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人物画奠基者

方增先(1931年-2019年12月3日),男,1931年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今属兰溪),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作《粒粒皆辛苦》。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1955 年,方增先所在的浙江美术学院重新恢复了中国画系,原本学习油画的方增先也因此被转入国画系。在此背景下,天资聪颖、勤奋钻研的方增先充分利用学院当时的教学资源,博采中外各家之所长,创造出一套融合西方结构素描法和中国水墨画传统(主要是写意花鸟画传统)的新颖的中国画人物表现方法。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画的人物造型问题,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材料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气息的人物画探索由此走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这也是中国画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篇章。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从青海写生到古代诗意画和白描人物,再到积墨法的实验以及结合书法线条的平面造型探讨,方增先以一个与时俱进者的姿态进行着自我艺术征程的跋涉,在不断地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又不断地超越自己。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以 皴、擦、点、染为基本技巧的积墨法在宋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这种方法基本上也只是在山水画中运用而已。方增先为寻找新的水墨人物表现方法,在学习和研究传统绘画的过程中,受到山水画积墨法的启发,而萌生将其引入自己的人物画创作的想法——用以增加所画人物的厚重感和质感,并立刻付诸行动。当积墨法得以成功运用进人物画以后,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创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扎实的造型功底、浑厚沉郁的积墨画法、清癯爽利的书法用线、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我们可说他在非常有选择地吸收古今中外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已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水墨人物画风格。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观方先生近作,就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看来,他在创作上已进入了相当自由的境地。无论是传统中国画题材表现文人之高蹈境界与幽雅趣味的作品,还是现实题材的反映牧民或乡民以及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其墨色之浓淡、线条之繁简、墨与线之多寡,工与写之比重,构图之平淡与奇崛,气韵之风流与沉滞,都有不同的侧重,由此他笔下的水墨人物亦呈现出生动而丰富多变的神韵和气质。尽管写实是方增先人物画的基础,然而他作品画面形态的丰富性说明了他为水墨的形式表现和画面构成留出了足够的发挥想象的余地,他是以形写神,踩上写实的基石后又不求形似,尽全力去把握被表现对象的神韵与气质,追求所谓的画外之境、言外之意。关于形式与意境,画家说过的一段话里点明了二者的关系:“ 近两年,体质益弱,但我正在试以书法入画,并希望在笔墨的探索中,加强意笔画‘意'的浓度,在我看来,中国画中的意,只是一种情绪,由笔墨中表达出来。



浙派人物画奠基者——方增先人物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人物画   美术家   中国画   山水画   笔墨   神韵   浙江   水墨   上海   中国   美术学院   书法   题材   传统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