大学   肯尼迪   哥斯达黎加   保罗   相对论   这个世界   疫情   冲突   教授   状态   多极化   国家   文化   全球   历史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