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笔六十载 方寸之间天地宽

以刀代笔六十载 方寸之间天地宽

《七十蒙童》

《大器晚成》

以刀代笔六十载 方寸之间天地宽

戴卫

以刀代笔六十载 方寸之间天地宽

《戴卫书法篆刻选集》

以刀代笔六十载 方寸之间天地宽

戴卫篆刻的印章。

作为中国画坛罕见的艺术全才,四川著名艺术家戴卫在绘画、书法、篆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近日,在戴卫80寿辰即将来临之际,他所著新书《戴卫书法篆刻选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隆重出版。封面新闻记者对这本292页的巨著先睹为快,该书囊括了戴卫书法篆刻的得意佳作,还包括篆刻、注释和讲解等边款艺术。

要“中得心源”

文史哲学金石书画缺一不可

戴卫儿时自学绘画并以出众之才扬名蜀中,他少年时长于西画,青年时为茅盾、巴金、沙汀、艾芜、马识途等著名作家绘制小说封面和插图,壮年时专攻水墨。戴卫认为,中国传统绘画追求“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师古人”即研究传统,包括世界优秀绘画传统;“师造化”即研究生活、研究大自然;能否“中得心源”,这就得看你自身的学养,在这一领域,文史、哲学、金石、书画缺一不可。而治印也是通往“中得心源”的必要途径。

自习画以来,戴卫一直坚持篆刻创作。虽说诗书画印中,印排在最后,但治印在很多书画家看来却无比神圣,学金石书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篆刻。戴卫曾说,“如果说我的画作还有点中国画的味道,是因为书法和篆刻的修习,使我深深领悟到中国画要素——线的精神和笔墨的内涵,以及金石的美学奥妙。”此外,戴卫收藏古印成痴,每方古印都能把玩半月之久,以此能使自己和古人进行最直接的对话。

50岁重拾刻刀

70岁后如蒙童般发奋学习

虽然早已名震华夏艺坛,但戴卫仍然对艺术的追求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其谦卑态度足以让后生晚学敬仰。他在《戴卫书法篆刻选集》自序里有这样一段讲述:“我已经年近耄耋,但始终没有把字写好。我二十岁开始学习刻印,五十岁后重新操刀篆刻且犹爱边款,之后我开始做《花甲功课》,六十岁以后又做《七十补遗》。回头一望,深感甚是无知。我和我的学生,在学习书画与篆刻艺术的过程中达成一致,先求同,后求异。认真临写碑帖,描摹古人印章。先求平正,再求险绝,又复归平正。”

《七十蒙童》是戴卫篆刻的代表作之一,他笑言七十岁后才开始像蒙童般发奋学习,而这些折子本都是他的“作业本”。“岁数越大,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戴卫对学习的认真和勤奋从他聊的一桩琐事中可见一斑,“每天我七点起床,吃过早饭后八点半上楼开始工作,一直到十二点半阿姨喊我下楼吃饭,四个小时须臾而过,我还很纳闷,怎么才吃了早饭就吃午饭哦!”

有时一天连刻三方

就像吃饭喝水是生活必需

治印是件很费精力、体力与眼力的事,尤其对一位老人更是如此。戴卫本来打算70岁封刀不再刻印,但2016年北京一位老友请他刻一方印,他碍不过情面只得应允,没想到这一刻就一发而不可收。“吴昌硕七八十岁在刻印,齐白石八九十岁也还在刻印,他最后一方印上刻着,行年九十四,这让我特别感慨。我有时候一天连刻三方,说来也怪,我是老花眼,看书一个小时就会累,可是刻印半天功夫竟一点都没感觉。”他说。

戴卫对篆刻的爱只有付出,不图回报,“我把很多时间和金钱都花在印章上,可完成的作品绝不出售,甚至有人说我走火入魔了。其实我心里明白,一个画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画家主要是把自己的艺术搞好,有衣穿有饭吃,有条件作大画就很幸福了。”还有人建议戴卫应该安享晚年,好好休息,不要把太多精力花在工作上,可他却笑着说:“每天画画、写字、治印就像我吃饭喝水,早就成为生活之必需,只要一天不做这些事,我就心烦难过。劳动很伟大,艺术家的作品有没有反响并不重要,唯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能让人身心愉悦。”

赋予印章以生命

以刀代笔刻满人生感悟

戴卫的人物画,语言简洁,内涵丰富,融理性思考与感情表现于一炉,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画坛上另辟蹊径的哲理型画家,而他也将自己的不少人生感悟和艺术感言以边款的形式篆刻于印章之上,仿佛被赋予生命似的,他的每块石头都有话要说。

戴卫所刻的《今世古人》边款为:“今世乃现代,古世乃传统,自古中国文人习古,摹古,玩古,好古,将古人云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古人朴厚,今人机巧,愚以为人生沧浪,厚为佳,还是做今世古人吧。”

《一生一事》的边款为:“愚一生仅作书画一事而矣,我应为她付出一切,并以此努力终身,为做好这一件事而奋斗。”

《大器晚成》的边款为:“中国画画家多为大气(器)晚成者,齐白石、黄宾虹均于古稀乃至耄耋之年,作衰年变法,其变成功之后,才有今日之二位大家可言,而变法成功取决于天赋、勤奋和人生学养,所以中国画不仅是功夫型绘画,也是学者型艺术。”

呈现艺术大世界

《戴卫书法篆刻选集》受关注

《戴卫书法篆刻选集》的出版也是近期本土书画界的一件大事,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著名书法家邓涛为该书出版撰文:“戴卫先生印从书出,复以书入边款,边款艺术与篆刻艺术相浑融,宏富浑凝精微,我意先生秉持边款艺术之自觉乃篆刻艺术巨擘赵之谦后罕见其匹,其痴其执未见他人者也!边款艺术,在先生,不止边款,而是艺术的大世界……”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令伟副教授在评论文章中说,戴卫先生以绘画造诣蜚声画坛,同时精研书法和金石篆刻,是当代国画大家中鲜有的能够融通诗书画印之人。先生深谙章法妙处、画法精理,主张“印从书出”“以书入画”,熔学养品格、艺术精神、技法巧思于一炉。绘画中有金石,金石中有书法,书法中有绘画,禅意与诗境相通,精神与技法相融,炉火纯青,令人惊叹。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来源:华西都市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齐白石   边款   学养   画坛   刻印   中国画   选集   金石   方寸   今世   印章   画家   古人   书法   书画   艺术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