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今天这个话题,已经牵涉到了过去1千个群友,因为他们硕士毕业求职时,会面临简历上要不要加上“本科到硕士”之间这段经历的问题。

当然,更会跟另外至少2000名群友、星友和长期读者有关,他们拿到硕士学位前后也必然要考虑简历如何写。

实际上后面这2000位数字,是往保守了说的,因为自从这篇《多大岁数提升学历算来不及了,或者叫做“晚了”?》发表后,看到了我曾经的一个女领导51岁还去读了个MBA,更多的人就按耐不住要提升学历。

废话不多说,几个规律如下,都是这个中国从来没有人写过的知识点。无论你怎么百度,或者不管你问哪个亲友,不但没有答案,而且他们都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创新还是无处不在的,尤其针对亟需的需求。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1,本科到硕士之间为何有断档?

这个就很容易回答了,因为考研一开始没考上,所以二战三战四战了,还有毕业后工作了几年了突然考研重返校园的,更有辞职后出国留学的,还有更多的MBA报名时就要求有了工作经验才能来,也有工作中觉得理论知识不够要充电的,还有为了提升学历然后进体制内的,最简单的还有人想通过提升学历来找对象的......

总之,不按照正常情况大四-->研一,而是在这个箭头上多了1年2年甚至N年间隔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学历断档。如果工作了,则读研期间就成了职业断档。

以上情况在处理简历时,都会碰到今天题目所讲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即使所谓的学历“内卷”越来越严重,该现象也会越来越普遍。


2,俩学历之间有了工作经验,要不要写?

这得看你参加校招还是社招,毕业时一般都有个应届生身份,你去参加选调生,参加公考,参加银行的应聘,参加国企的考试,参加央企的面试,参加某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等等,最好不要写这个工作经历。你就是个应届生,应届生没有也不需要工作经历,何况很多单位要求没有社保缴纳记录,自然更不要写。

有人问,万一查到了呢?

体制内录取你时,默认你是应届生,不可能找第三方背景调查去查你,顶多会有个政审。政审有很多内容,大家看下《国企、事业单位,也有背景调查吗?》。其中牵涉到职业经历的部分,主要是查你目前单位工作情况、奖惩记录、工作业绩等,但你是学生,上家单位是学校,所以政审会去你的学校查你,也会查阅你的档案,并让你随后安排档案调动。

以上这个流程,极少会去查你2年还是3年前读研之前的经历,即使你写了,也不大会去做调查,因为即使吃饱了没事做也不会多此一举。体制内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不做份外之事,负责你的政审的老师们,为何要去多干活而且万一不讨好呢?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3,也想参加社招,怎么办?

社招中的简历筛选、面试、录取、定岗、确认工资等等,主要基于你过去的三要素,即学历、年限、上家知名度

你现在学历自然是硕士研究生了,比之前的本科要高。

年限则是指的工作年数,即工作经历的年限,比如下表行情价,也是看这个年限的。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此外,看知名度。你如果本科毕业后在500强或者大公司甚至知名单位工作过,比如苹果、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特斯拉、省国资委、外交部尤其某央企工作过,则可以填写上去,这是加分项,对于体制内外都是。

也要看你的岁数,比如硕士毕业一般23-28岁。你毕业时都29甚至32岁了,那倾向于添加上这段学历之间的空白期。大龄应届生有些单位不收,这里要增加说服对方的口才和心理素质,其次就是同时在社招上多花精力。

还有,个人家庭情况也要看,家庭贫穷,尤其家里弟弟妹妹一大把的,那你要增加工资,要增加年限才有更高的工资,你自然要参加社招,所以也要加上本科到硕士之间的工作经历。

当然,不要错失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可以做两份简历:

一用来校招,不写这段经历;

二用来参加社招,写上这段工作经历。

备注就是:尤其缴纳了社保、想去体制外、这段经历只在一家知名公司、家里有弟弟妹妹、岁数大、家庭不富裕、也准备参加社招的硕士,要写上。


4,二战、三战考上研的,要不要写这段经历?

当然首选就不写了。

经历经历,是为了突出工作经历,你都没工作,在家学习、复习,这就不是工作经历了,自然不要写,哪怕你五战考研才上岸的,也不要写。

万一别人细看到你比其他同学大了四五岁,也不要紧,不要好面子,你就假装你岁数不大即可。碰到体制外招聘单位时,问到你,你甚至可以说:“家里当初帮我将年龄改大了点,”其实就是忽悠过去。


5,考研期间也上过班,要不要写?

这个就看你上班的单位或者公司大不大、知名度高不高,更看社保有没有缴纳。

总之,个人情况确实也太多了,不一而足,大家理解这个优先排序的思维即可。


6,国外经历要不要写?

国外留学的,有人边读研边打临工,有人先出国生活2年再国外当地攻读硕士。你要知道,国内的体制外比较欢迎你有国外尤其欧美的工作经历,哪怕生活经验也可,所以海外经历相对来说可以写上去。

一般体制外的背景调查,不会调查你读研之前的经历,所以写上去没问题,尤其当初是在国外知名公司或者老外领导还愿意帮你背书时,尤其你求职外企时。

但是,体制内则不同,虽然欢迎你这个海归硕士的学业,但怕你在国外乱七八糟的企业待过,甚至思维受到异化、负面的影响,也怕你未来跟同事难相处,所以参加国内校招以及国企央企社招的简历,可以不写本科到硕士之间的国外工作经历。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7,没有经验要凑个经历不?

这当然没有必要。此外,你这也是造假,万一查到了则是不诚信,多了这段假的经历,坏处远大于好处,就没有必要了。


8,具体人具体分析

案例其实就太多了,星球里数百个读研毕业的。就随意找最近1天的吧。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这位川妹子,29岁要去读研,大概30-31岁毕业开始求职,目的是进高校做老师。

我们先不谈这计划最终能否达成。就只看她这个岁数的读研情况。在31岁硕士毕业求职时,她已经有了23-29岁这大概六七年的工作经历,你说写不写到简历中去呢?

首先,参加目标高校的人才引进、招聘、考试、面试等等,不要写,哪怕是最大的工商银行的经历,也不要写。你就是个应届生,31岁的应届生,你打扮下,表现为20多岁的应届学妹即可。

当然,万一被人看到真实年龄,还算了出来说“你超过30岁了。”你就回答:“是的,本科毕业后也没闲着,上过一段时间的班。”不要多解释,多说多错。

接着,万一高校进不去,则参加其他公务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尤其银行的求职、面试时,则将这6年的银行经验加上去,这是加分项。但也要看具体单位的招聘要求,有些明确写了不能有过工作、社保、劳动合同的经历,或者“岁数28岁以下”,你就删了这段经历,投递可以照投。

也有个第三手准备,参加体制外求职,则无论校招还是社招,写上过去的6年经验。体制外资本说了算,资本的本性是花同样的甚至更少的钱,招到经验更丰富、物超所值的劳动力,你甚至做过支行行长都不要紧,作为经验丰富的应届生,你会被企业优先录用。

最后,万一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以上三个尝试均失败了的话,则找到2022年及之前的领导、大领导、师父、亲友、业内人,请他们帮你物色个岗位,或者还回原来的银行,该意思的要意思,父母也出面的话可能更好一点。

当然,客气,一为了再进去,就业托底;二为了增加工资,好歹拿了更高的学位回来了,理论知识更丰富,花了学费的;三那么多单位要录用我,我就是欢喜回来,喜欢咱老单位,想念咱老同事和领导,等等,那段经历自然写进去,日期不要悬殊。


下一位,33岁去211大学读研,硕士毕业时大概35岁。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此时貌似精力应该放在生活上及家庭、婚姻、定居等议题上面,多多争取自己的财产和利益,不要相信欠条。

此外,不一定有精力再去上课、学习、做论文、游学即再回学校做三年学生了。MEM的课程难度,正常是大于MBA的。又要看经济即现金情况。

这15万年收入,估计不够支撑接下来的读研和生活,所以可以问下学校你能否周末上课,或者改成非全日制硕士。

能不能不读呢?如果我是你的话,立马跳槽,好歹找个年薪30万的先去上班,半年后跳槽50万,再花1-3年总之在40岁之前实现税前80万年薪吧,超过百万更好,即不留恋啥国企稳定不稳定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或者被当初的自己骗了,就不要继续去骗未来的自己。

但“如果”毕竟是假设,不但人跟人不一样,性别也不同。从你的年龄、性别、稳定性、单位性质、无固定期限合同等角度来说,你还是可以继续待一待的,别辞职,你国企这15万应该是到手的工资。


不过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包括是不是你的过错比如你出轨导致金钱上妥协了或者已经离婚了,等等,我们也不能仅从你的一面之词看出来更多是非,不做判断。

但对于简历,这已经不重要了,无论你是读还是不读硕士,不管你读在职还是全日制硕士,都实事求是写工作经历即可,你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个“年限”二字。


下一例。

读研之前工作过,现在该如何求职?


不得了,这位杨柳树比《为何有人想硕士想疯了?》里写的还要严重,都成了考研痴了。

你说TA研究生毕业时简历如何写呢?先考上再说吧!其实在此之前TA最好去做下心理疏导。

最后,以上8点叙述,彻底解决了“本科跟硕士之间工作经验要不要写”的问题。祝各位群友、星友和读者,事业进步,学业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工作   岁数   工作经历   国企   年限   社保   体制   硕士   学历   本科   工资   国外   单位   情况   简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