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讲话》局限了莫先生的啥?

莫言先生获得诺奖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说:延安《讲话》有巨大的局限,这种局限就在于过分地强调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过分地强调了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我们这一批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几乎所有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打破这个局限性。

延安《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工作的方向问题、道路问题,规定了一系列革命文艺路线、方针、政策,讲文艺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些要求永不过时,在今天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学和政治真的没有关系吗?那我要问莫言先生,就按你的揭露来说,你所揭露的社会黑暗难道不是现实中的人类社会而是外星人的社会吗?如果是现实的人类社会,那这个社会有没有政治的因素?如果没有,那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如果有,那你的文学怎能不涉及政治呢?你揭露的是什么时代、什么人统治下的社会?这难道不是政治的因素吗?进而我想,瑞典也是一个国家,也有它自己的社会制度,这个国家和社会有没有负面的东西?有没有黑暗?如果有,那有没有人写揭露这个国家和社会黑暗的文学作品?如果有这样的文学作品,那这个国家的诺贝尔文学奖会不会发给这样的作家?也许有,或许是我孤陋寡闻。

再说阶级性。虽然我们这些年不再过分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了,但阶级和阶级斗争却是一直都存在的,一刻也没有消亡。西方很多国家为什么敌视我们,就因为我们与他们的社会制度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社会制度的本质就是资产阶级财团执政,他们追求的不是人民至上,而是财团利益的最大化。从近几年的世界格局变化来看,从前那些所谓的叫得非常响亮的“人权”和“民主”是多么的虚伪,甚至是很多国家祸乱的根源。我还想,现在有多少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世界资源、发动战争、肆意侵略它国的文学作品?如果有,获得了诺奖的有多少?

第三个问题,文学的人性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当然要讲人性。我倒想问问莫先生,延安《讲话》强调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不是人性吗?人性就是只有假、丑、恶不讲真、善、美吗?你那个只讲揭露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成分的“偏见”就是人性的全部吗?真是岂有此理!我觉得,最大的人性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中国的文学,其最大的人性就是为全体的中华民族服务。抛开这一点讲人性,那只能是一种狡黠和欺骗。

我个人认为,莫先生们“所有的努力方向”和“要打破这个局限性”的目的,就是要打着文学的招牌来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化,兜售他们那些肮脏龌龊的精神鸦片,祸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欺骗蒙蔽众多的年轻人。或许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但事实就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延安   阶级性   阶级斗争   大众   财团   文学作品   社会制度   文艺   人性   黑暗   方向   讲话   政治   社会   国家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