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拐的名讳


三拐的名讳

前些日子,忽然听人说村里的三拐子死了。

我和三拐曾是多年的街坊,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往,乍一听说他死了,还是觉得有点难过,不免就会想起关于这个人的一些事。

三拐子姓杨,大概六十岁不到的样子,是个瘸子,所以都叫他杨三拐。三拐这个人个子不高,身材也瘦小,却有一张黑红的四方大脸,走起路来还有一点水蛇腰,笑起来一嘴大白牙,这使得他整个人的看起来很不协调,甚至有点滑稽。

杨三拐的腿因为有残疾,走起路来连带着腰腿与上半身成相反的角度扭起来,然后一脚高一脚低那样走,这在村里叫做“地不平”,尤其是当他抗重物的时候,走路一扭一扭拐得更厉害,时常有小孩子跟在后面学,一边学一边“三拐,三拐”地喊,杨三拐却不会生气,还会宽容地笑笑。

杨三拐人挺实诚,也算勤快,村里人叫他三拐却也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喊叫惯了,三拐这个外号的由来,是听说他担水或者肩膀抗重东西的时候因为腿疼的缘故每走三步就要停一下,我却没有仔细观察过他的行为来验证这个说法。

三拐虽然人长得丑,又穷,还是瘸子,村里却没谁敢随便欺负他,这是因为他有个当大领导的弟弟!

——三拐的亲弟弟杨国强在我们那里当县长!

三拐家里原本有老两口和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小时候得了急性脑膜炎早早夭折,到了三中全会召开那一年,三拐的母亲又得癌症去世了,撇下了老父亲和两个儿子以及三间破瓦房。

由于家境贫寒,作为老大的三拐初中都没念就早早辍学回家务农,捎带着在大队砖瓦窑背砖下苦挣钱。而弟弟杨国强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不但读完了初中,后来又考上了高中,而老父亲却想着所需花费承担不起,就不想再让小儿子继续上学,小儿子也是拗得厉害,无论怎么劝非上不可,气得老父亲在巷子里大骂:

“这真是亏了先人了,好话给你说破天你非要上学,我拿什么供你?你上学能当县长呢还是咋?”

后来村里有人常拿这句话调侃杨国强:

“国强,你爹让你当县长呢!呵呵!”

这本是一句调侃杨国强的话,谁也没料到后来却真的应了景,杨国强后来不但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到公社当了通讯员,也是杨国强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先当了公社助理,慢慢地又当上了公社二把手,公社改乡镇以后当乡长,这样一步一步直到现在当了县长。


三拐的名讳

随着杨国强地位的不断变化,村里关于他名讳的称谓也在随着变化,杨国强的小名叫“婴娃”,当然“婴娃”这个叫法也只有村里的老人们才有资格叫,学生时期的杨国强自然用官名,参加工作以后叫小杨,后来又叫做杨助理,杨乡长直到现在的杨县长。

这让当初嘲笑杨国强的人眼睛瞪老大,眼红嫉妒之余也只能嘟囔一些人家祖坟冒青烟了之类的淡话。

当然这些淡话自然也只是在背后说说,等见到杨县长时又都是弯腰点头,又是搓手讪笑,一脸的局促,连话都说不利索。

其实想来也是,一个县的父母官能出自我们村,这自然是我们村极大的荣耀。

村里的人到外面说起自己的时候便会有意无意说是杨县长村里的,这样对方一下就明白了;

杨三拐在外村多少还是有人知道的,因为他是杨县长的哥,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一旦知道了他就是杨县长的哥,诧异之际便会“哦——”的一声,原先冷漠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得尊敬起来;

村里那些在整天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汉们闲谝的时候常会讲这“婴娃”小时候如何如何,上学的时候就看出来不一般,果然没看走眼,又说这县长在古时候就是七品父母官,方圆几十里能出这样的人物是最能光耀门楣的事,写入族谱的时候势必要隆重地描述一番的。杨县长能出在我们村,说明村里的风水好,说来说去,硬能把杨县长和历史上的杨家将扯到一起,说杨国强是杨家将的后裔云云。

我们那里对一个人的称谓是很有说法的,老人叫晚辈乳名是亲切,晚辈绝不可以叫长辈名字,小孩之间骂架喊对方家长名字就是对对方的极大侮辱,对方必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击回去,同辈之间叫名字说明距离近,叫老李,老杨说明彼此之间更熟稔,而一个人总被人叫外号则多多少少包含了对这个人的随意和不屑。

就像杨三拐,又矮又矬,还是个瘸子,庄稼也种的不咋样,就是能下苦,会漏粉条,做凉粉,而弟弟则是堂堂县长,杨县长长得也官相十足,到哪里都是轿车来轿车去,黑黝黝的背头梳理得整整齐齐,举手投足间让人心生敬意,所以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叫他三拐,这再自然不过,他真正的名讳有谁会在意呢?

杨三拐虽然没本事,但是村里人都知道三拐对弟弟很好,作为弟弟的杨国强能上高中,又上大学,然后再有今天当县长的风光,那都是三拐经年在大队砖瓦窑背砖,一分一毛地下苦流汗挣钱供出来的。

杨三拐从小并不是天生就是瘸子,不然也不会到砖瓦窑背砖。有一年夏天生产队割麦子,那天刚下过雨,稀软的土路上正好有个泥坑,当时三拐赶大车运载麦子,大车轮子陷进坑里出不来,三拐在车下面用力推车轮子,却不料前面的牲口一松劲,车轮便往后倒,一下子压住了三拐的腿,三拐子大叫一声栽倒在地,虽然赶紧送到医院治疗,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三拐最终还是落下了残疾。

杨三拐腿坏了,不能再去砖瓦窑背砖,就改成了漏粉条。

杨三拐有一门手艺——漏得一手好粉条!

三拐的名讳


在我们农村,这漏粉条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肯舍得力气都能学会,可在附近的几个村里偏偏只有三拐漏出的粉条最好,经过他的手的粉条通体光滑,粗细均匀,耐煮耐泡,吃起来又软又滑不那么容易断,别人漏出来的粉条不知道咋回事就差那么一点意思,听三拐说关键是烧水的火候,捶打漏瓢的力量要轻重均匀等等,至于这火候和力量该怎样掌握,三拐却说不清。

除了漏粉条,三拐做凉粉同样做得又软又筋又不容易破碎,所以村里人都爱吃。每年秋天新红薯下来,就到了三拐最忙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三拐系个破围裙,一拐一拐在在热气腾腾的大海子锅边前后忙活,到了冬天就经常听到三拐在村子里吆喝叫卖凉粉给国强挣学费,所以国强对他哥哥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不管是当乡长还是后来当县长,国强都会时不时开车拉着三拐去县城看戏,下馆子,村里人便说杨县长人厚道,当领导了都不忘他哥。

三拐年轻的时有过不光彩的事——和几个人偷过大队的棉花卖,没成想事情败露,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属于偷窃集体财产,好在棉花还没有被卖掉,最后杨三拐和其他几个倒霉蛋一起站在大队的戏台子上,脖子上挂了牌子接受批斗。

知道内情的人后来说他偷棉花是因为太穷,那时候有人给他说了门亲事,女方看着他人还算实诚就勉强同意了,三拐家里却连二百块的彩礼也拿不出,为了能说成这门亲事,三拐子居然打起了大队棉花的主意。

杨三拐偷棉花被批斗这件事让三拐一家人很长一段时间在村里抬不起来头,常年患咳喘的老父亲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数落三拐败坏了门风。

眼看三拐的亲事一天天到了迎娶的日子,老父亲使出浑身的本事全村东借西凑才勉强把新媳妇迎进门,可是没成想,新进门的媳妇居然在新婚之夜携了彩礼跟人跑了,新婚宴席上的酒味还没散去,三拐家落了个鸡飞蛋打一场空,这件事对本来就有咳喘病在身的三拐父亲打击太大,没多久就在唉唉的叹息声中撒手归西,去寻他那早早过世的老伴去了。

这个时候弟弟国强已经读完高中,又以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这当时在村里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而历经了批斗,婚姻失败和丧父打击的杨三拐从那时起慢慢变得话越来越少了,只是满村里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吆喝卖凉粉,又时不时到外面给人漏粉条想办法赚钱供弟弟上学,这样一直到弟弟大学毕业,到公社当了通讯员。

看弟弟完成了学业,端上了公家的饭碗,三拐的心里总算踏实了,清明节那天,三拐跑到父母亲的坟头上哭了一场,不顾弟弟的苦苦哀求,竟仗着漏粉条的手艺和几个人跑到外面独自闯荡去了,大概过了一两年,杨国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杨三拐在安徽,一番苦寻到底是把他那残疾的哥给寻了回来。

都说憨人有憨福,让村里人想不到的是,看似又窝囊又残疾的杨三拐不但人完完整整地回来了,钱挣没挣下不知道,却带回来一个安徽女人以及一个半大男孩,这个外地女人自然也就成了杨三拐的媳妇。

一分钱没花拾了一个媳妇,还有了儿子,这件事成了村里人闲谝时候说的最多的话题,因为三拐领回来的这个女人不但说一嘴听不大懂的安徽话,人长得也丑,脸黑,头发又黄又稀,大嘴巴包不住满嘴的黄牙,就常有人笑话这女人,说和三拐挺相配,三拐却不管这些闲言碎语,和那女人到乡里扯了张结婚证就过起了日子。

慢慢地,村里人发现杨三拐这个外地媳妇人虽丑,却会过日子,自从这个女人进了门,原先冰锅冷灶的家里也就有了烟火气,杨三拐身上的衣服从来都是干干净净,脸上的笑容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后来这个女人又给他生了个女儿,家里时常传出的笑声让不少邻居羡慕不已。

三拐子的光景一天天慢慢地好起来了,儿子成了家,一家人在外地开饭店,女儿大学毕业嫁到了南方。辛苦了半辈子的三拐本来到了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不料他没这福气,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发脑出血,一下栽倒在地就再也没有起来。

杨三拐入殡那天,儿子和嫁到南方的女儿都回来了,当县长的哥哥杨国强也专程赶了回来,向三拐的灵柩上香,鞠躬,还诵读了专门为他的哥哥撰写的祭文,在场的人大多还是从县长弟弟沉痛而诚挚的诵读中才知道了杨三拐的官名——杨国威,一个很有气势的名字!

三拐子死了,他的死去在村里没有激起任何波澜,人们在偶尔提起他的时候就像在谈论一片叶子从树的枝头掉落,有人提起三拐子的官名杨国威,便会有人一脸的不屑:

“嘁——杨什么国威?他这一辈子怕连他自己的威都扬不起来吧!”周围便响起一片哄笑声。


……


按照我们当地的规矩,人去世满三年才能在坟头立碑,到那个时候三拐的碑上想必会刻上“杨国威”三个字,这三个字一定是楷书,端端正正地立在这人世间,被喊了一辈子外号的三拐在地下知道了想必也会高兴起来吧!


三拐的名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实诚   咳喘   官名   拐子   瘸子   粉条   凉粉   砖瓦   县长   村里   大队   棉花   媳妇   公社   弟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