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百年战争

汉匈百年战争——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汉匈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就经常南下烧杀劫掠,使得以农耕为生的中原民族苦不堪言。战国时期的北方国家如燕、赵、秦都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设立军事重镇以防备匈奴的入侵。而后秦始皇一统中原,集全国之力修筑万里长城,并派遣蒙恬大将军带领重兵出击匈奴,至此强大的秦帝国有了为中原百姓遮风挡雨的保障。然而国力透支的秦末遍地荒野,纷纷涌现出来的农民起义推倒了仅维持15年的王朝。与秦始皇嬴政同一年龄段的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重新建立起一个大一统帝国——汉。

秦末汉初的动荡给了匈奴又一次南下的可乘之机,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大军南下攻占太原郡,太祖高皇帝亲自上马迎战保卫自己刚刚建立的汉帝国。收复太原后的汉军继续出击,不料在白登山遭遇了匈奴主力的埋伏,刘邦本人被困在山上长达七日。高皇帝坚守苦战,等到援军到来突围成功,最终汉匈之间这第一次冲突以议和而结束,却拉开了随后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斗争序幕。

公元前180年,白登之围已过去二十个年头,汉帝国刚刚平定“诸吕之乱”,文武大臣们迎接高皇帝刘邦第四子——汉文帝刘恒进入长安登基称帝。文帝一生完美无瑕,清廉勤政,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代表的明君。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文帝登基之前封在代地(首府为山西省太原市),乃是汉帝国的北大门。终日面对着门外虎视眈眈的匈奴骑兵,纵是一向沉稳谨慎的汉文帝也有着高皇帝遗传的血性。在文帝登基后匈奴多次侵略河套地区,导致塞上江南尸横遍野,爱民如子的文帝曾经也想倾全国之力与匈奴决战。不过文帝最终选择了忍耐,与之相同的还有文帝之子景帝,“文景之治”40年的韬光养晦为汉帝国积累了数不尽的国库钱粮,他们把报家仇国恨的任务留给了下一代人。

“寇可为,吾亦可为;寇可往,吾亦可往!”,16岁登基的汉武帝刘彻,用54年的执政生涯,让自己的国号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高帝的坚持,文帝的隐忍,都是为了此时此刻的复仇。武帝一反自己先祖的对匈绥靖政策,而是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也许天佑大汉,武帝一朝出现了数不尽的人才,其中有着让后代武将仰望千年的“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卫青作为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从不因自己的身份而欺上凌下。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首次率军出上谷,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凯旋归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歌颂的正是卫青代表大汉首次击败匈奴的功勋。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青率三万骑兵出雁门,长驱直入斩首俘虏数千人而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再率三万兵马出云中,全歼匈奴两王,斩首数千,俘获牛羊牲畜数以百万,夺回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武帝在此设立朔方郡,迁民筑城,封卫青为长平侯,加封三千八百户,官拜大将军。

“秦汉风云惊塞烟,骠姚智勇冠军前。披坚执锐犹黄口,点将封侯趁少年。”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将军卫青第六次领兵出战匈奴之时,其18岁的外甥霍去病也随军出征。彼时官为“骠姚校尉”的霍去病此战独领八百骑兵长途奔袭,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与国相,斩首单于祖父若侯产等2028人,首次崭露头角,因其此次出征“勇冠三军”而被武帝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冠军侯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两次出战河西,以数万精锐骑兵越过焉支山,转战西域五国,深入匈奴腹地祁连山全歼敌军数万人,生擒匈奴五王,其余王子,相国,将军等数十人。在冠军侯策马奔腾在河西走廊时,匈奴人只能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退出了河西地区。自此大汉帝国终于打通河西走廊,汉武帝在此设立酒泉,敦煌,张掖,武威河西四郡,开辟了日后名垂千古的“丝绸之路”。武帝为骠骑将军霍去病建府成家,对此,年仅20岁的冠军侯回复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汉匈百年战争——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霍去病塑像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集结十万兵马,由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率领,自东西两路出征,深入匈奴腹地漠北,发动了对匈奴王庭的最终决战——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西出定襄,遭遇匈奴单于主力决战。此役大将军率军斩首俘虏匈奴主力一万余人,匈奴单于趁乱逃亡,留下了后人对“单于夜遁逃”的谈笑之资,自此匈奴再无可以和汉帝国对抗的生力军。骠骑将军霍去病东出代郡,行军两千里,大败匈奴左贤王,歼敌七万余人,而后继续长途奔袭,经过瀚海(今贝加尔湖),直达匈奴封禅圣地狼居胥山,在此冠军侯霍去病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宣告着汉帝国对匈奴作战的全面胜利,从此之后“封狼居胥”成为了中国武将几千年来的最高理想。漠北决战的全面胜利,使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长城内外恢复了一片和平的景象。而为此立下不朽功勋的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在两年后因病去世,年仅23岁。“铁骑猛封狼居胥,金戈狂扫焉支山。此生若增廿年寿,马踏匈奴过燕然。”少年天才霍去病是中国武将天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流星,23岁就建立起了此后两千年都无人能超越的功绩。他与自己的舅舅,长平侯卫青的连战连捷,为大汉帝国驱赶走了最险恶的敌人,为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带来了帝国的安宁。“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汉匈百年战争——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公元前119年,汉匈漠北决战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驾崩后,其子汉昭帝刘弗陵在权臣霍光的辅佐下休养生息,大汉帝国进入了静养阶段。然而昭帝的英年早逝使得权力又出现了巨大真空,幸好文武大臣们找到了武帝曾孙,已经坐过牢的刘病已,也就是日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汉宣帝刘询。宣帝继位后积蓄力量,在时机成熟之时铲除了权臣霍氏集团。他勤政爱民如同文帝,整兵备战如同武帝,使西汉国力又一次恢复鼎盛。武帝时期被赶到漠北的匈奴发生内乱,曾经的草原帝国一分为五,形单影只的各部单于只得纷纷向西汉称降。宣帝软硬兼施,终于在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至五原郡向汉帝国称臣投降,请求成为大汉藩属。至此,宣帝彻底解决了困扰西汉一百五十年的匈奴问题,完成了武帝征战一生也未完成的事业。宣帝趁机平定西域诸国内乱,并吸收为属国,设立总管西域事务的“西域都护府”,广袤的西北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终宣帝一朝,“吏尽其职,民安其业”,无边境贼寇之困扰,无中原荒乱之危机,西汉的武力达到了最强盛的顶点,经济达到了最繁荣的高峰。

汉匈之间对峙百年,形势此消彼长,幸天佑大汉,连出六位明君——高、文、景、武、昭、宣,六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打赢了这场百年战争。若无前任朝代的积累,宣帝不会有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统领西域的机会;若无宣帝的励精图治,中国的版图不会如此早地就进入了西北,汉帝国获得了对外交流的绝好机会。而曾经的马上民族,不可一世的匈奴也早已融入了中原,共同组成了如今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单于   元狩   西域   骠骑   中原   漠北   帝国   汉武帝   匈奴   大将军   公元前   大汉   决战   皇帝   冠军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