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我国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时代,这两千余年,普通百姓都是要处在国君的统治下的。

一位国君的统治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两个方面,是否能够保证国泰民安,以及权力是否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但是国家这么大,一国之君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总有人抱着“天高皇帝远”的想法为非作歹。但如果仅仅是混迹于市井的平头百姓,自然有地方官员来秉公执法。

但是有些官员或者王公贵族,自恃位高权重,将国法视于无物,借助自身居于高位的力量胡作非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主持正义,为百姓和江山社稷惩奸除恶了。

但是有些有雄心抱负,有胆有识的官员,虽然深受统治者的器重,但是碍于官不够大,导致他们在面对作恶之人时无能为力。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因此,有些朝代的国君想到了好办法,那就是赐予这些正义的朝臣以特殊的兵器,作为权利的象征,在这些兵器面前,没有官员等级之分,上可打昏君,下可以斩奸臣。

那这些让正义之士们“师出有名”的兵器,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件:打王金鞭

打王鞭通常是由上一代君王授予可靠忠臣的一种权力,是为了防止自己选出的继承人不能够明辨是非,做出错误决定时,能够有人以打王鞭为名,点醒新一代君王的发明。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据记载,最早的打王鞭出现于商朝太师闻仲的手中。

闻仲何许人也?相传他刚正不阿,忠心耿耿,是能够稳住殷商气数、镇守朝歌江山的截教门下高人,在朝堂之上,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更是辅佐殷商两代君主的有功之臣。

当时闻仲长期留在北海,导致商纣王昏庸无道却也无人管束。得知商纣王的种种劣迹,立马赶回朝中,用先王御赐的打王鞭,怒挞奸臣尤浑,希望能以此激励商纣王重振朝纲。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这便是有关于打王鞭最早的记录。

之后比较出名的打王鞭持有者,还有唐代的尉迟恭,北宋的八贤王赵德芳等,他们个个都是为了国家大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良之士。

后来,还以打王鞭的故事为原型,改编成的京剧《打龙袍》,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戏剧经典。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其实打王鞭对统治者起到的本质作用,最多也就不过是警醒而已,毕竟哪里有人真的敢对一国之君下狠手。

第二件:尚方宝剑

首先,“尚方”是自秦始皇开始设置的,专门为皇帝打造御用器物的机构场所,而尚方宝剑,正是由这个部门打造出的供皇帝使用的剑,象征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

据史书记载,首次出现尚方宝剑这个说法,是在公元前32年在位的汉成帝期间。但这首次出现,却差点闹出忠义之士的人命来。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当时忠臣朱云上书给汉成帝,希望皇帝能够御赐一把尚方剑,斩杀奸佞,以儆效尤。朱云弹劾的佞臣,曾经是皇帝的老师,但他利用皇帝的信任,非法敛财,大量圈地,无恶不作。

汉成帝听闻,勃然大怒,差点给朱云定了死罪。幸亏有其他老臣为朱云求情,才逃过一劫。

到了明朝的时候,尚方宝剑才初次具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明朝万历年间,皇帝赐予了魏学增以特权到战场上督战,而这份特权的载体便是尚方宝剑。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幸而有了皇帝御赐的这把剑,才没有战报在路途上,造成的战机贻误,最后明军获得了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促使统治者意识到了尚方宝剑的意义。

也由此,后来的统治者也慢慢将御赐尚方宝剑变成了行便宜之职的方法。

第三件:龙头拐杖

龙头拐杖既然被称为拐杖,那也就说明它自身所带有的武器的攻击属性并不明显。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龙头拐杖本身是皇帝的专享物品,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制作的原材料一般选用的是很珍贵的楠木,制作时还要经过数道工序,才能完成。

既然龙头拐杖本身就属于皇家的专属之物,那想必能够得到统治者亲赐的人或者家族,必定有着很高的地位,在统治者身边担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也的确,只有战功赫赫的名门望族,才能够获此殊荣。想当年,杨家的热血男儿们,相继奔赴战场,最终只剩下满门的女将,但就算是女将,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这样的一门忠烈,深受满朝文武的敬重,杨家将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为后人称颂。

杨门之中,最德高望重的前辈佘太君,手中所持有的就是一柄龙头拐杖,这是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御赐给战功赫赫的杨家的地位的象征。

后来赵光义继承大统后,依然对这柄龙头拐杖有些忌惮,毕竟是先皇赐给杨家的,起着“如朕亲行”的作用。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如同皇帝驾临一般的象征,对于朝中奸佞之人,自然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的。

第四件:三铡刀

最后一件,就是放置于开封府,曾经被包拯包青天用来惩罚作恶之人的工具,三铡刀。

之所以叫做三铡刀,是因为这件兵器是由三口铡刀组成的。三口铡刀分别为龙头铡、虎头铡,以及狗头铡。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这三口铡刀的名字不同,外观不同,所针对的要惩罚的对象也不同。

龙头铡顾名思义,是为了惩治与皇室沾亲的权贵之人的。虎头铡则是针对比皇亲贵胄差一点的州县官吏。而狗头铡则是为了惩罚市井百姓中的泼皮无赖之人的。

据传说,这三口铡刀还是用上古的三大邪刀重新铸造而成的。这三大邪刀由大恶大非之物,转变为了维护正义的武器,也算是铸造铡刀之人的大功一件了。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虽然从方法来看,用铡刀来惩治作恶之人,确实有些残忍,不过只有依靠这种残忍的方法,才能够真正让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这些兵器都美其名曰“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看起来是给了一些人以管理的权力,但实际上,掌管天下百姓生死的根本权力,还是被牢牢的控制在统治者的手中的。

也正是因为越靠近高位,拥有的权力越大,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统治者的忠心不二,也正是因为如此,皇权才能够被集中和加强。

“上打昏君,下斩奸臣”的4大兵器,除了打王鞭,其余3个是啥?

但即使叫做打王金鞭,无论统治者有没有昏庸无道,有没有犯糊涂的时候,都不会真正鞭挞到统治者的身上。

因此若是统治者无能,这些武器能够起到的作用也仅限于斩奸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奸臣   国君   兵器   铡刀   明朝   尚方宝剑   昏君   拐杖   统治者   正义   龙头   象征   官员   皇帝   权力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