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文|缘来酱子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莫言曾说:“饥饿和孤独在他的小说中,是两个被反复表现的主题,也是他的两笔财富。”


他又说其实还有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听到的故事和传说。


他的爷爷、奶奶、父亲,都是很会讲故事的人,尤其是他的大爷爷,更是一个讲故事大王。莫言说到现在他能记起来的故事,大概有三百个。


这些故事只要稍加创造就是一篇精彩的小说,但他自己才写出了不到六分之一,他觉得这样精彩的故事不写出来是一种浪费。


虽然许多故事的素材来源是民间传说、鬼神故事但是到了莫言笔下,变得更加具有奇幻色彩,这也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这些元素,成就了莫言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从放牛娃到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本名管谟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尓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自1981年发表处女作之后,30年来,莫言先后写了11部长篇小说,39篇中篇小说,部部都是精品,1987年,他的小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影片。


2006年出版的第⼀部章回⼩说《生死疲劳》获颁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学奖,这让中国文学史在国际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莫言小时候常常一个人放牛,偌大的天地中空荡荡,他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他就只能看天、看地、看牛眼睛中天空的倒影;这时候,听过的故事、传说重新涌入他的脑海,并且被他的想象再次加工。


除了听老人讲故事,莫言还经常跑到集市上听人说书,听完就会回家讲给别的孩子、甚至是大人听,一边讲还会一边添油加醋,补充进自己的东西。


当时还是需要靠劳动积攒工分的年代,莫言称自己劳动的能力很差,讲故事的能力很强,所以他们生产队的队长批评他“爷们,别说了,耍贫嘴是耍不出饭来的! ”


他的母亲一边觉得他的故事精彩,一边担心:他的话实在太多了。据说,这也是他后来给自己取名叫“莫言”的原因。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天马行空的奇特想象

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时说:“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让我明白,一个作家不但可以虚构人物,虚构故事,而且可以虚构地理。”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莫言的创作风格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感觉印象、时空颠倒,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这种奇特的想象力,在《生死疲劳》这本书的内容中,看到莫言以天马行空地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有着个性明显的乡土特色。


莫言以“高密东北乡”构建了一个虚拟空间,创建了自己的文学王国。通过对故乡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描写,将普通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性、对生存的领悟。这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乡土文学”的局限性,上升到了普世性的高度。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灵魂不死的6次轮回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一切如轮回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不是与他的世界对抗或从他的世界出走。从根本上看,人是在承受、分担和体现世界的命运。人物带着他的整个世界行动和生死。” -- 中国作协副主席 李敬泽

高密东北乡西门屯村的地主西门闹在土地改革时期,因为地主身份被枪决,他觉得自己一生乐善好施,死得冤枉,在阴曹地府跟阎王据理力争。


阎王知道他冤枉,就给他机会让他重返人间,但是令西门闹没想到的是,自己几次“再世”竟然都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莫言用“轮回转世”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灵魂不死的动物视角,见证了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脸一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死疲劳与悲欢离合。


这种借助动物的视角仰视人间的写法,让整本书如寓言般有趣,又因故事的悲惨造成一种奇异的反差,让人在笑过之后,从心底荡起层层的凄凉,在嬉笑怒骂之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艰辛与世事的无常。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一部中国乡村社会的蜕变史

有人说《生死疲劳》这本书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堪称是一部新中国的农村史。


西门闹冤死是发生在土地改革时期,第一世转世为驴,历经了大炼钢运动,在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惨遭饥民宰杀被吃掉。


第二世转世为牛,人民公社化运动还没结束,眼见儿子成为“革命斗士”,“牛”竟被儿子摧残致死。


第三次转世为猪,正是“文革大养猪”运动时期,因为被养得肥壮而成为猪王,儿子也被树立为“养猪标兵”。经过三次转世,西门闹心中的不满和怨恨渐渐变淡,此时的他只想开开心心的当一头猪。


怎奈最后“猪”为救了救西门金龙、西门宝凤、蓝解放的孩子们而溺水身亡,又一次离开了人间。


第四次转世为狗,已经到了80年代商品经济时期,儿子成为了西门屯的商业巨贾。这个时期,“狗”见证了儿子西门金龙事业由盛转衰,无奈最后因为违法乱纪被激进分子炸死。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西门闹同时代的人都相继离世了,此时的“狗”已经是一条老狗,临死前,它彻底地放下前世的恩恩怨怨,心无杂念地闭上了眼睛。


第五次转世为猴,此世到了2000年千禧之年,不过,此时这只猴子早已经忘了前世几次轮回所经历的事,更谈不上过往所谓的恩怨,是一只纯粹的猴子,再无仇恨。


经历五次轮回,西门闹放下所有过往,从永恒轮回的苦难中解脱投胎成人,却因为父母是近亲,所以生来是“大头婴儿”:患有血友病,身体瘦小,脑袋奇大,不知道何时会死。


这时的他异常平静,那些身体上的苦痛无法影响他的心境,那些经历的不公、曾经的仇恨也已经不再束缚他的灵魂。


西门闹和蓝脸一家的命运正应了《红楼梦》那句批文:“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这一切兜兜转转,原来都没有跳出命运的轮回。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莫言的记忆是深刻的,历史的脚印是清晰的

每段历史都有他的时代必然性,每个人都有所处境遇的复杂多样性,也都有人性历练的坎坷矛盾性,我们无法支配命运,可以支配的只有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肩上不可避免的境遇。

《生死疲劳》这个书名缘起于佛经中的一句经典:“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又说:“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莫言认为人生就是:一吃了之、一睡了之、一骂了之、一笑了之、一走了之、一死了之、一埋了之。


金钱就像水一样,缺水,渴死;贪多,淹死。即使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所以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为有贪欲,所以很难与命运抗争。”


人活着的时候,一切因妄念而不停地追求着,死了以后,还要因妄念而不愿丢弃、再一次次地去索求,能不疲劳吗?


人生无常,我们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的话,也不要忘记最初的那颗初心。

人生无常,所以要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如果有来世,也要不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诺贝尔   土地改革   初心   奇特   妄念   贪欲   西门   地主   中国   无常   来世   疲劳   生死   儿子   时期   命运   人生   故事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