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断供,后有停贷,形势更加严峻了

从7月11号烂尾楼业主停贷始发以来,银行板块在7月12号和13号连续两天出现暴跌,金融市场反应强烈。

断供

2020年疫情开始爆发,一两个月的封禁,人们开始为没有收入来源而着急,特别是那些背着一套房房贷,甚至背负多套房房贷的人,从那时起,断供房数量就增多了。后来解禁了,但情况并没有好多少,因为国内疫情虽然控制住了,但国外疫情又爆发了,不少企业依然不好过,人们的收入依然在降低。收入降低,消费就不振,消费不振,企业就不好过,企业不好过,员工就会被降薪或辞退,员工被降薪或辞退,其收入就会降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近两年来,由于收入下降和房地产投资前景不明朗双重因素叠加,断供房数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断供这件事对银行业来说肯定不是好事,也许是断供房数量还未达到危机临界点,也许是投资者认为断供大潮的导火索还没有出现,金融市场没什么反应,银行板块一直没有波澜。

关于投资银行股

我本来有投资银行股的想法,一是其业绩稳定,二是其分红可观。以工商银行为例,在2018年7月以4.3元的价格买入,到2022年7月,股票价格还是4.3元左右,虽然不能通过股票价差获得收益,但五年的每股红利分别为0.24元、0.25元、0.26元、0.27元和0.29元,折算下来年复合增长率为5.5%,同期工商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股票投资收益是定期存款收益的2倍。

为什么投资银行股收益稳定,却没有投资银行股呢?就是担心断供潮一直发展下去,银行处境会非常危险,日本房地产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先例。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没有达到那种恶劣的程度,但问题是不小的,风险也是不小的。我们的风险是需要时间去化解的,万一时间不等人,危机就可能爆发。

停贷

断供,大多是还不起房贷的人无法继续还贷,停贷,则是还的起房贷的人也拒绝继续还贷,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大家都知道,停贷的起因是烂尾楼,人们拿着大笔资金交了首付,每月还要偿还银行大额贷款,等来的却是一栋烂尾楼,交房遥遥无期,试问谁还有动力继续还房贷,也难怪业主们“揭竿而起”,用“停贷”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对开发商举起“制裁”枪。这股停贷风,正在越刮越大,向全国多个地方扩散开来。

这股停贷风之所以越刮越大,就是因为随着新房成交量持续大幅下跌,房地产企业越来越难过。恒大负债1.95万亿,最后走投无路破产了,这个不用多说,那么在恒大之后,还有哪些房地产企业暴雷呢?

5月12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因流动性压力,4月陆续到期的4笔美元债的利息无法在相关期限内偿还。4笔美元债的利息大概是1.05亿美元,相当于7亿人民币。几千亿规模的房企,现在连7亿的利息都付不出来了,可见融创的资金流动性出了多大的问题。

金科作为重庆本土房企,曾经是重庆房企的希望之星,但是近半年来却是波折不断。从年初施工单位冲击总部大门,到旗下“小金牙”理财产品逾期被投资者围堵,再到苏州项目被业主投诉挪走监管账户资金。5月20日,金科遭遇股债双杀,近20亿的公司债到期却无力偿还,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富力也踉跄于暴雷边缘了,今年年内,富力将有近7亿美元的境外债和近40亿元的境内债务到期,而且属于不还不行的那种,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富力之前也想申请美元债展期,但是人家债主不同意,可见富力已经到了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

上面只列举了三个例子,由于新房成交量锐减,深陷债务危机的房地产企业还有很多。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企业连债务利息都还不上了,它们哪儿还有资金建楼,所以烂尾楼就出现了,又因为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所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烂尾楼。在我身边就有两个烂尾楼,一个是商圈,一个是住宅,自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这两处工地就一直没开工,由此可见烂尾楼多么普遍。如果这些烂尾楼的业主都停贷,那么这对银行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写到最后

可以预见,对于这次停贷大潮,政府大概率会向银行注入大量流动资金,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对于投资者,最好不要在刀尖上行走。对于购房者,只有选择一家财务健康的房地产企业,购买即将完工或者已经完工的房产,才能避免买到烂尾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烂尾楼   投资银行   疫情   利息   债务   严峻   房地产企业   投资者   收益   业主   形势   危机   收入   资金   美元   银行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